行為藝術之定義
Definition of Performance Art
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行為藝術必須包含以下4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該藝術不同於繪畫、雕塑等僅由單個事物構成的藝術。
行為藝術之概念釐清
Clarify Concept of Performance Art
行為藝術之特色
Feature of Performance Art
行為藝術以各種形式挑戰藝術表現與社會生活的邊界,也因此難以將其限定在媒材或形式上來理解。這個連結身體與影像的脈絡可以是釐清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線索,然而其在台灣並未存在明確的定義與範疇,直至今日,已發展非常多樣且異質。大致可分以下三類型:
1. 身體與環境的針對性
2. 創造性作為
3. 記錄形式多元(文字、照片、錄像、物件)
Jean Yves Lemoigne/人類玩具兵戰爭/2013
YvesKlein/自由墜落/1961
關於行為藝術起源,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它是指藝術家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造的媒介,並以一定的時間延續。行為藝術的鼻祖是法國著名藝術家伊夫·克萊因(YvesKlein,1928-1962)。其代表作品是1961年他張開雙臂從高樓自由落體而下的《自由墜落》。
臺灣的行為藝術發展
Taiwan History of Performance Art
行為藝術在台灣的發展,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有其階段性,而此階段性並不明顯,大體上可將其粗略歸納為1978年至1987年解嚴前、1988年解嚴後至1997年,以及1998年至今三個階段。
謝德慶/打卡/1980–1981
以1978年作為劃分主要是以謝德慶在紐約正式發表的第一件作品開始,加上中美斷交,台灣國際情勢詭譎多變,此情形一方面導致了台灣主體意識的曖昧模糊,另一方面文藝界也開始反思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此時期作品多傾向顛覆傳統美學與藝術體制約定俗成的審美概念,一方面批判體制所可能帶來對藝術的宰制,另一方面則從否定中找尋藝術出路。
1988年解嚴後至1997年,隨著政治與社會體制鬆動,藝術界也瀰漫著一股社會批判氣息,而解嚴的前後幾年間,則有較多反抗姿態與社會批判的作品出現,有些藝術家開始積極地參與社會改造工程,他們傾向以一種事件性與批判性的姿態切入時局,對社會充滿入世熱情,或多或少也希望透過行為藝術改變社會,不但反映了社會脈動也展現了藝術的積極性格,對劇烈變動下的社會價值觀也提出思考與行動。
謝德慶/十三年計畫
臺灣的行為藝術家
Taiwan Artists of Performance Art
李銘盛
1952年出生於高雄美濃,1977年國曆海洋學院航海系畢業,1979年以紀實攝影步入創作生涯。1983年開始以單兵游擊方式,在公共空間行使其行為藝術創作理念。在1980年代的台北街頭,時常可以看到他「藝人行動藝術」的身影。他是台灣藝壇以身體、行為、裝置藝術對社會體制與環境現象進行批判與反省的先驅者之一,亦是其中最具挑釁性格、投入「行為」創作續航力最持久的藝術家。
24年前,行為藝術家李銘盛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內理直氣壯地拉下一坨糞便,用著解放白淨藝術聖殿的象徵物—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大便,嘲諷當時甫於館內開幕的「達達的世界」展覽,進而向真正的達達主義致敬。在他迅雷不及掩耳的排泄後,很快地就被館內警察帶開,當時正逢台灣解除半世紀之長的戒嚴年代後的隔年,藝術家可以用身體的解放,復以形而下的腐臭唯物觀點,寫入台灣現當代美術史。
火球或圓/1993
1993年受邀參加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為台灣最早參與該國際展之人,開始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我用了近兩噸半的電腦廢棄紙,將紙卷接起來,一天複一天,卷了 40 來天,終於卷成一節似被人們攔腰砍鋸斷的四公尺直徑大樹幹一樣。(在這卷紙的過程中,我似一位虔誠的和尚天天轉動著經輪。)我用血紅色的壓克力一層一層又一層的畫在「紙樹幹」上,象徵著樹幹被砍鋸流出的血液。
李銘盛宣稱,「其實比背負著這個包袱更沈重的,就是如何超越政府治理所帶來的社會與政治鎮壓。」(Taylor, p. 192)一九八七年他的行為作品《非走非跑》,用他的手和膝蓋「平行」參加國際馬拉松比賽,在兩個禮拜之後,他才順利完成這件作品,用了十幾個小時非走非跑地爬完馬拉松全程,到達了終點的總統府廣場,不用說,這個行為中途也曾經受到了「法」的代表──警察的驅離。
非走非跑/1987
吳瑪悧
1957年生於台北,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畢業,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吳瑪悧的研究及創作延續前衛傳統,關注藝術在公領域可以發揮的作用。1990年代起,各作品從女性主義角度進行政治社會批判,到以社群為本的公共藝術策劃、讓偏遠居民的文化參與權受到關注,與社區大學合作,讓河川及環境的真實處境受到更多的討論、透過一條被忽略的小溪,重新探問生態城市以及都市發展的問題等。
以最簡潔的「種樹」為理由,呼喚「北回歸線」上的子民,來一同眷戀最原生的土地與生命之意義。於是,這些跨越了生態、園藝、醫療、教育、文史、社工、民俗各種領域的種樹人組成的團隊,都變成了非凡又平凡的「藝術遊牧者」與「社區棲息者」。他們以駐地創作模式、田野工作精神,和社群互動的方式,將貫穿全球十六個國家的這條抽象的緯線,奇妙地繫綑在臺灣身上,讓嘉義成為廿三點五度的地球日光脈衝線之上的聚焦點。
文學的零點/1998
是一「本」我(吳瑪悧)的文學作品,它以字組成,但難以閱讀,有具體的視覺形式和紮實的物質感,彌補一般文學的不足;用絞碎的紙張,堆放成一堆如乾草堆的造型,內部播放打字機的聲音,暗示象徵著文學的句點,也宣示作者的引退。呈現1980年代台灣藝術發展過程中,視覺、劇場、行為、影像等跨領域藝術創作,與社會脈動激烈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