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瑞茲基
(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
波蘭籍作曲家與指揮家,畢業於克拉考(Krakow)音樂學院,以《廣島受難者輓歌》在國際打響知名度,於2013年的80歲大壽時舉辦彭德瑞茲基音樂節。
http://www.krzysztofpenderecki.eu/en/3/0/250/The-Krzysztof-Penderecki-Festival-
彭德瑞茲基 (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 )
彭德瑞茲基經常指揮演出自己的作品,對當代音樂的推廣極有貢獻,曾在2008年來台灣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曾經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獎、義大利獎、偉大藝術獎、義大利獎及西貝流士金牌獎等,被譽為自史特拉溫斯基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
彭德瑞茲基經常指揮自己的作品,對當代音樂的推廣極有貢獻,曾在2008年來臺灣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曾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獎」、「義大利獎」、「偉大藝術獎」以及「西貝流士金牌獎」等,被譽為自斯特拉溫斯基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
除了古典音樂創作外,彭德瑞茲基也跨足電影配樂,參與《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ń)音樂創作,獲得波蘭電影獎最佳音樂大獎。
《廣島受難者輓歌》
( 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1960 )
彭德瑞茲基在27歲時完成此曲,徹底顛覆弦樂器的彈奏方式,比如把小提琴拿來打,或是在琴橋上方拉,是音樂史上一大創舉。
在此曲中,52位弦樂演奏者分別以弓或手擊弦、弓磨琴橋、在琴橋後方或上方運弓、弓尾顫音等一切違反拉琴的方式演奏,形成52個不同聲部的平行與交叉,作曲家更使用「音堆」手法,讓音響如積木般直立堆起,詭異駭人的音效反映受到原子彈攻擊的淒厲哭嚎。
當時雖受到前衛派的人支持,卻也被保守派的人批評為是首「讓弦樂演奏者作了所有的事,除了真正的演奏之外」的曲子。
《廣島受難者輓歌》的樂譜使用圖像記譜法,譜面上有許多黑色條狀、波浪線條,作曲家提供限定的音高、方向及持續時間,由演奏者即興拉奏,無論是記譜或音效皆為樂壇一大震撼。
《聖路加受難曲》
(St. Luke Passion, 1963-1966)
此曲向巴赫《馬太受難曲》致意,編制包含女高、男中、男低音、說話者(speaker)、少年合唱團、三個混聲合唱團、管弦樂團。全曲幾乎為無調性,並且使用前衛的手法,如連續的音堆、十二音列等,合唱團則包含:喊叫、說唱、笑聲和嘶聲等效果。
完成《聖路加受難曲》後,彭德瑞茲基的前衛時代告終,他開始思索前衛的技巧、音響,是否真的有其意義與必要性,他表示:「有的作曲家一生創作電子音樂。對我來說,前衛是一時的,是時代的產物,你必需走下去。」因此自1970年起,他的創作逐漸離開具有實驗精神的前衛風格,轉向保守性、旋律性的音樂風格,不少評論者認為此時的作品開始具有「後浪漫主義」的色彩,除了這樣的轉變,音樂也逐漸與「宗教」密不可分,以《波蘭安魂曲》最具代表性。
《波蘭安魂曲》
( A Polish Requiem )
此曲於1980年開始創作,歷經多次增編與修改,2005年為紀念過世的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增加了一段〈夏康舞曲〉,形成第三個版本。根據第三個版本,此曲可分為17個部分,描述「二戰集中營的受難者」、「1944年華沙猶太貧民區的暴動」以及「卡廷大屠殺」等波蘭的歷史事件。
影片為紀念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夏康舞曲〉,編制為弦樂。
影片為《波蘭安魂曲》中的〈上主,拯救我〉,紀念發生於1940年大批波蘭人民及 軍人, 被蘇聯秘密警察屠殺的事件,史稱「卡廷大屠殺」,編制為四位獨唱及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