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分工
配樂的製作流程需要由眾多部門合力完成,以規模龐大的電影配樂為例,製作配樂的部門包含作曲、編曲、剪輯師、譜務、樂手、指揮、錄音、混音、監製等等。
製作流程
以電影為例,一部電影的製作流程大致有前、中、後三期,而配樂的製作一般是在後期動工,可分為四個階段:
前期製作 → 製作 → 錄音與混音後製 → 成品輸出
前期製作為製作的前置作業,由導演、製作人、作曲、編曲、監製共同參與,對影像進行分析與討論,接著作曲家建立音樂清單(cue sheet),供導演、製作人挑選,才能進入後續製作、錄音混音及成品輸出的階段。
對作曲家來說,劇本研讀、音樂風格討論、參考音樂尋找、demo試做是第一步。若有原創音樂的需求,作曲家必須協助團隊在開拍前完成工作帶,以利拍攝執行與作為剪輯影音同步之標準。此外,影片拍攝中作曲家也需要去現場監督已完成製作或改編之現場音樂拍攝技術,同時也可能持續尋找參考音樂、溝通方向等,甚至劇組也可能邀請作曲家參觀拍片、以更了解視覺與表演風格。
影像拍攝完成後,便開始進入製作的第一環:剪接。在國外因為產業基礎完善,在這個階段通常會有一個音樂剪輯師(music editor)加入團隊,協助導演與剪接師尋找參考音樂、甚至作為作曲家與剪接師之間溝通互動之橋樑;而在臺灣,尋找參考音樂這項任務往往由剪接師、導演、作曲家三人分擔,主要應該是剪接師。
定剪完成後,製片會提供作曲家包含參考音樂以及沒有參考音樂之定剪影像,作曲家在觀看、整理筆記後、記錄對配樂的想法,再與導演、製片、音效一起進行聲音後期會議(spotting session),討論音樂音效的內容與角色,讓音效團隊與作曲家知道各自主導的段落以及對方未來會做的方向,作為各自工作的參考與依據。
接下來對作曲家來說是密集的創作期,開始編寫一段又一段的配樂、製作demo、討論、修改。等到配樂全數完成「創作」後,下階段便是配樂的「製作」,也就是打譜、器樂錄音、混音,原本只是MIDI音色的配樂demo,經過真人錄製與精密混音後,成為一段段富有情感的配樂。最後輸出到聲音部門進行final mixing (對白、音效、音樂)。
音樂來源
配樂的音樂來源可分為原創與授權兩類,除了作曲家為了影片量身訂做,影片製作公司也會向唱片公司、詞曲版權單位付費來取得使用某現成樂曲於其影片中之權利,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取得著作權並重新請音樂人進行改編,二是取得著作權與錄音著作權並直接使用原始音軌。
在形式上又可分為器樂演奏(instrumental)與歌曲(song)兩種,其中以「原創器樂演奏配樂」為市面上電影配樂之主體,一般來說約占總片長的30~40%,這些樂曲在片中輔佐影像、疏理情節、烘托情緒,但其低調之存在也容易被一般觀眾忽略;相對地,像知名的〈那些年〉、〈完美落地〉等則是「原創歌曲」,這些歌曲往往有著緊扣劇情之歌詞或曲風與影像結合、並透過人聲帶來大於器樂之張力、再透過歌手身分與MV在宣傳上加分。
無論是金馬獎或是奧斯卡,都會針對「原創(器樂)電影配樂」與「原創電影歌曲」設立獎項。
配樂界知名的侯志堅老師以現場實際操作,講解配樂製作概念。
配樂創作者:王希文
作品橫跨劇場、電視、電影、廣告、現代舞與流行音樂,2009年以電視配樂作品《曬棉被的好天氣》榮獲第44屆金鐘獎最佳音效獎;2011年以《翻滾吧!阿信》入圍第48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2012年《翻滾吧!阿信》電影原聲帶入圍金曲獎流行演奏類最佳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三項大獎;2013年再以《女巫芮斯─美麗末日預言》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流行專輯、《總舖師》入圍第50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2014年以《十二夜》四年內三度入圍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