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與演變
歌籌是越南北部一種唱詩曲式,歌詞由傳統的越南詩體撰寫而成,發展始於13世紀,至今已超過九百年的歷史,在越南中、北部超過十四個省廣為流傳。歌籌並未受到外來的影響,為越南具獨創性的演出形式,多為家族代代相傳。
演出方式
歌籌有三名表演人員:一名女歌手,一邊歌唱並敲擊拍板,音調必須高亢、清晰且富含裝飾音,演唱時,需頻繁地閉上嘴巴搭配呼吸技巧發出獨特的顫音,古越南文稱此技巧為「聲音的藝術」。
演出方式
其他兩名表演者,分別彈奏三弦詩琴和讚鼓。三弦詩琴為不規則四邊形,有9到11個琴格不等,演奏技巧包含揉弦、抖音、顫音及裝飾音等;讚鼓可運用特定的節奏讚揚或提醒其他表演者的錯誤,也作為提示詩詞標點及句尾之用。
演出場合
於頌神、競賽時演出,亦可作為私人場合或皇室宮廷的娛樂表演活動。
現今發展
20世紀接二連三的戰爭,導致歌籌的凋零,昔日歌籌只傳授家族內的人,如今藝術家盡最大的努力,希望把古老作品完整地傳授給年輕的一代,但因為表演者多已老邁,這些耆老們日益亡佚使歌籌仍然面臨著消失的危機。
2009年第12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學和文化遺產」論壇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以此為契機,河內古街管理處組織了「歌籌匯演和交流活動」,並於同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申請,將歌籌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Ca Trù Thang Long
(升龍歌籌教坊)
位於越南河內的升龍歌籌教坊致力於復興與推廣歌籌,除了提供民眾歌籌相關介紹,也可與表演者互動,並定期舉辦歌籌表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