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樸素藝術」指的是無師自通、自學成功、風格獨特的民眾藝術,其內容大都反映作者的社會生活經驗、風土文化與個人內心的精神意象等特質 。 「樸素藝術家」是指從來沒有受過正統美學訓練的藝術工作者,他們對生命生活環境的觀察,表現能力很有個人風格,而被稱之為「樸術藝術美學」,在他們的作品當中,可以看到很不同於一般學院畫派的生命力。
鹽月桃甫(1886-1954)日本宮崎縣人。1912年東京美術學校畢業,1916年作品入選第十屆「文展」。1921年來台任教於台北高校及台中一中,1926年與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及木下靜涯一起建議總督籌創「台展」,並擔任台展十年和府展六年之主要評審,對台灣美術之推展貢獻卓著。作品筆觸線條流利活潑、色彩表現有野獸派的熱力,喜歡以台灣原始藝術之野性美及生命力為題材。1953年因心臟瓣膜症急逝。被譽為「野獸派鬼才桃甫」,有東方高更之稱。
自古以來即有一樂二萩三唐津的說法。本篇為大家講解燒陶"天"."地"."人"三要素與鑑賞。
「蝶古巴特」能令普通乏味的物品變得華麗,甚至令一件沒用的東西或舊物化腐朽為神奇。沒有畫畫天份也可造出漂亮的工藝品,美觀和實用集於一身,因此深受大眾歡迎。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學生為了慶祝櫻花盛開,在上野公園創作了一系列的怪獸神轎,雖然沒有正規祭典那樣的莊嚴、隆重,依舊吸引很多一班民眾共襄盛舉!
自從中國大量運用青花吸引大家目光後, 世界各地也開始運用鈷藍與白瓷的來創作自己的青花, 本篇介紹世界各國有名的青花瓷器, 讓大家了解這種乾淨又高雅的紋飾是如何引響全世界的
中國畫燃料中的石青和石綠,用這兩種原料作為主的山水畫稱之為「青綠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略施青綠兩色。
自古人們對於自然界所發生的任何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多以女性姿態出現,或是附在一些物體身上。我們來看看有那些是在許多文學、繪畫、漫畫、動畫較常見的。
普通高中/美術(一)/第一章 視覺藝術面面觀
金屬是大自然中最堅硬的物質之一,而如何將他們幻化成迷人的金屬工藝品,向來也是令人感到好奇並且充滿興趣的過程。
二戰結束後,出現了戰後嬰兒潮,家庭開始需要廉價又多樣性的產品。在傢俱的設計上,產品必須符合不同時期家庭的需求。另外,戰後各國也開始發展設計運動,並也產生各國的風格與代表人物。1920年代,義大利從自由主義轉為法西斯主義。在法西斯政府的統治下,貿易以國內軍事需求為中心,在30年代發展出造船、交通運輸製造、化學工程等重大工業,為二次大戰後的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戰敗國義大利受到美國大規模的經濟與工業技術援助,直接扶植工業的發展。而美國的流線型與工業生產模式對義大利產生重大的影響;設計風格取美國流線風格,將球莖狀美學加以修飾,創造優美、典雅、獨特的雕塑感的產品風格。
在1900年左右,北歐各國開始將工藝製作程序整合到工業生產裡,各國皆以發展不同的新藝術風格,並加以應用在家具、瓷器、玻璃和織品等。
楊‧維梅爾(Jan Vermeer 或Johannes Vermeer)生於1632年10月31日,卒於1675年12月15日。與大多數曠世名家一樣,他的作品與名氣在其生前默默無聞,直到二百年後其價值才被後人所認識併發掘出來,其作品被視為「荷蘭小畫派」的經典之作。當今人們把他列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並與林布蘭享有同樣盛譽。
後現代主義是一股反現代主義的思想,反對現代主義造成的同質現象,是現代主義之後反對單一表現形式而起的眾家分明的力量。60年代,因為聚集了廣大的消費群眾、年輕的消費市場的崛起和經濟及科技的樂觀主義,而發展出所謂的”通俗革命”(Pop Revolution)。新一輩的設計師企圖用一種更加具有情感表達的途徑,來展現新一代的民主精神。設計師的靈感來自趣味、變裝、異類、不恭敬、狂野、任意等,在流行音樂、平面廣告和服裝時尚的形式上表露無遺。
undefined一、布袋戲的發展二、電視布袋戲三、霹靂布袋戲一、布袋戲的發展 起源於17世紀福建泉州,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曲。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至18世紀,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分為室外演出的野台戲與在劇院演出的內台戲。 1、野台戲 舞臺佈景簡單,操偶師與後場音樂人員較少,通常做為廟會酬神用途。一段影片一段影片 3、電視布袋戲一段影片二、電視布袋戲一段影片 布袋戲配樂 Carl Orff - 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 (金光布袋戲片頭曲) 布袋戲配樂 古典音樂:電影配樂:電影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一生創作過無數的樂曲,並於2016以電影“八惡人”榮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他早期的作品 (馬可波羅遊記),曾經被拿來做為武林高手 (黑白郎君)的配樂。 還有電影黃昏三鏢客的主題曲,也曾出現在布袋戲中。 (一段影片) 流行音樂:三、霹靂布袋戲 (一段介紹影片)1980年代開始發展出的一種更加創新的電視布袋戲,由黃俊雄的兒子黃強華及黃文擇所領導製作,採長篇單元劇方式演出,以每齣劇集名稱前皆冠以「霹靂」兩字而得名。 此時期因為著作權開始受到重視,所以霹靂布袋戲皆以原創的精神來製作,成為目前台灣最強大的文創產業。早期智慧財產權不發達時,配樂選用各種現成唱片。隨著智慧財產權的逐漸重視,霹靂布袋戲從1990年的霹靂劫起除了使用現成唱片之外,並開始與音樂製作公司合作,2002年之後完全自產戲劇配樂並發行各種原聲帶,亦是現今台灣少數有此能力的影視公司。 為了配合長篇單元劇的特殊性 音樂大多以角色命名 重要角色會有: (一)角色曲 (二)情境曲 (三)武曲(氣勢曲) 1、霹靂一哥 素還真:具有儒學思想的武林高手,以古箏的音樂來代表他淡薄名利的處世態度。(影片) (一) 角色曲: 重要角色初登場,就會有一首專屬於這個角色的主題曲,此曲會依據角色性格來創作。3、魔王子–凝淵 這首角色曲出乎意料之外,竟然是一首英文歌,代表著魔王子不按牌理出牌、離經叛道的行為。 (影片) 2、劍之初:一代劍法宗師 (影片) 2、號天窮 (影片) 以急促的戰鼓敲響開頭,中段旋律倏然轉緩拉平,內心疑惑之際,隱約數聲低沉詭異的嘶吼,伴隨著金屬聲響起,隨即旋律急轉直下,急驟的戰鼓聲和加快的弦樂節奏,再度揚起,營造出狂霸的氣勢和詭異恐懼感 3、端木燹龍 (影片) 樂曲起頭,即是以幾聲重擊的鼓聲,磅礡的氣勢,讓人 聽了心情為之一震,之後加上很多清脆的節奏變化,間 或一些如金屬般尖銳的聲響,配上緊繃、緊湊的簡短樂 句,毫不拖泥帶水,更顯得張力十足。 一 、經由布袋戲音樂的介紹,讓學生開始接觸布袋戲二 、鼓勵學生勇於嘗試創作三、認識、欣賞固有的傳統文化,進而保存與發揚
夢工廠動畫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縣格倫代爾的動畫工作室。至今已經製作發行了32部動畫長片,著名動畫作品包括《史瑞克》系列、《馬達加斯加》系列、《功夫熊貓》系列、以及《馴龍高手》系列和《古魯家族》。 1994年10月12日,美國三位電影人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創立了夢工廠工作室(DreamWorks SKG)。 2004年,夢工廠工作室的動畫部門被分拆,成立了夢工廠動畫公司。同年,夢工廠動畫在納斯達克上市。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另一家動畫巨頭迪士尼-皮克斯合作的迪士尼動畫和皮克斯動畫。 除迪士尼旗下三家工作室,環球、福斯、華納、索尼甚至派拉蒙都加大動畫電影投入,未來格局或將洗牌。
由前端企劃與美術的共同角度來思考應該如何設計角色,凸顯角色個性造型與表現
20世紀率先崛起的象徵主義畫派,畫風強烈、用色大膽鮮豔,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谷、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
講解示範:劉錫權老師/黃樁元同學/張書毓同學/鍾佩玟同學
1980年代初期,一群引領米蘭設計界的家具和產品設計師,成立了曼菲斯集團。曼菲斯名稱來自古埃及首都及貓王唱片,代表歷史元素與流行文化的關係,象徵著一種矛盾、綜合全然不同的素材的「新的國際風格」。
普通高中/美術(一)/第二章 繽紛多彩的繪畫世界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