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地景的起源
聲音地景"Soundscape"為聲音加上景觀的合成字,簡稱為音景,最早是在1960年代末期由加拿大作曲家R. Murray Schafer(1933-)提出,Schafer在當時創立了以教育及研究為目的的世界音景計畫團體,透過聲音的分析企圖描繪環境中噪音污染之情況。
Schafer首先在1973年針對加拿大做音景調查分析,同年出版The Vancouver Soundscape一書;1975年針對瑞士、德國、義大利、法國、及蘇格蘭等五個地區展開調查,並於 1977 年出版Five Village Souodscape一書,為音景研究的經典之作。
聲音地景的發展
世界音景計畫團體在進行聲音的分析過程中,發現除了負面的噪音,環境中尚存在許多聲音具有正面的價值,例如歷史音、文化音、社會音、意象音、生物音等,這些被統稱為環境音,音景計畫的目的因而擴展,強調聲音的收集及規劃。
亞洲的聲音地景
亞洲地區最早響應聲音地景概念的國家為日本,日本於1993年成立日本音景學會,從事相關推動工作,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地鐵,日本許多地鐵站的到站音樂都與當地特色結合。韓國政府則在2004年為了遏止持續攀升的地鐵自殺事件,在車站播放具有預防自殺功能的音樂,希望能藉由音樂療法撫慰欲自殺者的心靈。
臺北聲音地景
在臺灣,最早響應聲音地景概念的是高雄捷運,高捷向日本購買版權改編JR部分使用的音樂聲為進站及離站警示音,臺北捷運也隨之跟進,與臺北市文化局規畫推出「臺北聲音地景計畫」四部曲。
臺北聲音地景計畫繼捷運站自動驗票閘門聲響美化、車廂內廣播提示旋律音(轉乘/終點站)之後,目前進展到第三部曲:捷運列車進站音樂,為臺北捷運四條高運量路線:淡水信義線、中和新蘆線、松山新店線和板南線設計各自專屬的進站音樂。
捷運進站音樂設計
臺北聲音地景計畫的第三部曲於2015年推出,由前文化局長倪重華邀請四位音樂人創作四段旋律,創作原則為純演奏曲、不要太流行、樂器為主、耐聽,分別是:
- 雷光夏/淡水信義線
- 陳建騏/中和新蘆線
- 周岳澄/松山新店線
- 李欣芸/板南線
四位音樂人在創作過程中都有各自考量,例如中和新蘆線的乘客多半是通勤族,因此以舒緩壓力為考量,作出魔幻童話般幽默、輕盈的旋律。新店線的乘客則多為學生和上班族,因此以蕭邦《夜曲》改編為舒緩、較具年輕生命力的爵士小品。
透過聲音地景的運用,將聲音與人的城市情感連結,推展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民眾也可藉由聽覺體驗臺北獨特的城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