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我們會盡快進行您的訂閱申請。
第二單元 表演藝術的創作與呈現
{{bio}}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圖2-1 著名指揮家蕭提爵士(左)在排練威爾第的《茶花女》時,向男高音羅帕多(右)示範劇中的激動情緒。
圖2-2 2009年電視劇集《痞子英雄》,成功為演員塑造警察形象。
圖2-3 韓國女高音蘇米.楊在莫札特的《魔笛》中飾演夜之后;該角色已成為她的招牌角色。
圖2-4 藝人曾國城於屏風表演班經典舞臺劇《徵婚啟事》浪漫版中,一人分飾15位求偶男子,展現其驚人的演技。
圖2-5 鏡框式舞臺的設計圖式。
圖2-6 綠光劇團2006年作品《人間條件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舞臺設計一景。
圖2-7 此圖為1875年,比才的歌劇《卡門》在巴黎歌劇院首演時,最後一幕的布景設計。
圖2-8 雲門舞集《行草》中之一景;利用影像將文字投射在舞臺上,透過舞者跳動的肢體,將原本靜止的文字圖騰,幻化為流動的影像藝術。
圖2-9 裁縫師在戲服加上最後的修飾;戲服組的挑戰,就是將原始設計轉換成演員可以實際穿著的衣物。
圖2-10 服裝設計師依照每位不同角色的演員設計其合適的服裝。
圖2-11 雲門舞集《行草》中,女性舞者的水袖設計圖(左),與男性舞者褲管設計結構圖(右)。此為服裝設計師林璟如於2001年繪製創作。
圖2-12 雲門舞集《行草》中,舞者在白色布幕前,揮舞象徵毛筆軟性書寫特性的黑色水袖裝。
圖2-13 周潤發電影作品:由左至右為1989年《賭神》、2000年《臥虎藏龍》、2010年《孔子》,不同的化妝造形,表現出劇中角色不同的身分與特質。
圖2-14 臉部表情的適度運用能傳達深刻、靈活的情緒反應。
圖2-15 京劇的行當於初期原分為生、旦、淨、末、丑五種角色,後來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因而變為生、旦、淨、丑四大類。圖片依序為生行臉譜:文老生、扇子小生;旦行臉譜:花旦;淨行臉譜:正淨、副淨;丑行臉譜:文丑、武丑。
圖2-16-1 摩擦赤貝貝殼呈鋸齒的一面,可模仿田中的蛙鳴聲。
圖2-16-2 將兩個漆碗倒扣,於地板上敲擊,可表現馬蹄聲。
圖2-16-3 將豆類放入貼有和紙並加裝把手的竹製方箱中,將竹製方箱傾斜到一半並加以抖動,讓豆子跳動,可發出浪花拍岸的聲響。
圖2-17 無垢舞蹈劇場在《花神祭》的〈春芽〉中,編舞者以舞者的步行沉緩,象徵宛若盤根錯節的百年老樹精靈。
圖2-18 漢唐樂府的代表作品《韓熙載夜宴圖》的排練情景;陳美娥女士(右)悉心指導團員梨園劇的身段與科步。
圖2-19 雲門舞集《行草》初期舞臺設計模型。
圖2-20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學生於文化大學大義劇場排練原創劇目《洛希極限》,圖為技術舞臺組換景。
圖2-21 臺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舞臺吊具平面配置圖。
圖2-22 青春版崑曲《牡丹亭》服裝細部刺繡手工精緻。
圖2-23 青春版崑曲《牡丹亭》服裝製作完成品。
圖2-24 無垢舞蹈劇場《醮》中的〈獻香〉一幕,舞者飾演的媽祖引領著陰間亡魂,隨著浪潮走進中元普渡的祭儀中。
圖2-25 為創意戲劇設計具有圖像意義的logo(德光中學學生作品)。 圖一:《俗女變淑女》 圖二:《Wow 3p》 圖三:《花史戀傳》
圖2-26 集體創作一段團體肢體舞蹈,認真投入的排演為求成功的演出:德光中學《木蘭粽》。
圖2-27 自製演出道具,讓海底世界的動物悠遊於舞臺上:德光中學《小美人魚》。
圖2-28 學校中庭戶外劇場表演:德光中學《花史戀傳》。
圖2-29 學生自製創意戲劇作品,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圖2-30 雅典希羅德茲圓環型劇場。
圖2-31 里昂羅馬式戶外劇場,夏季經常在此舉辦藝術節演出。
圖2-32 維隆納壯觀的圓形劇場(世界第二大的羅馬競技場),在夏季時有許多盛大豪華的歌劇演出。
圖2-33 中世紀的舞臺:左舞臺是地獄,中間是人間,右舞臺是天堂。
圖2-34 中世紀教堂的舞臺陳列方式。景觀站設在教堂內部四周,中間空出來的地方則成為演員演出與觀眾觀賞的場地。每個景觀站都是獨立的,觀眾依循故事發展,順著景觀站,一站一站往下觀賞。
圖2-35 中世紀的移動戲劇臺車,每部車就是一個小型的活動舞臺。
圖2-36 利用透視法設計,呈現在舞臺上的布景視覺效果。
圖2-37 鏡框式舞臺基本示意圖。
圖2-38 雪梨歌劇院內部現代化且精緻的裝潢。
圖2-39 中心式舞臺示意圖。
圖2-40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圖2-41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即臺灣少數三面式開放舞臺的劇場設計形式代表。
圖2-42 伸展式舞臺示意圖。
圖2-43 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圖2-44 「舞」字作為甲骨文的形貌(圖左),後演變為小篆的寫法(圖中、圖右),最後演變為楷書之「巫」字;代表原始時期初民的意識認知中,「巫」、「舞」乃同出一系,也意謂著古代巫師通常亦多有樂舞的基礎能力,甚至本身即同時具備巫、舞的雙重身分。
圖2-45 甘肅嘉峪關市西北黑山石刻畫像中人物的舞蹈畫面。
圖2-46 漢角牴戲版畫,畫中可清楚看出兩人戴牛角相牴互戲的情形。
圖2-47 敦煌莫高窟445窟盛唐時期〈彌勒經變〉嫁娶圖中樂舞表演。中間一人獨舞,右上方有三人持簫、鈸、拍板伴奏。
圖2-48 圖為盛行於唐代開元(713-741)前後著胡服的漢人俑偶;表演的可能是漢、胡民族交流後,呈現的樂舞。
圖2-49 南唐畫作〈韓熙載夜宴圖〉全畫卷共分為五段,此為畫中第一段「聽樂」。圖中人物聚精會神正在欣賞琵琶獨奏。
圖2-50 宋代張擇端著名畫作〈清明上河圖〉中,說唱藝人隨興即地演出的場景。
圖2-51 山西臨汾魏村牛王廟元代戲廳。
圖2-52 山西翼城縣武池村喬澤廟元代舞樓。
圖2-53 清代頤和園中的德和園戲臺。
圖2-54 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繪〈盛世滋生圖〉,圖中為蘇州地區五彩繽紛的戲臺;臺上正演出明代傳奇《紅梅記》中的一齣〈打花鼓〉。
圖2-55 明人繪〈南中繁會圖〉中,南方城郊的戲劇演出場景。
圖2-56 國家戲劇院外觀全貌。
圖2-57 國家音樂廳內部座席設計。
圖2-58 中國大陸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在北京長安大街建蓋的國家大劇院,於2007年12月正式開幕,設有三個專業展演場地,共可提供6500個座席。
圖2-59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俯覽全景。該園區的創園宗旨即是以「文化公園」的概念為設計主軸。對提升地方民眾藝文活動的參與意願,及促進地方文化的藝術發展推廣,皆有相當的成效。
圖2-60 金枝演社1996年的作品《臺灣女俠白小蘭》,時常於戶外空間進行展演。
圖2-61 1998年由張藝謀執導,於中國北京紫禁城戶外演出的《杜蘭朵公主》。
圖2-62 明華園為求「水淹金山寺」場景演出逼真,於表演現場向觀眾區撒水一景。
圖2-63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舉辦「華山百戲雜技節」,一群熱血青年於園區內大展好身手。
圖2-64 總爺藝文中心於莫拉克風災過後,舉辦以《探索麻豆.印象總爺》為主題的「柚香傳情意」活動,由南瀛民族樂團在藝文中心綠色廣場現場表演,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聆聽。
圖2-65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