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
"A Dream? A Dream? A Dream!
Rap:
無閒歸工了後準備欲返去的晚暝
坐置人來人往大家相擠的車廂內面
強欲無法度喘氣置這個繁華的都市
目睛睽睽放乎輕鬆希望會凍歇睏一時
突然間 我來到一個高山的涼亭邊
突然間 我眼前是一個吟詩的高人
他髯髯嘴鬚泡著一壺茶叫我邊阿請坐
我看著還未乾的字 是他剛才寫好的詩
A段
越人遺我剡溪茗 採得金牙釁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 情來爽朗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 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 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 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驚人耳
敦知茶道全爾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句驚人耳。
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唐‧釋皎然〈飲茶歌誚崔使君曲〉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越人」: 指外地人。「遺」: 贈送。「剡溪」:位於浙江省嵊縣南。「金芽」: 金色的茶芽,喻茶葉極為珍貴。「爨」: 音ㄘㄨㄢˋ,烹煮。有外地的朋友送我剡溪的茗茶 這麼珍貴的好茶用金鼎來烹煮。「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瓊蕊漿」: 傳説由神仙以天露和玉屑調製而成,飲之可長生不老。雪白的茶盞裡飄散出來的香息,猶如天上神仙調製的「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喝上一杯香茗,滌盡昏昏欲睡的倦意,讓思緒爽朗遨遊於天地之間。「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再喝上第二杯,讓我神清氣爽,就像飛來一陣急雨,把空氣中的輕塵全部灑落地面。「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再喝下第三杯,便可以理解萬物之道,那裡還需要絞盡腦汁去破除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茶的清逸高妙之處,紅塵俗世之人多不能理解。一般人喜好杯中之物,借酒澆愁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畢卓瓮間夜」: 據《晉書》所載: 「畢卓字茂世,新蔡鮦陽人。太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間盜飲之,為掌酒者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卓遂引主人宴於瓮側,致醉而去。」畢卓好酒之荒誕行徑,故令詩僧「愁看」矣。「陶潛籬下時」: 晉‧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其〈飲酒詩二十首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潛飲酒詩情真意切遂成千古絕唱,故詩僧「笑看」之。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句驚人耳」。崔侯啜飲著好茶,深有情意遂而為之讚嘆不已,一時興起而高歌一曲,好茶潤喉,歌聲入耳令人驚艷。「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丹丘」: 元丹丘,唐朝著名隱士,常年隱居於河南嵩山。元丹丘是李白二十歲左右在蜀中認識的道友,曾一起在嵩山隱居,被李白看作是長生不死的仙人。詩僧認為飲茶可得道昇天,他的另一首茶詩〈飲茶歌鄭容〉亦有飲茶可羽化登仙之理想體現:「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誰最能熟知「茶道」之妙之真呢,作者以為丹丘生正是最能體悟茶道妙用之人作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