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觀看專案
翻閱簡報可由下方進度欄位的左右鍵調整或是由右側欄位快速瀏覽上下頁面。
想要放大視窗吉寶也提供全螢幕瀏覽喔!
什麼是曲風? 認識一種曲風是認識不完的,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時代一直在演進,每個人的喜好、觀念永遠在變,加上切入點各不同,很難有一套共通的標準。只要掌握大原則大方向,我們對標籤式的曲風定義應該要更包容多元。那麼研究音樂的順序跟方法有哪些? 『本篇由搖滾騷客授權發佈』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音樂冥想有別於一般打坐,透過音樂的引導,走入自己的感受與感覺、掌握自己的身體,研究指出,音樂能使右腦靈活,引導出重要的腦波,提升創造思考,身心也會呈現安定愉悅的感覺。
職業學校/音樂/音樂歌曲集/〈海濱之歌〉〈月亮代表我的心〉〈春天的陽光〉〈O Christmas Tree〉〈奉獻〉〈星月交輝〉〈啟程〉〈Somewhere Out There〉
職業學校/音樂/第5課/音樂新視野/巴羅克風格的絃樂曲《臺灣四季》
普通高中/音樂(一)/第5課/音樂新視野/巴羅克風格的絃樂曲《臺灣四季》
介紹北管音樂、吹類樂器、嗩吶曲牌〈風入松〉。
介紹日本作曲家早川正昭的弦樂曲《臺灣四季》,全曲包含〈春〉、〈夏〉、〈秋〉、〈冬〉四部分,每部分各由三首民謠組成,共收錄十二首臺灣民謠。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12章/歌曲/〈新竹風情〉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5章/音樂欣賞/北管嗩吶曲牌〈風入松〉
吉寶讓「教」 跟 「學」都變成一件既生動又有趣的事! 是您教學的最佳夥伴!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研究音樂曲風的方法
當音樂老師最討厭碰到一種問題,「什麼是______(曲風)」,曲風這種東西,可大可小,可廣義、可狹義…更不是單一因素可解釋。風格的蛻變演進是一連串複雜系統交織而成,小弟我分享自己研究音樂曲風的方法/過程,希望大家在網路資訊一團亂的時代裡(無意義的文字堆疊濫用),能”明-辨-是-非”。
學習定義標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4個觀念, 一、大數法則 只要是無法明確條列/數據化的東西要嘗試定義,都是用統計學大數法則的觀念,白話點就是「大多數的人都這樣覺得」,因為感受的東西過於模糊,好比有人覺得閃靈樂團是很吵的音樂,但有人認為貓王就很吵了,所以大數法則的意思就是,大多數人覺得閃靈才叫吵,所以貓王的音樂並不會被歸類為”重金屬”。大數法則的缺點就是無法滿足每個人的認知,所以才會產生一堆爵士咖認為kenny G根本不叫爵士樂,Charlie Parker那種才是王道的爭論。
二、時間 時間會改變定義,因為文化是動態的,60年代”滾石樂團”全世界都覺得壞透了,叛逆極了,但你問現在年輕人,他們會覺得很無聊,俗到不行,2015像One Ok Rock那種才叫潮、才叫屌、才叫搖滾樂。
三、專業上的定義 音樂是一門深度學問,它當然有學術學理上的專業,音樂圈的人最討厭外人評論音樂,因為他們只會用一堆華美詞藻堆疊,做泛空的評論,對音樂結構的認知幾乎是零。比如藍調音樂,很多人形容它”憂鬱”,但什麼叫憂鬱? 難道重金屬不憂鬱? 雷鬼不憂鬱? 周杰倫不憂鬱? 小蘋果不憂鬱? 如果要精準的理析它,或許只是因為它音階用了很多半音的走法,所以產生了你認為的憂鬱。對大眾來說,這些確實不必要懂,但如果你想往專業走,學習更多專業的學理對認識曲風相當有幫助。
四、感受上的定義 但反過來說,過於學理去認知音樂絕對是壞事一件。音樂是藝術,是人文的表現,很多感受是”意”不是”形”,也不是所有的感覺都能條列分析,比如你不能說有Power chord(電吉他特有的搖滾和弦)才算搖滾樂,有無數的搖滾樂都沒有Power chord,搖滾有很多種呈現手法,可能是一種態度、一種思想、一種表演手法,一種打扮、一種音量、一種音色、一種聲嘶力竭的吶喊、一種直來直往的編曲…而且音樂爆炸發展至今,已經沒有什麼很純粹的曲風了,都是不斷融合、蛻變、進化、在融合、蛻變、進化…往往一個樂團在形容自己的音樂風格時,也說不來到底什麼是”曲風”。
以上四點要說的就是要認識一種曲風是認識不完的,因為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時代一直在演進,每個人的喜好、觀念永遠在變,加上切入點各不同,很難有一套共通的標準,只要掌握大原則大方向,我們對標籤式的曲風定義應該要更包容多元。 接下來我將分享一些自己研究音樂的順序,方法,但那只是我個人習慣,不代表什麼權威答案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做調整,思考…
一、先掌握最沒有爭議原則/學理 萬法歸一,所有音樂的變化都可以回溯到那個最原始的法則,既然是法則,那就是大數定義,最沒有爭議的原理(越明確越好)。唯有掌握原理在查資料時才不會被一堆”形容詞”混淆,聆聽各種變形融和時才能抓到結構突變的脈絡。音樂結構有4大塊,[旋律、和弦、節奏、音色]。
分析任何一種曲風,要從這4大塊切入,好比: [旋律]:”藍調”音階,”靈魂”轉音使用,“中國風”五聲音階,… [節奏]:“雷鬼”2、4重拍,“爵士”Swing,"森巴”100以上的速度,“放克”16分音符切分、”搖滾”8分音符進行… [和弦]:“龐克”三和弦,“爵士”2>5>1行進,”放克”7、9和弦,”黑金屬”增減和弦… [音色]:“金屬”電吉他高失真破音,“爵士”溫和的Bass/鼓,“放克”顆粒感的Bass/鼓, “日本民謠”三味線,“印度民謠”西塔琴, “古典樂”交響樂團編制,”不插電”原音樂器配置…
很多原則可以從書裡找到,但更多是要靠你自己耳朵聆聽,大量的聽、用力的分析,善用大數原則,就算你不是科班的也很快就能掌握任何曲風的色彩。 (參考文章:音樂三元素)
二、從古至今跨年代的聽 每種音樂都會隨時間改變,那是音樂最有趣的地方,我習慣先把”鼻祖”找出來(也是一種掌握原點的觀念),比如雷鬼的Bob Marley,放克的James Brown,龐克的The Clash,搖滾的Chuck Berry…然後沿著時間軸一路聽到現代,你會發現流行這種東西一直都在變,也不斷地融合新味覺,每個年代對曲風的定義也大不相同。現代音樂混種太多,曲風界線越來越少,不如以前壁壘分明,特定名詞都已變成”元素”的一種,聆聽的時間軸越廣,就越能掌握時代演進的曲風變革。
三、掌握分歧脈絡 研究曲風最常迷路的原因就是因為分歧太多,左邊拉開爵士領域、洋洋灑灑幾百個關鍵字,右邊展開搖滾家族,又是魔王迷宮暈頭轉向…
本文經搖滾騷客授權發佈,原文發表於此 部落格:http://judyloveyou.pixnet.net/blog FB:https://www.facebook.com/judyrockyou/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