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如果人生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曾舉辦一場法式料理盛宴,由臺灣名廚陳嵐舒主持,每位入座嘉賓收費650 英鎊,約三萬臺幣,陳嵐舒讓主廚變成創意文化深度和商業獲利兼具的角色。
現在,光是賣麵包就有好多等級:10元的夜市麵包,一般麵包店的麵包、西點麵包店、飯店附設西點門市、世界冠軍麵包……服務業不再只是賣勞力或匠工的技術而已,也販售品味創意和文化內涵,形象就跟著提升。
反之,製造業的創意一直被跨國企業的專利地雷封鎖,沒有發揮的餘地,只能耗費人力賺血汗錢。
傳統人力職場以製造業為主流,學校教育也以培育智能有關的能力為主,不過後來服務業崛起,提供市場七成的就業機會以及六成的產值,更別提各種創新與創業的機會。可惜,學校教育仍舊和趨勢嚴重脫節,服務業所需的人際互動能力,無法成為具體的授課課程。
如今,製造業創新的原動力已從「技術導向」轉為「使用者需求」,但理工學院普遍不甚關關心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同理心的培養,這是值得思考和反省的。
在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裡,最需要的不是精確的知識,而是跨領域搜尋、閱讀、分析、批判、整合、活用、創新的能力,但是許多年輕人被升學意識影響,培養出謹小慎微、唯恐犯錯的個性,過度汲汲營營在沒必要的練習和背誦,使得教育變成扼殺創意的禍首。
當產業結構與職場競爭模式變遷,而且知識取得的管道和應用模式也都和過往不同,你需要的是全新的學習目標與態度,以及全新的生涯發展觀念。
在學校的一場演講後,兩個家長在意見交流時產生爭執。
其中一位家長,雖然試圖委婉,但言下之意也頗為明確。他認為剛才聽到的演講,不太能幫助他的孩子成為「人生勝利組」,歸納他的說法大致是:
「你講得確實很好,很感謝你這麼用心準備。但是,你可不可以在演講中多補充一些,例如現在的大銀行、科技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的孩子如何在大學推甄和日後就業取得競爭優勢?」
另外一位聽眾對這番話感到不滿:「大家都一心想成為人生勝利組,才是臺灣教育失敗的核心原因!」
大家在談「競爭優勢」、「人生勝利組」的意義是什麼呢?人生有幾種競爭優勢?又有幾種人生勝利組?
舉幾個例子吧: 河南省鄭州市的一位鑄劍師,他28歲就當上國營企業的中階幹部,工作安定、薪水優渥。
但他辭職了,決定投入鑄劍工藝。5年之後,他成為名聞世界的鑄劍師,一把劍賣到百萬臺幣,顯然日後價值還會成長。這位鑄劍師的生活像個古代俠士,工作內容也像是小說中的職業,他的名字叫賈懷進。
一位法國男士,他熱愛研究,尤其愛植物,愛到將頭髮染成綠色。他也喜好視覺藝術,就和許多法國人一樣,他熱愛色彩與繪畫創作。所以職業就是結合這兩個愛好──用植栽在都市大樓的牆壁上作畫,最著名的作品是〈垂直花園〉(Vertical Garden),享譽建築、植栽、園藝領域,這個人的名字是巴提克‧布朗(Patrick Blanc)。
一位蘇格蘭女孩,就讀藝術和設計學校, 主修織品設計,她自己的專長則是版畫。 她在畢業後以視覺設計為業,在鄉間開設 工作室。她只以紙筆作畫,堅持不用電腦,希望賦予畫作難得的溫度和神祕氣息。
Sony、星巴克、各種雜誌和軟體公司,都曾聘請她畫畫。2013年,她30歲時出版了一本給成人的著色書《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意外受到全世界的歡迎及熱銷,2014年底再出版了《魔法森林》(Enchanted Forest),直至2015年10月,這兩本著色書已經銷售超過一千萬本,她是喬漢娜‧貝斯福(Johanna Basford)。
在討論「人生勝利組」的時候,我們有把這些人計算在內嗎?如果這些人,都算得上是「人生勝利組」,我們可以問問,他們在工作上的競爭優勢,會是一樣的嗎?答案當然是不會。
臺灣許多人沒有認真地探究過我們心中「人生勝利組」的定義到底是什麼?適合所有人嗎?現在,似乎只要是國立名校、熱門科系、歐美研究所、畢業後月薪5萬以上的工作──這樣的人便被認定是「人生勝利組」。而不符合這個定義的,我們自動將他們排除。
有些人在找工作時,想找「比較不辛苦」的工作,這也是搞錯重點。現在是全球化的競爭時代,哪個工作不辛苦呢?「不辛苦的工作」並不存在,我們要思考的,可能是「要用什麼方式辛苦」、「為了什麼辛苦」,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自己甘之如貽。
有許許多多人,不像我們以為的「人生勝利組」,但他們的人生同樣(甚至更加)精采、值得羨慕。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自己擅長而喜愛的事,在高度自由與受尊重的環境中工作,同時能創造和發現新事物,為人類擴展更多的可能,也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