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妮
- 出生於1989年1月23日
- 臺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出生臺灣桃園縣龜山鄉,旅居美國佛州奧蘭多
- 曾雅妮於2011年2月贏得澳洲ANZ女子高球名人賽冠軍後,女性高爾夫選手排名登世界第一,成為史上第六位世界球后
- 第一位登上主流運動世界排名第一的台灣運動員。
台灣演義: No. 1 (16:54) No. 2 (17:52) No. 3 (17:10)
業餘生涯
曾雅妮五歲揮出人生的第一桿,八歲就被託付給還在念書的職業球員高柏松(高尚宏),展開不一樣的童年。曾雅妮喜歡跟不同層次的選手比賽,找了業餘、職業選手與她競賽。小學五年級首次遠渡重洋赴聖地牙哥,參加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拿下第五名。她說參加這項比賽,才知「高爾夫這麼難打,也才知道世界這麼大」。
為了進一步磨練雅妮的球技水平,爸爸曾茂炘帶著雅妮前往拜訪揚昇集團董事長、也是現任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協會理事長許典雅,希望她留在揚昇球場接受集體訓練。
相信自己,享受比賽
2002年的夏天到美國參加聖地牙哥的世界分齡錦標賽,她拿到十三歲組的冠軍。接着行程轉往美國公開賽的會外賽場地,熱心華僑黃俊明博士帶着女孩們去打會外賽,他聽到此生最難忘的童言童語。一個月後返台,雅妮寄一張感謝卡給黃俊明,上面畫着美國公開賽冠軍盃,盃上刻着雅妮用原子筆描上去的「Yani Tzeng」。
我要做世界第一
到了十五歲,爸爸曾茂炘開始相信她能在美國生存。一開始就要有天賦的女兒直接挑戰高手雲集、競爭激烈的美國,當成半職業選手訓練。打敗世界知名選手魏聖美贏得美國公共球場業餘錦標賽冠軍,成為該項比賽舉辦一百多年來,第一個得到冠軍的亞洲選手。
《魏聖美》維基百科
在十五歲至十七歲間,妮妮行程幾乎是美國與台灣各占一半,打遍所有重要的國際賽。她同時受到日本山多利及澳洲公開賽的外卡邀請,以業餘身分打職業賽毫不遜色,名次都在十名內。
美國LPGA是世界最高競技舞台,每年9月、10月舉行資格考。雅妮精心規畫了行程,上半年打亞洲及大陸比賽,暑假時參加一場加拿大的小比賽,原因是這場比賽冠軍可以得到加拿大公開賽資格,而加拿大公開賽是美國巡迴賽的賽程。就是這樣有計畫的奔波,雅妮轉入職業,進軍美巡賽之前,拿到了DLF印度女子公開賽冠軍。
2008年6月中,曾雅妮在著名四大賽之一的麥當勞LPGA錦標賽中,擊敗前世界球后索倫絲坦(Annika Sorenstam)、歐秋雅(Lorena Ochoa)等好手,拿下冠軍,成為台灣第一位拿下四大賽冠軍的選手,也讓國際紛紛對這位來自台灣的年輕小將深感好奇。
LPGA 四大賽
低谷 求助心理醫生
2009年成績起起伏伏,直到七月的美國女子公開賽後,她有信心贏得這場比賽,但結果慘遭淘汰,接下來兩個月處於低潮,怎麼打都不對,壓力大到讓她一回房間就痛哭,縱使父親與教練安慰、鼓勵她,她卻自責不已,越自責、成績越糟,惡性循環。求助無門下,教練引介她去找心理醫生Deborah Graham。
翻身再起的故事
她照著做,奇妙的是,成績慢慢回來了。先前她對自己期望太高,壓力太大,得失心太重,後來她把目標縮小到每一桿,反而回到了前十名,自己也嚇一跳。
【商業周刊】曾雅妮克服壓力心魔 用「拼圖哲學」站上第一
05:01
挑戰:享受過程,而非專注結果
2009年4月5日,地震發生當時,曾雅妮正在美國納比斯科錦標賽奪冠賽後記者會受訪。劇烈震盪中,伸手保護的冠軍獎盃,對她而言,意義卻大不相同,這是她脫胎換骨,第二次取得LPGA四大賽冠軍,紮實的世界第二。
若說坐二望一沒有壓力,那是騙人的。她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有太大壓力,平常心看待,就像孩子專心拼圖般,拼對每塊小圖,整張大圖將自然展開。
邁向生涯大滿貫
2010年是曾雅妮豐收的一年,成為高球史上最年輕、最短時間拿下3座4大賽后冠的第一人。在美國LPGA史上,現代的女子四大賽生涯大滿貫紀錄只有瑞典的索倫絲坦和澳洲的薇柏,再奪下美國女子公開賽冠軍,就能躋身「生涯大滿貫俱樂部」了。
2011 LPGA台灣錦標賽在今年10月,或許沒有人比不斷鼓吹台灣應該爭取主辦LPGA比賽的曾雅妮更高興。此外曾雅妮不負為她加油打氣的球迷與電視機前國人的殷切期待,表現穩如泰山,拿下建國百年台灣首座LPGA比賽冠軍。
好好盡地主之誼,歡迎我的好朋友們來台灣打LPGA。
LPGA 台灣
【體育新聞_LPGA_曾雅妮】LPGA台灣錦標賽 觀眾期待妮妮創佳績
02:10
曾雅妮的小故事
曾雅妮很愛哭,哭得最慘的一次,是瑞典球后索倫絲坦退休歡送酒會,連索倫絲坦都覺得,「我退休,雅妮比我還傷心。」這份感動,讓一向嚴謹少言的索倫絲坦打從心底喜愛雅妮。
曾雅妮與演藝圈互動熱絡,不管她在哪兒比賽,這群「明星應援團」是她強大的支持後盾,而她也懂得回饋。
Ella飛美國遊學,就免費住她在奧蘭多的豪宅,曾虧Ella在美國那1個月過得太爽,要她來趕人。
最大的夢想
開一家運動學校,給九年級以下的孩子讀,教他們高爾夫、籃球、網球、跆拳道等等。台灣有很多優秀的選手,需要好的環境。至少家長可以放心,把孩子送到這裡讀書,不會變壞。有人覺得,現行「體育班」的學生比較混。其實他們比一般學生辛苦,又要念書又要訓練。運動學校的宗旨,是幫運動的孩子找到訓練與課業的平 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