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希爾-克洛德·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曲《前奏曲》和《練習曲》,而他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有違德布西為演出所留下的指導性文字,但一般都認為《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是一部典型印象派歌劇 。歌劇的主題是禁戀。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éas and Mélisande)是一部五幕十二場的歌劇。原作是話劇,其作者比利時象徵主義劇作家梅特林克自己改變成歌劇,並由德布西作曲,首演於1902年巴黎喜歌劇院。
德布西被認為是印象派音樂的代表,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並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認為德布西是一位「象徵主義者」而非「印象主義者」。
《新格羅夫音樂辭典》內文也寫到,將德布西的音樂美學稱為「印象主義」是不盡準確的。不管怎樣,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藝術的熏陶。
《Debussy》Tarentelle Styrienne Danse
他在馬斯奈等前輩作曲家開創的法國音樂傳統的影響下,結合了東方音樂,西班牙舞曲和爵士樂的一些特點,將法國印象派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造出了其別具一格的和聲。其音樂對自他已降的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生平 德布西一家原是農民世家,在約1800年他們由勃艮第遷至巴黎。其祖父是販酒商,後則成為一名木匠。而德布西的父親曼紐-阿希爾(Manuel Achille)則曾在海軍當步兵七年,後來與妻子維多林定居聖日耳曼昂萊並經營一家瓷器店。
德布西於1862年8月22日出生於聖日耳曼昂萊,他也是曼紐夫婦的頭一胎。曼紐希望他的兒子成為一個海員。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德布西舉家搬遷到坎城的姑姐克萊門汀(Clementine)家。克萊門汀為德布西安排了鋼琴課,由一位叫讓·西汝蒂(Jean Cerutti)的義大利人擔任教師。
德布西是一個看譜就能知音的學生,他的鋼琴彈奏得非常出色,可以進行專業演奏,他演奏過貝多芬、舒曼和韋伯的鋼琴奏鳴曲,蕭邦的《第二敘事曲》。
1871年9歲的小德布西獲得曾是蕭邦學生的Marie Mauté de Fleurville的關照,1872年,德布西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在那裡學習了12年,他的作曲課、音樂理論及歷史課、和聲課、鋼琴課、風琴課、聲樂課老師們,幾乎都是當時的知名音樂家。
1880年到1882年,德布西在俄羅斯,給馮·梅克夫人的孩子當音樂教師,巧的是這位夫人正是柴可夫斯基的贊助人。不過,雖然有這樣的關係,看不出德布西受過什麼柴可夫斯基的影響。
馮·梅克夫人測曾把得德布西寫的一個曲子《Danse bohémienne》寄給柴可夫斯基徵求意見。柴可夫斯基回信說,這是一個非常美麗動聽的段子,可惜太短了。
1883年德布西回到巴黎音樂學院,他以他的《L'Enfant prodigue》獲得羅馬大獎,他獲得了一份獎學金和前往設在義大利羅馬的法蘭西學院4年留學的資格。1885年到1887年,德布西是在義大利羅馬度過的。
華格納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德语: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以其歌劇聞名。理查德·瓦格纳不同於其他的歌剧作者,他不但作曲,還自己編寫歌劇劇本。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1888年他沒有完成羅馬的學業,就離開那裡,到德國拜羅伊特參加音樂節,在那裡他被華格納式的歌劇震憾了,他在拜羅伊特待到1889年才回到巴黎。華格納早在1883年就去世了,但是他的音樂風格影響了青年德布西。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又稱十二等程律,是一種音樂的定律方法,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稱為半音,是最主要的調音法。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1889年,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那一年巴黎艾菲爾鐵塔樹立起來。在博覽會上,德布西聽到了爪哇甘美朗的演奏,對十二平均律和五聲調式印象深刻。
五声调式
五聲調式,或稱五聲音階,是由5個音構成的一種調式。但不是隨意5個音構成的調式都是五聲調式,五聲調式是由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所構成。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1890年德布西和嘉比.杜邦小姐陷入熱戀,此後數年為德布西一生中最主要的創作時期。
1893年他的《弦樂四重奏》獲得演出機會,這是他第一首真正能引起人們注意的作品。1894年管弦樂曲《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在國民音樂協會首演,由於曲子呈現出充滿官能美的夢幻意境,觀眾聽得如癡如醉。
Debussy - String Quartet in G Minor
1899年德布西完成了另一首不朽傑作《夜曲》,這是一首由《雲、節日及人魚》三段音樂所組成的管弦樂曲,在最後一段的〈人魚〉中,德布西大膽採用無歌詞的女聲合唱,這在當時不僅是極富創意的手法,其所表現出的神秘、縹緲的氣氛,也讓此曲更具有印象主義性格。
1899年,德布西娶羅莎麗.德克西爾小姐為妻,她是一位來自布根第的美麗裁縫師,雖然她對丈夫非常忠誠,對妻子的角色也很盡職,但仍無法改變德布西花心的個性。
不過依舊無法挽回破裂的婚姻,兩人於是在八月間離婚,德布西即於1905年,娶了艾瑪為妻。
1904年德布西背棄她,與一位銀行家的妻子艾瑪.巴爾達克發生戀情,艾瑪是一個歌唱家,時常演唱德布西所寫的歌曲。儘管德布西外遇的行為受到許多親友反對,羅莎麗也因此事件一而自殺未果。
1902年4月30日德布西唯一的一部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在巴黎喜歌劇院公演〈德布西從1903年起即開始寫作這齣歌劇,前後花了八年的時間〉。然而就在正式上演之前,該劇原作者梅特林克公開表示反對德布西的這部歌劇。
為何梅特林克當初同意德布西以他的著作譜寫歌劇,後來又突然強烈反對呢?其原因除了德布西在未徵得他的同意下對劇情做了少許更動外,
最主要是德布西先前允諾首演時由梅特林克夫人飾唱梅麗桑德一角,可是後來卻改由美國籍女歌手葛登擔綱,此舉激怒了梅特林克,因此他才意圖報復。
1916年完成《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和《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1917年完成《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發表後,德布西成了當時新音樂運動的領導人物,他在歐洲許多城市以指揮的身分演出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常為各雜誌撰寫評論。基本上德布西是一個刻薄、機敏又喜歡批評的評論家,雖然偶爾會失之公允,但總能言之有物。
1907~1915年德布西譜出了不少鋼琴作品,1907年《映象》第二卷,1908年《兒童天地》,1910年《前奏曲》第一卷,1913年《前奏曲》第二卷,1915年《十二首練習曲》等。
1903年完成鋼琴作品《版畫》,1905年完成《映象》第一卷,同年十月交響詩《海》在巴黎首演。同月艾瑪為他生下他唯一的女兒。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首演的成績毀譽參半,有樂評家認為它是一部頹廢而又矯揉造作的作品,但也有人認為它是一部偉大的歌劇,它已完全脫離義大利歌劇的影響,同時也是對於當時的華格納旋風的一記強力反擊。
德布西在這些樂曲中充份運用鋼琴的特性,如踏板的使用,高、低音域間的對比以及泛音的混合效果等。他的一些新嘗試,讓世人對鋼琴音響有了全新體認,所以德布西在鋼琴音樂的貢獻是可以和蕭邦媲美的。
1918年3月25日因直腸癌病逝,享年56歲。
《Debussy》Sonata For Flute, Viola And Harp 1:Pastorale
2012 德布西TOUCH巴佛傑鋼琴獨奏會 2012年將推出以鋼琴音樂為主的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音樂節,向這位今年過150歲生日的作曲大師獻上最誠摯的敬意!
德布西雖曾寫下無數雋永迷人的經典旋律,但他更有領先時代的眼光,一次次打破傳統窠臼,為音樂史寫下革命性創新,是永遠活在未來的偉大作曲家。欣賞德布西,不只是聽動人音樂,更是了解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時代變動,認識音樂創作前進發展的重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