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是一門成長課程,我們藉由愛情認識了自己的優缺點,感受了關係的美好,學會了付出,我們經由失戀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人生並不事事如你意,然後學習長大、成熟,用更寬廣的心胸對待自己與別人,學會生命帶給我們的驚喜與無常。
遇到感情挫折時,需要學習尊重對方的決定,延緩自我衝動的情緒,並且提升挫折容忍度,才能在愛情中學習成長。
分手不單單只是「失去」或「分了就分了」,應該思考你從這段情感中獲得了什麼,讓你重新透過以下的省思,得到更深刻的體驗和收穫:
自己和對方當時的互動
思考在這段感情中自己是怎樣的?對方是怎樣的?是否喜歡彼此互動而付出的感情?喜歡這樣的自己嗎?希望戀愛中的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
越自在,越親密
《當我越自在,我們越親密》的作者趙慈慧、江文賢指出:「當自己自在時,跟別人的互動也能輕鬆自在,特別是跟自己最親密的另一半,能清楚地看到而且尊重兩人的差異,不會企圖改變對方。接納對方真實的自我,並且持續跟對方互動接觸,建造愛的關係。」
性別平等的概念
思考自己是否因為性別刻板印象影響了對彼此的了解及選擇?是否更有彈性接納個人的特質?
愛不應該是理所當然
平等應該是互相尊重,而不是自己目前的情況比較需要別人的體諒,對方就勢必要聽任自己的要求,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應該的。愛情也有不如意的時候,如果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和平的溝通,也要自我反省與檢討。
愛情定義及角色期待
思考雙方對於愛情的定義是否一樣?對方對兩人角色的期待,是否和自己相同?
不同愛情風格的伴侶
不同類型的伴侶,在愛情關係中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想知道可以怎麼做嗎?
如果我的伴侶是羅曼蒂克型?
他可能會這麼想: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我想不到第二個比你長得好看的人了!
我可以:不因戀情時間久了就開始不注意外表,依舊要保持乾淨舒適,不當魚干女也不當邋遢男!
如果我的伴侶是遊戲人間型?
他可能會這麼想:愛情是自由的!在還沒進入婚姻之前,親密關係都只是個狀態,我可以有各種選擇,聽從感覺與心中的聲音最重要!
我可以:思考自己可否接受,如果無法,請明確表達,共同討論關係延續的必要條件、達成共識!
如果我的伴侶是友伴關係型?
他可能會這麼想:我們是情人,更是彼此的好朋友!我們有共同的話題、興趣,喜怒哀樂都可以毫無忌憚的分享!
我可以:時常關心對方的生活與心情,多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與經驗,因為相視而笑的相知最能讓他/她感到甜蜜!
如果我的伴侶是狂戀依附型?
他可能會這麼想:只要有美好、順利的愛情生活,在工作、學業、家人與人際關係上遇到的困難,都一定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我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專一於我、不愛我了,我要怎麼辦!
我可以:主動告知自己的行蹤,避免與異性有過多、或曖昧的互動!當你主動讓對方感到放心,對方就會因為安心而更加信任你。
如果我的伴侶是犧牲奉獻型?
他可能會這麼想:我願意為我愛的人付出所有,我願意以他的生涯作為我規劃人生的唯一考量!只要能夠讓他開心順利!
我可以:為對方的付出表達明確的感謝,敏感覺察對方的配合與付出,然後提醒對方你也希望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告訴他:互相配合、一起調整才是愛的最佳表現!
如果我的伴侶是理性現實型?
他可能會這麼想:我必須確認,確認在心靈、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經濟條件與社會條件等方面我們都彼此契合,才進入下一步,成為彼此的親密伴侶!
我可以:展現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與上進,讓對方感到安心,願意共同努力打拼,創造、然後共享一個實際的夢想並且完成!
情感的需求及定位
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一份什麼樣的感情?彼此對感情的定位一樣嗎?對方希望在感情中獲得什麼?那是自己可以給的嗎?
檢視自己,確認需求
北美著名的婚姻治療師Gary Chapman曾提出5個在親密關係裡的需求,可以問自己,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
- 自主:能夠自在地做自己,為自己做決定,不受限於其他人。
- 娛樂:經歷開心、瘋狂、刺激與新奇。
- 心靈安適:感受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 追尋意義:了解自己是誰、這輩子最想做的事等。
- 愛與被愛:想要為一個人付出,或是被他照顧、看重的感覺。
衝突時的溝通模式
思考最常因什麼事情發生爭執?有沒有更好的解決問題方式及態度?自己要改善的地方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