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中的賴瑞終於找到自然歷史博物館夜班守衛的工作。本以為看守無人的博物館很輕鬆,想不到一到晚上,展覽品不論人物動物都會復活,賴瑞除了要應付這群復活展品、躲避史前生物、更要搶救快解體的博物館……
定義
博物館驚魂夜中的自然史歷博物館其實也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自然史與科學類博物館泛指展示主題為自然科學的博物館,包含最早的自然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動物園、水族館,以及 1980 年代出現的科學中心等。這類博物館呈現的科學風貌也充分反映出當代對自然與科學知識的看法。
自然史博物館
自然史博物館,通常是對於自然世界的展示,並將重點放在自然和文化的關連。展示可以教育群眾關於恐龍、古代歷史與人類學的知識。而演化、環境議題與生物多樣性也是自然史博物館的主要領域。
自然史博物館在博物館大量成長的時期(1950以及1960年代),被認為是「防守的一方」以及「靜靜的、安詳的睡著了」。然而,由於有必要讓大眾注意到環境濫用、污染、及人口過剩的問題,自然史博物館必須重新扮演起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自然史博物館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所從事的蒐藏及研究工作,為科學知識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動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博物館開創了自然史。最近三、四十年來在研究工作上卻少有進步。博物館對促進知識進展的相對重要性已然衰退,但在知識傳播與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卻增加了。
科學類博物館
科學類博物館的主題則圍繞在科學成就、奇蹟及其歷史。為了解釋複雜的發明,科學博物館使用演示、互動節目與引發思考的媒體。有些博物館的展示主題,包括電腦、航空、鐵路博物館、物理、天文與動物。
科學博物館主要可分為兩大類-技術或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主要有關於教導物理、化學、數學基本定律的博物館,以模型、照片和其他影音輔助工具來展示並解釋如汽車、電腦等商品,或幫助觀眾瞭解物理定律、大自然的力量、及科學方法。
航太博物館便是一例,其不僅從事航空技術、空間作戰及行星科學等相關研究的中心。所搜集與照顧的是可展示之物件(太空衣、太空梭),更精確地來說,此類博物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屬於歷史博物館的範疇,是有關於過去人類活動的交通博物館。
臺灣的科學博物館
按照國際博物館協會對科學類博物館的定義,目前臺灣的公營科學類博物館以台北市立動物園、國立台北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較具知名度。
而你又有去過哪幾間自然史或科學博物館呢?
案例討論:夜宿海生館
許多的自然史與科學類博物館總是給人較為嚴肅的感覺。因此,設計出良好的親近與體驗活動,也讓吸收科普知識更為輕鬆與簡單。 為了讓大家能用不同的方式來體驗與了解海生館,並且也能吸收更豐富與多樣的海洋相關知識,海生館於是便順勢推出了「夜宿海生館」的行程。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案例有什麼巧思藏在裡面吧!
1. 展示館導覽
海生館三個展示館都有各自的展示重點,解說員會帶領大家深度認識您選定的展館,讓你了解展館模擬的生態環境其有趣的小故事。
2. 後場參觀
站在偌大的展示缸前,可能很難想像過展示缸後方,飼育人員所工作的環境是什麼樣貌?後場參觀會帶領大家一窺海洋生物的照護環境。
3. 夜間探索
夜晚的海洋蒙上了神祕面紗,日間悠游的魚群躲去哪裡休息了?在解說員的帶領之下,一起來探索夜晚海洋的生命力吧!
4. 魚我共眠
海洋生物們的夜生活,有著不同於白天的趣味。的透明隧道裡,在夜間窺視魚影穿梭,或是看著睡眼惺忪裡白鯨優雅地維持著半睡半醒。
5. 潮間帶觀察
實際造訪野外的潮間帶,觀察嚴苛的生存空間,居住在潮間帶的生命將如何應變,與解說員一同尋找它們的蹤跡,發現其有趣的生命特性。
6. 大洋池餵食
來到海生館總要看一場人與魚和諧演出的餵食解說活動,區隔一般展區活動時間,獨立時段的夜宿獨享大洋池餵食解說活動。
博物館驚魂夜?
看過《博物館驚魂夜》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讓博物館的展品復活的電影,把死氣沉沉的文物變成真的、活的生物這樣的想法不僅是參觀博物館觀眾心中不時一閃而過的想像,更是博物館自身想要達到的目標。
博物館不眠夜!
博物館把文物展覽在大眾面前就是要給民眾一個可以接觸相異歷史文化,或了解不同生態的機會。生物前面的標示牌、或是推出夜宿等推廣活動,都是為了幫人們更能想像過去或當下的情景,當人們可以看著或標本而能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圖象,博物館的展示目的也就達到了。
案例討論:博物館行銷
根據IMDB上的資料,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博物館驚魂夜》的電影上映後,當年的假日人氣竟增加了20%。
現在每一年參加屏東海生館夜宿的遊客已經超過三萬人,是其所在地車城鄉總人口數的三倍之多,還有陸客不遠千里而來,就是為了享受這台灣特有的「海生館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