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莫里斯·佩提巴(Marius Petipa, 1818-1910)是一名法裔俄羅斯芭蕾舞家暨編舞家,對十九世紀末俄國的古典芭蕾舞蹈頗具貢獻,後人尊稱為「古典芭蕾之父」。
生於馬賽,父親及弟弟都是舞蹈家,母親則是一名演員,佩提巴從小隨父親於歐洲各地巡迴演出,並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舞蹈及音樂,九歲即第一次在布魯塞爾的歌劇院登台演出。
生平簡介
1847年,佩提巴前往俄國聖彼得堡發展,擔任兩位法籍舞蹈家朱.裴洛堤(Jules Perrot, 1810-1892)及亞瑟.聖李昂(Arthur Saint-Leon, 1821-1870)的編舞助理,並在1862年編其成名舞作《法老王之女》(The Daughter of Pharaoh),證明他的編舞才能,並自1869至1903年於聖彼得堡波修瓦劇院(St. Petersburg Bolshoi Theatre)擔任藝術總監長達三十四年,大多數佩提巴的芭蕾舞名作是在此時期所編,包含50多部的芭蕾舞作及12部重演的舞碼,他豐富了俄國的舞蹈技巧與節目內容,不僅開啟俄國芭蕾黃金時代,更使得聖彼得堡取代巴黎成為世界芭蕾首都。
編舞特色簡介-音樂
佩提巴的編舞力求與音樂的高度結合,他固定合作的作曲家,包括奧地利作曲家明庫斯(Ludwig Minkus, 1826-1917) 、俄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和 俄籍作曲家葛拉茲諾夫(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 等,佩提巴會提供作曲家關於音樂的詳盡要求。
與明庫斯合作的作品包括《唐吉訶德》(Don Quixote, 1869) 及《舞姬》(La Bayadére, 1877) ;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包括《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l890) 、《胡桃鉗》(Nutcracker, l892)及《天鵝湖》(Swan Lake, l895);與葛拉茲諾夫的代表作品包括《雷夢妲》(Raymonda, 1898) 。
編舞特色簡介-舞蹈類型
佩提巴的編舞相當豐富,包括:啞劇、古典舞蹈、性格舞、半性格舞、抒情的舞蹈、戲劇性的舞蹈和幕間舞(divertissement)等等。英雄或扮演仙女精靈的舞者通常演出古典舞蹈;性格舞(character dance)則取材自民俗舞,如馬促卡(mazurka)、查爾達斯(czardas)或塔朗泰拉等(tantella),也可能為了敘述特定的職業、社會階級而設計;半性格舞(demi-character dance)則在古典舞蹈中加入性格角色的特點,用來突顯一些帶有喜劇和伶俐性格的角色。
編舞特色簡介-舞蹈類型
佩提巴確立了舞劇最後的大雙人舞(grand pas de deux)形式,包含:強調抒情敘事與持續平衡動作的慢舞(adagio),由男女首席舞者共舞;接著是男女舞者的獨舞(variation),男舞者作為輔助性角色先行退場,由女舞者急速獨舞,與先前慢舞形成強烈對比,接著女舞者退場,男舞者進場急速獨舞;最後是男女舞者再次同台演出炫技的快速舞步(coda)。
雙人舞中有效呈現許多對比性的動作,同時展現舞者的高超技巧,直到今日仍有許多編舞家沿用這樣的模式。
編舞特色簡介-劇情
在劇情部分,佩提巴的芭蕾非常十分多元,有華麗戲劇如《法老王之女》,也有喜劇如《唐吉訶德》。劇情固然是芭蕾舞劇的重要元素,但佩提巴卻更傾向透過舞蹈本身來敘事,將劇情視為表現舞蹈的媒介,提高了舞蹈的獨立性。
例如在舞劇接近尾聲時,儘管和劇情的關係甚為薄弱,他常會放入一連串幕間舞以提高娛樂性質,而導出幕間舞的方法大多是「邀請賓客參加婚禮」,或是「介紹蒞臨城堡的貴賓」等,未必和劇情有太大相關。
《唐吉訶德》
(Don quixote, 1869)
由佩提巴編舞、作曲家明庫斯譜曲,劇本改編自西班牙作家賽凡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1616)的同名小說《唐吉訶德》,原本的主人翁唐吉軻德、僕人桑丘成為配角,劇情聚焦在琪蒂(Kitris)和巴西里奧(Basilio)私奔與結婚的故事,包含序曲與三幕。
《唐吉訶德》
(Don quixote, 1869)
影片為第一幕琪蒂帶有濃濃西班牙風格的獨舞,在短短不到50秒的片段中,展現出相當高的藝術性和技巧性。包括側伸式(A La Seconde)、後彎腰的大投躍(Grand Jeté)以及朝對角線方向的連續軸轉(Pirouette)。
《唐吉訶德》
(Don quixote, 1869)
第三幕最後的婚禮場景中,眾人一起歡慶琪蒂和巴西里奧的訂婚,此段琪蒂和巴西里奧的大雙人舞(pas de deux)為本劇最著名的片段之一,包括 三十六迴旋轉和許多高難度的跳躍動作,時常被單獨演出或作為比賽的舞碼。
《胡桃鉗》(Nutcracker, l892)
以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1802-1870)改編之芭蕾舞劇本為藍本,音樂家柴科夫斯基於1891年編寫成芭蕾舞劇。原先編舞部分委託佩提巴,可惜佩提巴病倒,因此委其弟子伊瓦諾夫(Lev Ivanov, 1834-1901)依照佩提巴已設定的舞譜進行編舞,因此《胡桃鉗》可說是兩位編舞家共同完成之作,於1892年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re)首演,已成為每年聖誕節時常上演的重要劇目。
《胡桃鉗》(Nutcracker, l892)
劇中第二幕各國舞蹈的性格舞,為此劇一大特色,包含: 西班牙舞曲、阿拉伯舞曲、中國舞曲、俄羅斯舞曲、蘆笛舞曲(法國)。
影片為西班牙舞曲,又名巧克力之舞,由一男一女表演,相當輕快熱情。
中國舞曲,又名茶之舞。由一男一女頭戴三角椎帽演出, 手中拿著兩把扇子呈現陶瓷娃娃般機械式舞蹈。
《胡桃鉗》(Nutcracker, l892)
阿拉伯舞曲,又名咖啡舞,舞蹈配合緩慢的音樂,呈現炎熱沙漠地帶的慵懶及阿拉伯世界的神祕感。
《胡桃鉗》(Nutcracker, l892)
俄羅斯舞曲,又名 Trepak 舞,為俄羅斯民間舞曲。全曲呈現熱烈的氣氛,一開始即為快速度的舞蹈,最終在飛快旋轉與熱烈的狂歡中結束。
《天鵝湖》(Swan Lake, l895)
柴科夫斯基以德國作家穆賽烏斯(Johann Karl August Musäus, 1735-1787)的作品《被偷走的面紗》(The Stolen Veil)為藍本創作《天鵝湖》芭蕾音樂,於1877年由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首演,可惜首演成績不佳,直到佩提巴重新編舞,於1895年推出新版,才廣受世人喜愛。演出成功之後,許多編舞家相繼推出不同版本,但大體上以佩提巴的版本為原則進行改編。
《天鵝湖》(Swan Lake, l895)
影片為黑天鵝獨舞段落的「32揮鞭轉」(32 turning fouettes)。所謂的「揮鞭轉」,舞者一隻腳須保持定點旋轉,且腳尖移動範圍必須盡可能小,另一隻腳舉起如鞭子般揮動,十分考驗舞者的腿部力量,此段為劇中重頭戲。
《雷夢妲》(Raymonda, 1898)
由佩提巴編舞、作曲家葛拉茲諾夫(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譜曲,為佩提巴晚期的代表作。劇情描述十字軍東征期間,發生在匈牙利的愛情故事,女主角雷夢妲和男主角布里昂克服重重阻礙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由三幕四個場景組成。
《雷夢妲》(Raymonda, 1898)
影片為第三幕的「匈牙利風格壯麗古典舞蹈」(Grand Pas Classique Hongrois),為本劇最著名的片段,經常單獨演出。舞蹈內容包含佩提巴所建立的芭蕾雙人舞步以及群舞的整齊隊形,展現細膩優雅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