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一年生草本,匍匐或直立莖;羽狀複葉;腋生總狀花序,黃色蝶形花,受粉後子房迅速伸長,鑽入土中,子房在黑暗中發育成莢果;種子(花生仁)呈橢圓、圓錐等形狀,種皮有淡紅色、紅色、黃色、紫色、黑色等。
▲歷史
花生原產秘魯和巴西,在秘魯沿海地帶史前廢墟中發現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7600年前。在哥倫布遠航時期,航海家將花生莢果帶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記載花生的西班牙文為「瑪尼」(Maní),之後逐漸被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古時可能有與花生類似的植物,然而現今廣泛種植者,則為南美引進無疑。歐洲曾從中國引種花生,因此歐洲部分地區稱為「中國堅果」。剛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剛果植物志》中稱「花生是由中國傳入印度、錫蘭及馬來群島,爾後傳入非洲的。」
▲營養
花生含有水份、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A、B6、E、K、及礦物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可提供八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膽鹼、胡蘿蔔素、粗纖維等有利人體健康的物質,營養價值絕不少於牛奶、雞蛋或瘦肉。
花生的果實上,有一層紅紅的外皮,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B2及可以用來止瀉的單寧成分,所以吃花生時,搓掉外皮,實為可惜。
▲過敏
花生會引起過敏症。花生過敏的症狀包括:血壓降低、面部和喉嚨腫脹,這些都會阻礙呼吸,從而導致休克。據英國研究人員統計,在英國,每200個人當中有大約一人對花生敏感。雖然部分人只是對花生有輕度過敏反應,但是,花生也會令一些人出現過敏性休克。在英國,每年大約有10個人因為對花生的過敏反應死亡。
2005年,英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發現了花生是如何在部分人群體內引起過敏反應的機制。
▲食用禁忌
一般人以為花生是屬於燥熱、易上火的食物,其實花生本身是甘潤的,只是在炒製過程,加太多鹽分或其它香料,才使它變得燥熱。所以花生最好僅以微火烘乾或曬乾,若用生花生直接紅燒、燉煮,則功效更佳。
最值得注意的是,花生若保存不當,易發霉或導致黃麴毒素污染,吃了可能致癌,不可不慎。此外,花生含油脂特多,患有腸胃疾病或皮膚油脂分泌旺盛、易長青春痘的人,不宜大量食用。
{北港花生}
位於亞熱帶的臺灣,最適於落花生成長,舉凡沙灘、河床或其他磽瘠之沙質新開墾的農地,均可栽培。1980年代臺灣花生種植面積多達五、六萬甲,雲林縣即占其中一半,而且大多種在北港附近沿海地區,以北港為最大的集散中心。
位於嘉南雲彰平原中心的北港,農業開發較早,海陸交通發達,此處出產的花生,生仁大、油量多,靠著絡繹不絕的商旅與香客的口碑,得以行銷全臺。
近年來黑金剛花生廣受消費者喜愛,北港、元長原種植11號花生農地也逐漸改為種植黑金剛花生,雲林、嘉義等地也成了黑金剛花生的集散地。
黑金剛花生果仁中的黑紫色,種皮附含天然花青素,是營養價值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