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1 李瑮娟攝/義大利佛羅倫斯領主廣場
領主廣場又名西格諾利亞廣場,是佛羅倫斯的中心廣場。其造型呈「L」形,市政廳舊宮及其鋸齒形塔樓是廣場上的主要建築。廣場上陳列了諸多的雕塑傑作,如大衛像的複製品、科西莫一世青銅騎馬像、海神噴泉、海格力斯和凱克斯等,宛如一座壯麗的露天雕塑博物館。
圖6-2 朱雋/拉鍊.蓮池岩石/石材/臺北金山朱銘美術館藏
朱銘美術館是目前臺灣地區結合戶外景觀與雕塑藝術的展出空間中較為人所熟知的。在這裏,藝術品扮演美化空間環境的角色,而大自然的明媚風光則成了藝術品的最佳襯景。
圖6-3 阿布.新貝爾神殿/西元前十三世紀/砂岩/像高約20公尺/埃及
位在亞斯文南方280公里處,距離蘇丹相當近,分為大小兩座神殿,由古埃及著名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為自己與妻子所建。殿內的列柱及迴廊雕刻著各種代表埃及傳說的事蹟。
圖6-4 樂山大佛/唐代/岩石/佛高71公尺/四川省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像,雙手撫膝,神情肅穆;雕刻技術高超,結構比例勻稱,線條流轉順暢。其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的凌雲山上。為凌雲山臨江的整片石壁,全靠人力開鑿凹進石刻而成的坐佛像,高71公尺,頭高14.7公尺,耳長6.72公尺,鼻長5.33公尺,肩寬24 公尺,手指長8.3公尺,腳背寬9公尺、長11公尺,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
圖6-5 陳明輝/無限奔馳/2009年/金屬烤漆/1920×750公分/高雄技擊館前公共藝術作品(陳啟豪攝)
作品以運動選手間的相互競賽昇華至自我極限之挑戰的生命追尋為創作理念,以簡練的圓弧形承載運動員的身影,配合捷運站體挑高空間的圓形場域,是一件既能融合周遭環境且十分醒目的公共藝術作品。
圖6-6 袁廣鳴與晶矽族群/點子/2000年/複合媒材/燈體530×320×530公分,基座130×50×50公分/臺電試驗所大樓前庭
藝術家以燈泡造形將一般民眾對臺電最直接的聯想作巧妙之聯結,更藉由此一造形塑造出一個有趣的意象─創意、思考、新點子。
圖6-7 郭原森/大旅行時代/2001年/玻璃不鏽鋼/4390×175×190公分/臺北捷運文湖線松山機場站
在交通便捷的時代,旅行不再是困難重重的事,而是隨時可以完成的目標,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旅者,每個人的一生其實就像是一場不斷的旅行。
圖6-8 賴純純/海洋美樂地Ocean Melody/2004年/壓克力玻璃/50×7×3.5公尺/澎湖馬公機場大廳公共藝術作品
美樂地是作者夢想的仙境,並將澎湖的海洋特色元素加入創作中。一群放大的丁香魚群游過機場,象徵著澎湖的豐收與興旺。使用透明的壓克力材質創作,搭配明亮的色彩與有趣的造形,代表了澎湖自然人文、海洋島嶼的精神。
圖6-9 霍去病墓伏虎/漢代/石刻/長200公分,高84公分/陜西茂陵博物館藏
此件作品伏虎不怒自威且凶猛機警。虎的身軀基本上是借用了石塊本來的起伏變化,略加雕琢,有渾然天成的意趣。虎身捲曲的毛皮是順著石料天然的紋理,輔以線刻的斑紋加以表現。整體造形大氣磅礡,堪稱霍墓石刻群中的佳作。
圖6-10 鎮墓神獸雕刻/六朝/石灰岩/長108公分,高118公分/私人收藏
石獸以石灰岩石料整塊雕鑿而成,體積高大,生動粗獷,為六朝石刻中的經典之作。
圖6-11 兵馬俑坑/秦代/陶器/陜西省兵馬俑博物館藏
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馬俑大軍,因製作嚴謹、精良且寫實,加以面目各自不同,有千人千面之譽。
圖6-12 仕女俑/唐代/陶塑/高30公分/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藏
唐代三彩女俑多體態豐滿,身著長袖長裙,充分表現出當時對女性的審美觀點。
圖6-13 雲岡石窟中部曇曜五窟第20窟大佛/北魏/岩石/主像高約13.7公尺/山西省
氣魄最大的窟群,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20窟主像為釋迦坐像,窟前原有立壁,遼代前塌毀,使造像露天,遂稱露天大佛。此佛造像肩寬體壯,面形豐腴,深目高鼻,唇薄口閉,神情肅穆,著通肩式或偏袒右肩式袈裟,為雲岡石窟中的代表作。
圖6-14 莫高窟419窟彩塑菩薩/隋代/泥塑/諸像高約2~3公尺不等/甘肅省
亦稱敦煌彩塑。古代雕塑藝術,主要以佛陀、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佛教偶像和護法神為題材;此窟中置佛陀坐於蓮花台上,阿難、觀音、迦葉、勢至分立兩側。諸像皆體態雄健。面相飽滿,為隋代彩塑藝術代表之作。
圖6-15 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唐代/石刻/佛高17.14公尺/龍門石窟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代表唐代石刻藝術的風格。盧舍那大佛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豐腴典雅,面容秀麗,雙目寧靜向下俯視,目光正好可與朝拜者仰視的目光交接;微露笑意,形象莊嚴又不失睿智慈祥。
圖6-16 拿噴水壺的古底阿王像/西元前2200年/閃綠岩/高45公分/巴黎羅浮美術館藏
此尊王像面容肅穆,線條的雕工細膩且沉穩流暢,衣袍與肌肉質感表現也相當寫實;服飾與冠蓋上的文字及圖騰,式樣古樸典美,能讓人真切的明瞭當時的人物形象。
圖6-17 艾力克迪歐神殿/西元前415年/大理石/高580公分/雅典衛城
這是一座愛奧尼亞式神殿,祀奉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地方。神廟的女像柱是人像柱建築結構的始祖。南立面的小型柱廊用六位女性雕像作為承接柱,束胸長裙輕盈飄逸,是神廟最醒目的特色。
圖6-18 馬庫斯.奧瑞斯里紀念柱/180~192年/大理石/直徑3.8公尺,高42公尺/羅馬
古羅馬城內到處是為紀念軍事勝利而立起的石柱。此紀念柱是為紀念馬庫斯.奧瑞斯里對日耳曼人的勝利,由28塊鼓形大理石首尾相接而成,其上刻著二十周螺旋形浮雕。
圖6-19 唐那太羅/加塔美拉塔像/1447~1453年/雕像為銅質,底座為大理石/像高3.4公尺,長3.9公尺,加上底座共高7.8公尺/威尼斯帕多瓦市桑托廣場
古羅馬以後的首件騎馬紀念像,作品風格具有文藝復興時期人物面容肅穆嚴謹之特質。此作以寫實的手法將加塔美拉塔將軍大無畏的性格及精神展露無遺。
圖6-20 米開蘭基羅/大衛像/1501~1504年/大理石/佛羅倫斯學院畫廊藏
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中,米開蘭基羅無疑是中流砥柱。這尊〈大衛〉雕像相當巨大,在比例上頭部顯然大於四肢;其所要表現的是這位少年體力與精神力量的貫通,是一件以寫實為尚的雕刻作品。
圖6-21 巨人石像/石頭/智利復活節島
孤懸在東太平洋上的復活節島,遠離其他島嶼。西距皮特凱恩島1900公里,東距智利西海岸面700公里。島長22.5公里,呈三角形,面積17平方公里。少數土著居住的復活節島遍布一千多尊碩大的巨人石像;最重的可達90噸,高9.8公尺,最普通的也有二、三十噸重。
圖6-22 羅丹/地獄之門/1880~1917年/青銅/高635公分,寬400公分,深85公分/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藏(鄭元惠攝)
〈地獄之門〉為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場館大門的大型雕塑作品。羅丹創作〈地獄之門〉是受到詩人但丁《神曲》的啟發,表達了與但丁一致的人文主義思想,對人類的苦難遭遇寄予極大的同情和悲痛。羅丹以變幻的新奇雕塑手法刻劃一個社會的縮影,這些怪誕扭曲成一團的形體,是他張望當時社會之灰暗層面的寫
圖6-23 林慶祥/伸展/1996年/青銅/238×210×108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雕塑園區
將正在伸展肢體的兩個人形雕塑展示於戶外的草地上,頗有相得益彰之效。
圖6-24 陳健/編(Knitting)/1996年/金屬沖孔板/直徑7400×1400~1600公分/國道福爾摩莎公路南投段跨越橋之防護柵欄
看似隨意彎曲的曲線,事實上卻是遠方山脈與天空交會形成的天際線之形狀。透過創作者的巧思,自然與人工宛若天衣無縫般的結合。
圖6-25 劉國滄/鹿港是我家/2007年/板凳加耐後處理/板凳規格:全座長605公分,寬480公分;基座尺寸:長125公分,寬480公分、厚80公分(其中40公分埋在土裡)/彰化縣鹿港鎮
鹿港凳屋是一間由近八百張板凳所搭建成的屋子,屋內是一間老房子輪廓,象徵著鹿港人歡迎大家來鹿港作客的熱情。這是一座戲臺,曾經大家坐在板凳上看戲,希望以後大家也都能在凳屋前看戲。這也是一組觀光指標,你可以在舊市區發現一系列由板凳創作的小鹿,跟著它,你會發現鹿港的美麗風景。
圖6-26 許子力攝/嘆息橋柱頭雕刻/1600年/大理石/威尼斯
位於水都威尼斯的嘆息橋,以純白大理石打造,其橋身、柱子等都有繁複華美的浮雕紋樣或頭像裝飾。之所以稱嘆息橋,是因此橋為當時犯人被判罪後,押往刑場必經之橋,而在行刑前經常可以聽到死囚不由自主發出嘆息之聲,故而得名。
圖6-27 王秀杞/閱讀的女孩/2005年/銅/55×55×75公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雕刻家以閱讀中的女孩為題,靜置於校園中的林蔭之下,頗見悠閒之情。
圖6-28 王俊雄、鄭自才/二二八紀念碑/1995年/銅/碑高24公尺,廣場直徑寬28公尺/臺北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古耀華攝)
將金屬應用在現代雕塑中是都市化社會的藝術,並藉此讓人們探討一些被遺忘的史實。
此紀念碑底部有三個實體的菱形,上方還有兩個線框組成的菱形,從正面看去像橫躺的阿拉伯數字8,也像數學符號中的∞(無限值)。∞的下方則有走道、流水與鑄有手印的圓柱體。作者設計此碑除了有造形與事件發生日期上的暗示關係,走入其中也能感受當時受難者家屬的悲恐心情。
圖6-29 楊英風/鳳凰來儀/1991年/不銹鋼/高1200公分/臺北富邦銀行總行前庭
以不銹鋼的材質型塑鳳凰悠然展翼、自在翱翔的優美風采。此作原為臺北銀行(現整合為臺北富邦銀行)委託雕塑家製作之企業象徵雕塑,期盼藉由此一象徵祥瑞的不銹鋼鳳凰雕塑作品傳達企業不斷向上發展、突破之精神與目標。
圖6-30 董振平/騎士錄Ⅲ /1990年/青銅、鐵/臺北市立美術館前庭
以扁平狀的形式加上部分的曲度,重新詮釋雕塑作品的立體感,頗有新意。其後方造形簡練、色彩單純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建築正好成為其最佳背景。
圖6-31 亨利.摩爾/綿羊/1972年/青銅/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雕塑公園
亨利.摩爾為現代英國最重要的雕刻家,風格介於傳統和半抽象之間。〈家庭組〉題材表現的不是具體人物,而是以具體形象的幾何造形,表現象徵意義的雕像。作品傾向單純化,重視生命感,以及表達溫馨的人間親情。
圖6-32 古耀華攝/臺北市京英閣
利用現代公寓建築的前庭,融入部分傳統建築的元素,加上隨著四季變化色彩的植栽景觀,身處其中頗能讓人暫時忘卻塵囂。
圖6-33 古耀華攝/新北市板橋林家花園
建於1853年,原名板橋別墅。園邸內部裝潢華麗,木工精美。花園之亭臺樓閣精巧雅致,迴廊環繞,有「園林之勝冠臺北」的美譽。過去這個只有少數富紳所能享受的美景,現在已對外開放,只需數十元門票,便可悠遊於亭臺樓閣與園林美景之間。
圖6-34 古耀華攝/新竹市煙波飯店新館
以極為簡約的手法,將現代建築中常見的水泥、鋼材與木料相結合,並輔以水池、植物等造景,加上任由天光自然灑落的採光設計,使這一段入口長廊顯得十分雅致。
圖6-35 古耀華攝/臺北縣新莊運動公園
現代人的生活除工作之外,也十分重視休閒活動,此圖即為提供民眾休憩與活動的大型運動公園之一隅。園區內不但有球館、體育場等人為的建築設施,也有許多的自然植栽,讓至此活動的民眾在運動之外也能與自然親近並欣賞景觀設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