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馬勒(德語:Gustav Mahler,德語發音:[ˈɡʊstaf ˈmaːlɐ],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
作為作曲家,他是19世紀德奧傳統和20世紀早期的現代主義音樂之間承前啟后的橋梁。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 1860 -1911),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發展於德奧地區的指揮家、作曲家。他的創作具有特有的風格與理念,使他成為後浪漫樂派的音樂大師之一。
馬勒曾經說,交響曲對他而言即是「世界交響曲」(Weltensymphonie ),而他的世界觀,成為他作品中重要意象。我們除了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瞭解他對世界的各種看法,也可以進一步探討他的生命、死亡、悲觀、迷失、信仰、愛、自然…等觀點在音樂中的呈現。
馬勒音樂中表現出的世界觀意象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馬勒的「直觀世界」,也就是現實世界;在音樂中表現出對現實世界的悲苦、絕望、死亡、送葬與迷失等。第二類是「對觀的世界」,為大自然與幽默純真的世界,展現在音樂的鳥鳴、號角信號聲與怪誕的舞蹈中。第三類是「超越的世界」,在音樂中超越人世間的悲苦,進入一個與神同在,有著幸福與愛的世界。
馬勒第1交響曲
《D大調第一交響曲》,是古斯塔夫·馬勒的第一部交響曲作品。該作品創作於1884年到1888年之間,最初的版本被命名為“巨人”交響詩。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馬勒第2號交響曲
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又稱為復活交響曲,是古斯塔夫·馬勒完成於1888年至1894年間之交響曲作品。本曲是除了第八號交響曲外,最受歡迎且最成功的馬勒交響曲作品。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馬勒第3的產生,從馬勒親筆寫下的樂章的標題說起,這些可以顯示馬勒起初的宇宙創造之夢,以及他的宇宙形成的觀念 。
(1) 序曲;牧神清醒過來了,夏天也接著來臨了。
(2) 草原裡的花朵告訴我什麼。
(3) 森林裡的動物告訴我什麼。
(4) 人類告訴我什麼。
(5) 天使告訴我什麼。
(6) 愛(或上帝)告訴我什麼。
銘言:主啊!照顧我的傷痛!
不要讓任何人有失落之感。
「我的交響曲肯定是你們過去從未聽過的,而所有的自然都會在曲中發聲,它告訴你一個深沉的秘密,而這個秘密祇有在夢中才會呈現。」-馬勒
從1893年起,馬勒每年夏天都會到莫札特故鄉薩爾茲堡約一小時車程的史坦巴赫的亞特湖區避暑並從事創作,他租下當地旅館的五個房間,給他的家人和知音朋友蕾希娜住。
1894年,馬勒第二次來史坦巴赫度假時,才在亞特湖邊建了生平第一間作曲小屋,他一直住到1896年,這三年中他完成了三件大事。
1893年夏天他把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由「交響詩」改編成「交響曲」,並取名為「巨人」。
1894年7月25日他在此完成了前後花6年時間,才完成的第二交響曲「復活」。
1895年夏天,他完成了第三交響曲「夏日晨夢」第二到第六樂章,1896年夏天,他才正式完成第一樂章。
馬勒的交響曲,可以說都是由歌曲的體驗和歌曲的靈感所發展而來的。自從他於一八九九年寫了第一號交響曲」以後,直到他離開人世為止,一共完成了十闋交響曲(包含「大地之歌」),此外也留下了一闋未完成的交響曲(據說,在更早的初期,至少還有四闋)。在此十闋中,沒有用到聲樂的交響曲是「第一」、「第五」、「第六」、「第七」、「第九」的五闋,即使是這些沒有用到聲樂的樂曲,不是與自作的歌曲有關聯,就是將民謠風與歌曲風置於優位,充分帶有歌曲的性質。馬勒的交響曲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 ,包括第一至第四號交響曲。最初的三首交響曲完成於一八八八年後的八年間,是以歌曲旋律為骨幹寫成,這種織入歌曲主題的手法,以及對大自然的親切感,正表現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特色。隨後於一九零零年完成的第四號交響曲,雖然也運用歌曲作品的旋律,但同時也顯示了向之後第五、六、七號交響曲轉移的傾向,因此第四號交響曲宛如兩群作品的「間奏曲」。
馬勒第4號交響曲
《G大調第四交響曲》是古斯塔夫·馬勒於1899年至1901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第四樂章加入女高音獨唱。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慢板。
以龐大弦樂群舖陳的旋律,憂傷且椎心,低迴於聽者的腦海、胸口,並久久不散。
曲目
■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Symphony No.5 in C sharp minor
第一部分 Part I
.第一樂章:葬禮進行曲 I. Trauermarsch
.第二樂章:如狂風暴雨般的強烈 II. Stürmisch bewegt. Mit größter Vehemenz
第二部分 Part II
.第三樂章:詼諧曲 III. Scherzo
第三部分 Part III
.第四樂章:稍慢板 IV. Adagietto
.第五樂章:輪旋曲 V. Rondo-Finale
這首交響曲創作於1901-1902年,身兼指揮家與作曲家的馬勒,創作時間大都在暑假樂團休息的時候。
第五號交響曲有五個樂章,最有名的是第四樂章 Adagietto (小慢板 比慢板Adagio快一點) 。
義大利導演 Luchino Visconti (1906-1976) 在 1971年完成的電影 Death in Venice (魂斷威尼斯) 裡使用這個樂章為配樂,配合劇情與威尼斯的風光,深刻地感動觀眾。原著是德國作家 Thomas Mann (1875-1955)的小說。
描述一位生活嚴謹的中年作家,在威尼斯度假時,愛慕一位希臘雕像般的俊美14歲少年,一種對美感的最終追求。
(本文引用自http://blog.xuite.net/faune/piano/14298648)
馬勒第6號交響曲
《a小調第六交響曲》是古斯塔夫·馬勒於1903年至1904年所作的四樂章交響曲。此曲亦曾於1906年5月27日於德國埃森市,由作曲家本人作首演。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第二期 ,包括自一九零二年的第五號交響曲到一九零五年的第七號交響曲,全是純粹的器樂曲,彼此間有緊密的關連性。
馬勒在這些交響曲中,有時安詳地有時敏銳地洞察出人類的本質與宿命,而其中他曾於第四號交響曲中驅使的對位手法,在這些作品的運用也更為明顯。
第三期 ,包括一 斯九零七年的第八號交響曲、一九零八年的「大地之歌」、一九一零年的第九號交響曲與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特別是第八號交響曲,由於編制龐大,俗稱「千人」,與理查史特勞斯的「艾雷克特拉」、荀白克的「葛雷之歌」與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均屬於十九世紀浪漫派中規模最大的管絃樂,且激發了此後的反動浪潮。馬勒在晚年完成的三首交響曲,只有第九號是不含聲樂的器樂作品,而第八號交響曲是一首祈求聖靈降臨的頌歌,隨後的「大地之歌」又宛如馬勒的絕唱,洋溢著悲痛哀戚的音調。
其中第二、三、四號交響曲被稱為「魔法號角交響曲」。
馬勒第7號交響曲
e小調第7號交響曲由古斯塔夫·馬勒所創作,於1904年至1906年完成。本首有時又冠以「夜之歌」的標題,然而馬勒卻不甚同意此譯名,亦從曾在他的文件中表示接受這個名稱。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馬勒第8號交響曲
《降E大調第八號交響曲》是由古斯塔夫·馬勒創作,於1906年定初稿,並於1907年全面完成的交響曲。馬勒在本交響曲棄用傳統以「樂章」作為分段,但卻沿用在第二,第三交響曲中以「部份」(Part)來區分不同的主題,將樂曲分成兩個部份。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馬勒第9號交響曲
D大調第九號交響曲由古斯塔夫·馬勒於1909年至1910年間所作,此曲連同《大地之歌》,成為第十套由馬勒創作之交響曲。由於馬勒未完成第十號交響曲便已與世長辭,故此首第九號交響曲,亦是馬勒生前最後完成之交響曲。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馬勒第10號交響曲
第十號交響曲作於1910年至1911年,亦是古斯塔夫·馬勒之最後作品。因馬勒本人於創作該交響曲期間逝世,因此被視為「未完成的交響曲」。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從第一號交響曲到第十號交響曲,馬勒的創作生涯和交響曲實不能分割,隨著一支支曲子的創作與完成,曲曲樂音也撰寫著他一生的傳記。從少壯時意氣風發的生命力,經過了生死無常的洞悉與透視,直到晚年沈湎於悲觀的情懷,馬勒的每一首交響曲都傳達了他的矛盾、掙扎、不安、企盼......。
他曾在寫給朋友的信函中,透露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唯有當我被不可言喻的知覺攫住,站立在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門檻時,我才覺得有以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必要,在那個世界中,一切統合為一,無法再由時空來劃分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