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觀看專案
翻閱簡報可由下方進度欄位的左右鍵調整或是由右側欄位快速瀏覽上下頁面。
想要放大視窗吉寶也提供全螢幕瀏覽喔!
二十世紀後開始出現的電子鍵盤樂器將聲音以數位化的方式取樣,儲存於樂器中的記憶體,透過鍵盤動作發出聲音,其多樣化的功能是傳統鋼琴無法比擬的,例如多種樂器音色的選擇、自動伴奏、錄音編曲、甚至能上網下載樂曲...等。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普通高中/音樂(一)/第3課/音樂百寶箱/鍵盤樂器介紹
職業學校/音樂/第3課/音樂百寶箱/鍵盤樂器介紹
電子音樂自二十世紀開始迅速發展,並出現各種類型,例如House、Trance、Techno、Drum'n'Bass…等。二十世紀末起,電音開始在大眾活動中被使用,世界各地的年度電音盛事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吸引大批粉絲朝聖。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2章/音樂知識/西洋鍵盤樂器介紹
介紹世界知名電子音樂節:明日世界(Tomorrowland)、超世代(UMF)、電子雛菊嘉年華(EDC)。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4章/音樂知識/西洋鍵盤樂器介紹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2章
「從口袋拿出裝置,輕觸幾下就出現目的地的路線、行車時間,相關的資訊、圖片,也附註在目標旁邊。」 10年前(2006,皇家夜總會)這是這是加入MI6才能擁有的尖端科技,現在只要拿出智慧手機打開Google map,人人都有了007的專屬待遇。 這麼方便的科技就是「電子地圖」,我們來看看電子地圖的運作方法。
作者於 2016年02月26日 加入吉寶系統,喜歡他的創作就關注他吧!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電子鍵盤樂器
發聲原理
鍵盤樂器在音樂史上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傳統鍵盤樂器根據發聲原理可分為兩類:
1. 透過空氣震動發聲 例如:管風琴、手風琴 2. 透過琴弦振動發聲 例如:古鋼琴、大鍵琴、鋼琴
二十世紀後開始出現的電子鍵盤樂器則是將聲音以數位化的方式取樣,儲存於樂器中的記憶體,透過鍵盤動作發出聲音。
電子鍵盤樂器的多樣化功能是傳統鋼琴無法比擬的,例如多種樂器音色的選擇、自動伴奏、錄音編曲、甚至能上網下載樂曲...等,另外還可透過USB介面以類比或光纖輸出,利用電腦後製。
發展歷史
Telharmonium 電傳簧風琴
1897年,美籍發明家沙德烏斯‧卡希兒(Thaddeus Cahill, 1867-1934)發明第一臺電傳樂器,稱為電傳簧風琴,利用馬達和電磁圈所產生的電磁感應來發聲,只要控制馬達的轉速就可以控制音高的頻率,但因體積巨大並沒有被廣泛使用。 參考資料:http://www.wikiwand.com/zh-mo/%E9%9B%BB%E5%AD%90%E9%9F%B3%E6%A8%82
Telharmonium 電傳簧風琴介紹
Ondes Martenot 馬特諾琴
1928年,法籍大提琴家莫里斯·馬特諾(Maurice Martenot, 1898-1980)借用特雷門琴(Theremin)的一些特色,改良其難以演奏的缺點,發明出馬特諾琴,其結構包含一條拉環滑桿和多個外接喇叭單體,透過鍵盤來控制音高,並在樂器左側附上一個小盒子可以控制波型,增加不同音色變化。
參考資料:https://digilog.tw/posts/307
法國作曲家奧立佛·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在其作品《愛之交響曲》(Turangalîla-Symphonie, 1948) 當中使用馬特諾琴。
Trautonium 特勞烏特琴
1930年,德國人Friedrich Trautwein發明了混音式特勞烏特琴,後由物理學家奧斯卡‧薩拉(Oskar Sala, 1910-2002)改良成具有鍵盤與複雜的控制裝置,可奏出複調,主要用於影片配樂和音效。
參考資料: http://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361759652634/Chi
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的電影《鳥》(The Birds, 1963)當中的獨特音效即為薩拉使用混音式特勞烏特琴所製作的聲音。
德國作曲家保羅·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在其作品《為特勞烏特琴與弦樂的小協奏曲》(Concertino for Trautonium and Strings , 1931) 當中使用特勞烏特琴。
Hammond organ 哈蒙德電風琴
1935年,美國工程師洛倫斯·哈蒙德(Laurens Hammond, 1895-1973)改良當時已有的電子鍵盤樂器,並自己成立公司進行研發,製造出哈蒙德電風琴,以體積小、方便演奏的特性,逐漸取代傳統管風琴,成為家庭和教會中普及的樂器。
其架構包含兩排鍵盤和腳踏板,透過鋼製的電子迴路發聲,類似喇叭的聲音,1960年代開始成為爵士樂手和流行樂手喜愛使用的樂器之一。
Moog 穆格合成器
1964年,美國發明家羅伯特·穆格(Robert Moog, 1934-2005)製造出第一台透過電壓控制並搭配鍵盤做為控制器的合成器,並創辦了Moog Music電子樂器設備公司。
參考資料: https://ysolife.com/feature-the-world-of-electronic-music-synthesizer/
合成器能透過改變波形或是增加效果器,編輯、修飾、疊加、甚至創造出全新的音色。
影片為Google在穆格78歲冥誕當天在首頁推出的Moog合成器Doodle,透過電腦鍵盤(彈奏)跟滑鼠(轉參數)即可模擬演奏。
Moog Polymoog 穆格雙聲合成器
1975年,羅伯特·穆格(Robert Moog, 1934-2005)將電子管風琴的設計原理加入合成器中,第一個雙聲合成器誕生,也被廣泛應用在配音。
穆格雙聲合成器聲響
發展現況
近年來,許多樂器廠商如Arturia、Korg、Elektron等競相推出功能新穎的合成器,且新品幾乎都會在NAMM(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Merchants)展中亮相。 NAMM是美國最大規模的樂器產業展覽之一, 每年兩次分別在冬、夏季開展。
Arturia MiniBrute 2S
Arturia-MiniBrute 2S
Arturia於2018年推出的MiniBrute 2S著重於序列器的功能,擁有多種的序列形式,能夠讓 LFO 、封波、CV 、Gate、Pitch 等功能分開調整並且設定各自獨立的長度。
參考資料:https://digilog.tw/posts/980
Korg Prologue
Korg-Prologue
Korg於2018推出的Prologue,結合數位控制和類比發聲,另外Korg也開放Prologue 的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讓有軟體經驗的使用者能夠自行撰寫Prologue 內部的效果器和發聲功能。
參考資料:https://digilog.tw/posts/982
Elektron Digitone
Elektron-Digitone
Elektron於2018年推出的Digitone,以 FM 合成技術為基礎,並融合減法合成器的功能,製作聲音相對容易,其平實的價格和輕巧的體積更是其一大賣點。
參考資料:https://digilog.tw/posts/987
Elektron-Digitone功能介紹影片
Yamaha Montage
Yamaha的Montage結合了兩種經典的音效引擎: AWM2(高品質波形及減法合成)及FM-X(純頻率調製合成),能夠同時控制多重參數,此外,「超級旋鈕」也是其一大特色。
參考資料:https://tw.yamaha.com/zh/products/music_production/synthesizers/montage/index.html
YAMAHA官網電子鍵盤樂器介紹
https://tw.yamaha.com/zh/products/musical_instruments/keyboards/arranger_workstations/index.html
Hand Roll Piano
手捲式鋼琴
Hand Roll Piano 手捲式鋼琴
日本山野樂器於2005年發表行動式樂器-手捲式鋼琴,是全世界第一個做手捲式鋼琴的樂器商,更榮獲時代雜誌年度最佳發明獎,堪稱山野樂器的代表作。
目前較常見的手捲式鋼琴有61鍵及88鍵,特色是可以捲曲收納、方便攜帶且重量輕(約1kg),通常附有上百種音色和節奏變化,USB-MIDI輸出端則可以連接電腦進行音樂編輯,另外也有延音踏板更能夠比擬真實鋼琴,是功能相當多元的樂器。
參考資料:http://www.greenon.com.tw/yamano/
手捲式鋼琴音色展示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