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查禁內容以「描寫社會負面問題」為主,像是早期的〈街頭的流浪〉,歌詞中描述失業男子的心聲:「頭家無趁錢,轉來食家己」,發行不久便遭到司法機關取締,批評該曲:「描述偏廢的生活氣氛,飄盪在一種無以名狀的壓迫感中,充滿虛無主義、自暴自棄的想法」。
1936年,總督府成立「唱片檢閱室」,由警務機關在唱片發行前進行審查,直到1945年殖民統治結束仍繼續沿用。
戒嚴時期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首波查禁的是親日歌曲,包括日戰時的宣傳、翻唱歌曲,即使填上新詞依然被禁止,例如文夏的〈媽媽我也真勇健〉,是改編自鄧雨賢於1939 年所作的〈鄉土部隊の勇士から〉(鄉土部隊之勇士的來信)。
1949年起政府頒布戒嚴令,制定相關法規包括「動員戡亂時期懲治叛亂條例」、「檢肅匪諜條例」、「出版法施行細則」、「廣播電視法」...等,同時推行國語運動,打壓方言歌曲。
戒嚴時期
戒嚴初期,唱片發行前的審查工作主要由警備總司令部負責,查禁的方式包括:強迫改寫、禁止公開播放、禁止現場演出或全面禁止傳唱...等,依據情節輕重不同,有取締、扣押、查禁...等不同手段,重者可能因此入獄,甚至判死。
當年知名的禁歌有:〈補破網〉(1948)、〈收酒矸〉(1948)、〈杯底不可飼金魚〉(1949)、〈燒肉粽〉(1949)、〈山頂黑狗兄〉(1948)、〈媽媽請你也保重〉(1960)、〈何日君再來〉(1967)...等。
戒嚴時期
1970年代,除了控制廣播電視,還發展出「歌星證」、「演員證」等制度,同時推廣具愛國意識的淨化歌曲,例如:〈臺灣好〉、〈桃花舞春風〉、〈梅花〉...等。1979年,《美麗島雜誌》幹事邱垂貞在美麗島事件現場演唱〈望春風〉、〈補破網〉、〈雨夜花〉等曲,遭當局以「演唱臺獨歌煽動群眾」之罪名逮捕,坐牢四年半;歌手楊祖珺也因為頻繁參與社會運動被認定為問題人物,專輯發行不久即被迫下架。
解 嚴
戒嚴令直到1987 年解除,多數政治限制措施陸續放寬,但歌曲審查制度則持續到1990 年才結束。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發行新專輯《抓狂歌》,其中的〈民主阿草〉是最後一首禁歌,因歌詞寫道:「霸佔國會變把戲」、「我們的稅金都給他拿去吊點滴」...等而被查禁。
1990年後,即使政府已停止歌曲審查制度,電視臺仍持續保有自我審查機制,例如歌手黃舒駿1994年發行的〈我是誰〉和〈見怪不怪〉遭到中視編審組拒絕播放。
〈街頭的流浪〉(1934)
內容描述失業男子在街頭遊蕩,因殖民政府不贊同曲中對於社會問題的負面描繪而將其查禁,是臺灣的第一首禁歌。
〈補破網〉(1948)
歌詞描繪百廢待興的社會宛如一張「破網」,需要一針一線地縫補起來,當局認為歌詞暗示政府無能所以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因而查禁。
〈杯底毋通飼金魚〉(1949)
創作靈感來自二二八事件,希望臺灣各族群願意坐下來喝杯酒,沒有隔閡、和樂相處,歌詞中勸人乾杯、飲盡杯中酒,被視為挑起族群紛爭而遭禁。
〈燒肉粽〉(1949)
歌詞敘述青年因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沿街叫賣肉粽,由於內容涉及描寫戰後經濟蕭條、民生凋敝而被列為禁歌。
〈山頂黑狗兄〉(1957)
歌詞描述牧場少爺的快樂生活,曲風輕快歡樂。卻遭當局批評:「非常時期居然遊手好閒,在山頂唱歌」因而查禁。影片為庾澄慶翻唱版本。
〈媽媽請妳也保重〉(1958)
被警備總部以「思鄉情怯,擾亂軍心,減損士氣,阿兵哥不能想媽媽」的理由查禁。
〈熱情的沙漠〉(1947)
經典歌詞:「我的熱情/啊/好像一把火/燃燒著整個沙漠」當中的「啊~」被認為太過煽情曖昧,因而被查禁。
(1979)
歌詞中的「遠方」、「流浪」,遭批「主題意識不明、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少年身心」因而被查禁。
2018人權文化季-禁歌演唱會
台中市政府為響應4月7日言論自由日,於市民廣場舉辦禁歌演唱會,邀請歌手許富凱、安歆雲、林生祥、南方二重唱、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等,演唱多首當年禁歌,讓民眾認識臺灣禁歌,珍惜現代言論自由。
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展期為107年4月2日至107年12月16日,帶領民眾從禁歌、禁書...等面向,感受「戒嚴幽靈」如何滲透於生活各層面。
展場中設置一互動裝置,供民眾聆聽戒嚴時期的禁歌,當禁歌響起時現場就會警鈴大作、警告歌曲的思想已經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