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在紐約
資料來源:HXPRESS 音樂劇在紐約(作者:張哲榕)
故事大綱
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1755-1804)是美國的革命先烈,是華盛頓的左右手,也是獨立戰
爭後第一位財政部長,為美國建國之初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音樂劇的主題就是漢米爾頓傳奇的一生,劇中人物包含華盛頓在內的美國數任總統,圍繞著經濟市場、國際時局等宏觀視野,且對於人物的野心與矛盾有著細膩刻劃,並將漢米爾頓從小到大的經歷順暢連貫,從建國到決鬥致死,以音樂搬演人性的真實面。
推薦曲目
〈Alexander Hamilton〉
〈You'll Be Back〉
〈Yorktown〉
〈What'd I Miss〉
故事大綱
本劇之所以翻譯為《女巫前傳》,原因是它是針對著名童話《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撰寫的前傳故事:天生就是綠皮膚的艾法芭(Elphaba)是個有天份的女巫,但卻因為許多原因
而遭到嫉妒,被流放並冠上「邪惡女巫」的稱號,經歷了許多風波,失去至親妹妹的他,與相戀的費耶羅王子(Fiyero)逃離奧茲帝國,卻意外地被《綠野仙蹤》的女主角桃樂絲消滅,結束了悲慘的一生。故事的最後,費耶羅變成稻草人,和桃樂絲一起旅行,終於找到了詐死的艾法芭。
推薦曲目
〈I'm Not That Girl〉
〈Defying Gravity〉
〈As long as You're Mine〉
故事大綱
在芝加哥這座城市裡,蘿西(Roxie Hart)是個懷有明星夢的俱樂部舞者,有個憨厚的丈夫艾莫斯(Amos Hart),但她卻因為殺死了自己的外遇對象而入獄,在監獄裡結識了另一位因為殺害妹妹與丈夫而入獄的薇瑪(Velma Kelly),兩人在黑心律師比利(Billy Flynn)的協助下,成功博得了媒體的關注,最後順利出獄,然而更多更聳動的社會新聞接踵而來,很快地蘿西的事件不再新奇。最後,蘿西與薇瑪組成了團體,他們在舞臺上歡快地舞蹈著,歌聲伴隨著最合適那個時代的爵士樂。
推薦曲目
〈Overture〉
〈All That Jazz〉
〈Cell Block Tango〉
〈Tap Dance〉
〈Nowadays〉
故事大綱
主角查理(Charlie)與未婚妻本欲前往倫敦,但父親驟逝,留下了一間製鞋廠,幾經掙扎之後查理決定繼承家業,某次他無意間救了一位變裝皇后蘿拉(Lola),查里在為他修理高跟鞋時,激發了製作男性高跟靴的靈感,在過程中查理與蘿拉逐漸成為知心好友,他們共同面對彼此的過往,並攜手追求未來,卻又因為查理的固執而爭吵。最後在米蘭時尚週上,少了蘿拉幫助的查理出盡洋相,然而就在這時,蘿拉帶著眾多變裝皇后與鞋廠員工登場,所有人都穿上了kinky boots!
推薦曲目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n the World〉
〈Everybody Say Yeah〉
〈Not Father's Son〉
〈Hold Me in Your Heart〉
簡介
表演者為高德曼(Matt Goldman, 1969-)、史坦頓(Phil Stanton)以及溫克(Chris Wink, 1961-),三人是學生時期的好朋友,在1987年於紐約組成了創作樂團,他們戴著塗滿藍色油漆的頭套,身穿全黑服飾,以隨興的創意音樂作為表演的背景音樂。
特色
表演最大特色在於:三人只負責特定的打擊樂器,其他部分都是由指定樂手負責,另外,也會穿插簡單的默劇。
此劇的特色之一是表演者會與觀眾互動,例如邀請觀眾到臺上一起參與演出(利用食物或身體打擊等進行表演)、挑選觀眾到後臺進行創作(讓觀眾穿特製的衣服,並將全身淋上藍色的顏料,再將觀眾用繩索吊起後,利用顏料在白色的牆上創作),其他觀眾則利用舞臺螢幕觀看「創作」過程。演出的後半部會邀請全場觀眾一起互動,例如由後往前拉動與傳遞衛生紙。
簡介
此齣戲碼是以另類的表演方式搬演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馬克白》(Macbeth)。演出場地的前身是一棟叫做Mckittrick Hotel的飯店,所有表演就在這棟大樓中「移動式」的演出,而參與的觀眾必須戴著面具跟著演員一起移動。大部分的演員會不斷走動,每一個角落都是表演場地,每段劇情會重複演出三次,因此觀眾跟隨不同的演員拼湊故事全貌,最後會在大廳演出一次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