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百老匯」源自一條曼哈頓地區 南北向穿越時代廣場的Broadway大道直接音譯,這條大道上密布各種不同規模的劇院,形成劇院區,每天固定演出音樂劇,百老匯因此成為音樂劇 的代名詞。
發展歷史
美國在1810年興建第一間百老匯劇院"Park Theater",最初受到歐洲雜耍劇院的影響,上演歌舞秀、滑稽劇等類型的劇目,直到1850年代才興起本土化 浪潮。
1920年達到發展的巔峰,百老匯大道上的劇院多達80家;1930年受有聲電視出現及經濟蕭條的衝擊,許多劇院一度面臨倒閉的危機。1960年代起百老匯再度振興,朝商業化 、國際化發展,成為紐約文化產業重要支柱。
百老匯的觀眾中有超過2/3為遊客,其中49%是紐約以外的美國遊客,18%是外國遊客。近十年,百老匯的總票房從7.69億美元增長到13.65億美元,觀眾人數從1153萬人增長到1310萬人。
《黑鉤子》
(The Black Crook)
1866年首演,被視為美國音樂劇的開山之作,其形式受到歐洲早期雜耍劇的影響,結合芭蕾、滑稽歌曲,劇情內容為浮士德式的魔鬼傳奇,但整體尚未發展成熟。
這齣劇的產生來自一個劇院經理的突發奇想,1866年,一個巴黎芭蕾舞蹈團受邀到紐約參加演出,未料演出場地被火焚毀,於是到百老匯街上的尼布羅花園劇院(Niblo's Garden Theater)尋找場地。
劇院的經理接洽後突發奇想,要舞團在既有的舞臺劇《黑鉤子》裡擔任舞群,融入芭蕾舞元素,一舉造成轟動,連演474場,打破當時所有劇院的演出紀錄。
《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
1951年首演,由百老匯黃金搭檔羅傑斯(Richard Rodgers, 1902-1979)和漢默斯坦二世( Oscar Hammerstein II, 1895-1960)聯袂創作,劇情改編自瑪格麗特藍登( Margaret Landon, 1903-1993)的小說《安娜與暹羅王》( 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其內容展現東西方結合。此劇共獲8項東尼獎、6項奧斯卡獎,上演超過5萬場次。
《國王與我》於 1999年改編電影版《安娜與國王》( Anna and the King),由周潤發主演。
《芝加哥》
(Chicago)
1975年首演,劇情源自20年代芝加哥一起轟動的殺人奇案,音樂劇導演指出:「這是一個關於謀殺、貪婪、腐敗、暴力、剝削、炒作和背叛的真實故事。」
此劇共獲7座東尼獎、葛萊美最佳音樂劇唱片獎,已在全球近24個國家巡迴演出,踏遍261座城市,觀眾人數多達1200萬人。
《芝加哥》於2002年改編成電影版,屬於歌舞喜劇犯罪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