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者
漢唐樂府成立於1983年,由南管名家陳美娥創辦於臺北,除了規劃舞臺表演,也致力於培訓音樂演奏演唱及演藝人才,為日益式微、薪傳不易的南管界注入新血。
創立宗旨
漢唐樂府以深遂的文化精神、民族的音樂特質、古典的藝術內涵以及粹練的唱奏演技,造就沉穩優雅的清新風格。其演出形式由傳統南管古樂及典雅梨園科步淬煉出梨園樂舞,在既成的傳統架構中注入現代劇場元素,融合傳統與當代文化,實現古典與前衛並俱、「立足傳統、再造傳統」的文化理想,成功塑造具有普世美學價值觀的表演藝術新典範。
南管
南管音樂源於宋朝,最早流行於閩南地區,以福建泉州為中心,陸續有絲竹、五音、南音、郎君樂等名稱,因以弦樂為主奏樂器,又被稱為弦管。傳說閩南五位南管樂師曾奉詔入宮為康熙皇帝演奏而受封「御前清客」,因此御前清曲也是南管常用的代稱。
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管使用的樂器
在臺灣,狹義的南管是指小型室內樂,通常由五樣樂器組成,包括琵琶、三弦、洞簫、二弦、拍板,稱為「上四管」,演出歌樂時加入一位歌者,兼執拍板、擊節而歌。
廣義的南管再加上打擊樂器,包括雙鈴、響盞、木魚狗叫、四塊,外加玉噯(小嗩吶),稱為「下四管」,與上四管合稱為十音會奏。有時會以品仔(橫笛)取代洞簫。
梨園
梨園指的是有身段、劇情的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以閩南語泉州腔演唱,在臺灣被稱為南管戲、七子戲。此外也因保存大量的南戲劇目而贏得活化石之美譽,著名的《陳三五娘》即為經典梨園戲劇目。
2006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典作品與發展
1996年推出的《艷歌行》為漢唐樂府的招牌作品,接著陸續推出《儷人行》、《梨園幽夢》、《荔鏡奇緣》、《韓熙載夜宴圖》等舞作,每齣皆佳評如潮,成為國際重要藝術節、國家級劇院競相邀演之團體。2006年更與法國亞眠文化中心共同製作《洛神賦》,2007年與2008年,連續兩年受邀至北京故宮博物院相繼演出《韓熙載夜宴圖》與《洛神賦》,首開北京故宮建院588年來先例,漢唐樂府成為進入皇宮內院演出之世界唯一表演團隊。2009年再次與法國憶古樂團合作聯手編導《教坊記》。
《艷歌行》
漢唐樂府的招牌作品,於1996年推出,此劇將戲曲中敘事的部份抽離,朝抒情寫意的意境進行,利用梨園戲「十八科母」中,極具特色的手姿、腳步、身形,配合南管古樂,以漢代相和歌的演唱形態,表現出旅途滄桑、愁思牽絆的情態。
《洛神賦》
此劇為漢唐樂府於2006年與法國亞眠文化中心共同製作,據藝術總監陳美娥介紹,舞臺採用太極八卦的陰陽魚設計,和觀眾席簇成一朵盛開的蓮花,一改表演界過去舞臺和觀眾之間單調的對應關係,把觀眾納入成了演出的一部分。此外也利用現代劇場最先進的新科技媒材,在故宮宮殿前營造洛水細流、層層漣漪,以及「抽刀斷水」的畫面,營造一個如夢似幻、神光離合的天上人間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