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神社
桃園忠烈祠,是日治時代的桃園神社, 是目前台灣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本神社,也是日本本土以外唯一現存的日本神社。
位置
桃園神社位在為桃園市區東北方虎頭山(大西檜嶺山)西麓。
日治時代,從神社可遠眺西南方的桃園市區,中軸線通過有「桃園大廟」之稱的桃園景福宮。
參道沿山坡而下,可連通到桃園市中心火車站前今中正路,暗示著其庇護整個桃園地區。
建立
1934年,「一街庄一社」:台灣大多數的神社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
桃園神社於1938年6月10號落成,是日本在新竹州所建17所神社之一(新竹州即現在的桃竹苗地區)。
「桃園神社」→「桃園縣忠烈祠」
1946年,在台灣各縣市開始設置忠烈祠。在台灣大都使用各地既有的日本神社改祭祀烈士成為忠烈祠。
同年桃園神社便改稱「新竹縣忠烈祠」;1950年桃園設縣後,又改稱為「桃園縣忠烈祠」,
1972年,日本和中華民國斷交,政府發布〈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指示「日本神社應即徹底清除」,台灣各級政府、機關均大力排除日治時期殘留的日本建築物、年號、徽誌和紀念字跡。
原本使用日本神社的忠烈祠,也陸續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建築的門面,如台北圓山忠烈祠。
桃園神社保存事件
到了1985年,僅桃園神社被完整保留。當時桃園縣政府計畫拆除日本神社改建孔廟並公開競圖,由李重耀和李政隆建築師獲得入選。
李政隆建築師後來認為桃園神社的材料和作工、庭園的環境和格局,都有不凡價值和意義,呼籲政府以古蹟保存。由於許多文史工作者和學者專家的響應和熱烈推動,桃園縣政府終於同意改為耗資新台幣886萬元整修於1987年完成。
可參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桃園神社保存事件
參道(さんとう),就是前往參拜神靈的路,參拜是一種以禮敬謁、拜見的心情與意識;參拜者的心裡會充滿期待者的謙虛或罪惡者的懊悔。
桃園神社的參道,路面平坦,從正門起,貫穿整個庭園中央,直到拜殿前;由於這條參道約有一百公尺長,在上面步行能感受到世俗空間、神聖空間的過渡。
參道中有長短高低五段階梯,每一小段路串連的階梯會提升一個高度,如此波段過程中,內心也會自然產生層層升高的崇敬。
二、手水舍
手水舍(さょうずや),又稱為「水盤舍」、「淨手亭」,是信眾進入神社或寺院,參拜神靈之前漱口、洗手,表示淨身的設施或場所。
桃園神社手水舍的屋頂為「切妻造」(兩坡懸山頂式),兩側有精雕的懸魚與銅皮鬼板。「切妻造」這種建築在日本「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村落」最是有名。
三、社務所
「社務所」為具有和洋風混合之建築,日本人稱為「東沐」(齋館),原本功能是做為社務管理員(日本和尚)處理日常事務與參拜者休息、齋戒、沐浴的場所。
桃園神社社務所,整座建築是以木製為主的典型和室住宅,屋頂覆蓋黑色水泥文化瓦,基座鋪設混凝土,地面架高,左下角留有通風口。階梯外表洗石子,進門入口處設有「唐伯風」(即卷棚軒,用來阻擋雨水與污泥)。
四、銅馬
社務所門前的院地右側立有青銅製銅馬,馬腹兩側原有代表日本皇室的細緻菊花徽章鑄紋,現已磨損不見。
銅馬一旁的階梯參道駁坎表面所鋪陳的鵝卵石,是採用「一心六石」方式排列,石與石之間相互牽制以求穩固,可避免「土石流」之危害。
五、鳥居
鳥居(とりい)是外出的門。在神社建築而言,是神域和塵俗世界的分隔和相會。
鳥居以二柱立於地支撐連結橫放的笠木,有神明鳥居和明神鳥居兩種。
1986年重修神社,主事者為了要除去日本味,因此位於內殿宇之前的這座「鳥居」頂部並未依原樣復原,而改為雙十形狀。
桃園神社原有四座鳥居,現僅存一座,立於正門入口階梯上的廣場。
六、石燈籠
石燈籠(いしどうろう)的柱體有八角形、六角形、四角形;三角形也有但很罕見。
材質有許多種,包括石造、磚造、木造、銅造等。石燈籠上帶寶珠和傘,中臺置火袋,柱體下是基座;是神社參道兩旁的照明也是庭園的造景,造型寓有點燈和召喚思念的意思。
桃園神社的石燈籠,原在成功路、大有路兩旁等距離立有甚多,現在僅存神社鳥居前廣場上大型兩座,小型四座。儘管如此,這些也是後來按舊照片復古重建。
七、中門、拜殿、本殿
六世紀中葉,佛教傳入日本,同時帶入了南北朝與隋唐的建築技術與風格,影響遍及神社與宮殿;奈良時代有中國唐代建築的明顯特徵,也有日本特質的改良。
從桃園神社的中門、迴廊以及以內的拜殿、主殿,都能明顯的看到中國古典建築的特色:龐大的屋頂、迴廊和挑高的基座以及支撐龐大屋頂的斗拱。
中門
桃園神社的中門為八腳門,前後各立四根柱子,柱頭置斗拱,混凝土置柱基表面洗石子在以銅皮保護。
左右伸出迴廊用木柵圍牆分隔庭園內外,迴廊上有連子窗,並以神籬接續圈圍院地。
拜殿
中門以走道在門內的院地連接桃園神社中最大的建築——拜殿。
民眾在拜殿向主殿祭拜,拜殿現在主要是作為眾烈士牌位供奉室。
主殿是以四根木柱支撐的走廊相連在拜殿後方。
本殿
進入神殿前的8階木造階梯,寬僅17公分,無法容納人的一腳平踏,僅能容半履,因此稱為「半步梯」。此特殊的設計,是為了使人們低頭注視並謹慎掂著腳尖、進而心生敬畏。
日治時期祭祀對象
祭祀的對象主要有民間信仰及自然神道的造化三神、豐受大神、國家神道的明治天皇和北白川宮能九親王。
現在祭祀對象
供奉民族英雄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之遺像及拒清抗日先烈神主牌位。
目前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於祭祀。
忠烈祠每年 3/29 革命先烈紀念日以及 9/23 的軍人節都會舉辦春祭與秋祭,由縣長主持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