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觀看專案
翻閱簡報可由下方進度欄位的左右鍵調整或是由右側欄位快速瀏覽上下頁面。
想要放大視窗吉寶也提供全螢幕瀏覽喔!
十鼓為鼓樂藝術成立主題文創園區的創舉,不但讓工業遺產及台灣鼓樂的發揚,有了重要基地,也讓廢棄糖廠搖身一變成為文創及極限體能運動場域,更貼近民眾的生活。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文化園區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呈現,文化產業的核心內容是創意,而創意靈感的獲得往往來自於與其他同行相互接觸的刺激,在眾多的活動中特別是多樣化文化聚會地點的出現,通常能充分提供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以獲取靈感。因此,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策略通常會考慮到是否能發揮出群聚效應。
台北市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簡稱松山文創園區(原松山菸廠)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建於1937年,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1945年更名為「台灣省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1947年又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1998年停止生產,2001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並於2010年正式轉型定名「松山文創園區」。松山菸廠在戰後種植大量植栽,景觀優美,停產後已經成為台北市東區最大的綠地。除 松山文創園區,松山菸廠舊址目前還有臺北文創大樓及興建中的台北大巨蛋,與松山文創園區分屬不同管理單位;且臺北文創大樓為BOT模式獨立經營,不屬於松山文創園區營運範圍,兩者亦互不隸屬。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稱台中文創園區),佔地5.6公頃,1914年創立的民營「赤司製酒場」為此區最初前身,1947年後為台中酒廠。2002年文建會接收後即定位為文創園區。園區內的日治時期歷史建築及製油機具設備,是目前全台灣各酒廠工業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前身為「台北酒廠」,為臺灣台北市市定古蹟。在1999年後,成為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的藝術展覽、音樂表演等文化活動場地。此外,園區內也有多間餐廳、店舖、藝廊等商業設施。
作者於 2016年03月14日 加入吉寶系統,喜歡他的創作就關注他吧!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十」代表鼓棒的交疊, 並象徵著十方力量的匯集。
關於仁糖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位於台南市郊處,占地約7.5 公頃 ,共有22 座日據時代所建築之舊倉庫。2005 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規劃,以活化閒置空間的概念,將昔日台灣糖業公司仁德車路墘糖廠,融入十鼓獨創之台灣特色鼓樂,使已被賦予百年歷史的糖廠風華重現,化身為亞洲第一座鼓樂主題國際藝術村。
起
仁德糖廠的前身可追溯至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1909年(明治42年)10月開始籌建的車路墘製糖所。該會社由三井財閥創立,可說是臺灣新式製糖業的始祖,而在日治末期時臺灣製糖甚至掌握了臺灣曾文溪以南所有的製糖所與原料區。在日治時代,工廠日壓榨量約為1,500公噸,最高可達2100噸。
承
二次大戰之後,車路墘製糖所由臺灣糖業公司接收,改稱車路墘糖廠。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廠區雖未直接受到盟機轟炸,但間接影響設備失修及蔗作廢耕,製糖設備雖尚完整,但廠房等設備乃屬殘破不堪,尤其蔗園荒蕪、原料生產失調更為嚴重。民國92年7月關廠併入善化糖廠,93年9月則改由台南區處接管。
糖廠於2003年停工後,原有的辦公大樓及辦公室由台灣糖業公司量販事業部、休閒遊憩事業部與台南區處等單位共用,十鼓擊樂團承租閒置場域成立十鼓文化村(十鼓仁糖文創園區), 2007 年元月一日起常態開放。
合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與奇美博物館、保安車站、虎山農場、台南都會公園連結成為仁德文化園區,同時成為南台灣的藝文新地標 。十鼓為鼓樂藝術成立主題文創園區的創舉,不但讓台灣鼓樂的發揚,有了重要基地,也讓文化的薪傳,更貼近民眾的生活。
園區規劃
十鼓文創園區內有簡介館、鼓博館、擊鼓體驗教室、十鼓蔬苑 ( 餐廳 ) 、視聽館 ( 約可容 250 人 ) 、夢糖劇場 (約可容1000 人)、水槽劇場 ( 戶外劇場約可容 1500 人 )、極速煙囪滑梯(5層樓6秒)、森林呼吸步道、十鼓祈福館、空中步道、製糖工廠等主題設施。 園區的創設不僅讓工業遺產及台灣鼓樂得以發揚,也讓廢棄糖廠搖身一變成為文創及極限體能運動場域,更貼近民眾的生活。
仁德糖廠煙囪
這是一座白煙不再冉冉而升的糖廠煙囪,挺直至今70年,一為全、全為一,一豎點燃老舊煙囪,鐘鼓鼕鼕上雲霄、祈福聲聲至天際,煙囪走過的歷史,陪伴十鼓的夢想,並為台灣本土文化資產留下見證。
糖蜜三連罐
這三座糖蜜罐分別為民國30年、50年,及72年建造而成,經十鼓改造後成為車路墘文史館、糖的體驗館及鼓波咖啡館。而第一罐糖蜜罐頂層保有原來風貌,另二、三罐開天為八卦及圓滿,象徵道家及佛教的生活禪意。
車路墘文史館
前身為圓形鋼鐵建製糖蜜儲存槽,因其為糖蜜三連罐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故將百年製糖廠之沿革佈展陳列,利用鋼鐵工業建築風與參訪動線融合,而四周散放著古老照片為新舊的歲用見證,讓舊建物有了新舞台。
兒童體驗館
為約1961年代臺灣糖業公司所改建之儲存槽。不同於日人所監造在架構上於糖蜜槽中心設立柱子,將其特色強化並設立一座約7米高之旋轉滑梯,與親子間與老空間互動的幸福空間。
夢糖工廠
2012年起,十鼓籌拍「加油!男孩」電影,以此為場景,用以守護這面臨拆除的老糖廠。廠內有壓榨機、加熱器、過濾機、沉殿槽、蒸發罐、結晶罐、分蜜機,乾燥箱等製糖工業遺產。
夢糖劇場
建立於五重壓榨機上的夢幻劇場,利用透明強化玻璃讓民眾可一覽工廠全貌,搭配時而柔美時而激昂的擊鼓聲,視覺與聽覺的極致饗宴將帶著觀者進入歷史、工業、人文與藝術交織的璀璨旅程。
室內中型劇場
該劇場原先為台糖之砂糖倉庫,全館可容納700人座位。 經園區規劃後,現作為一處風雨無阻之中型劇場使用。場內低音共鳴佳,為鼓樂劇場之最佳音場。
水槽劇場
早期的水槽劇場是一座大型的冷卻槽,是用來將工廠熱水冷卻排放使用。在十鼓巧思後,嘗試將這座廢棄的水槽改為一座水槽劇場。
鼓博館
以東亞鼓樂為主題,展示台灣、中國、韓國、日本的傳統鼓樂器。諸如,罕見的單皮巨鼓、三角形的幾何鼓,以及屬於台灣本土鼓樂精神的勇士排鼓。
擊鼓體驗教室
擊鼓體驗教室準備數十面小鼓,讓民眾可以現學現賣,體驗繫鼓樂趣,讓來到園區的觀眾都可以體驗成為十鼓達人的樂趣。
也有不定期的戶外課程
煙囪滑梯
以煙囪的概念為發想的主要理念,並將糖廠中蔗渣儲存室為主題,創造出13.5公尺高約五層樓的極限滑梯。滑梯主要步道是由糖廠原有的鍋爐貓道作為搭配,使新穎的設備中也帶有復古懷舊的神祕氣息。
天空步道
此空中步道因盤繞著一顆百年大榕樹,且貫串三罐大糖蜜罐而得名。全長349公尺。依製糖流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設計為玻璃光雕五行蜜橋。
園區照片
「因為天籟難求,所以創造了這裡。」
擊打你的想法!
1. 有人說:「越在地化,就越國際化」,你認同這番敘述嗎?從十鼓文創園區的案例,你覺得他們的特色在哪裡?跟其他種類的文創園區(如華山、松菸、駁二文創)又有甚麼不同?
2. 請上網搜尋「定目劇」,這類型表演的定義是什麼?國外有沒有類似形式的表演呢?如果臺灣要發展定目劇,你覺得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什麼(如表演的主題、場地與行銷策略等……)?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