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
釉下彩就是在已燒或未經素燒的素坯上,以色料或化妝土加以彩繪圖案,然後在其上噴一層透明釉,再以高溫燒成,稱之釉下彩。
20世紀40年代以前,景德鎮又稱釉下彩為「裡繪」。
釉下彩的燒成溫度一般在1200℃至1250℃左右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所以釉下彩的著色劑需要足夠的耐火性,以適應高溫的煅燒。現代工業生產的釉下彩器物往往需要1400℃的高溫。
釉下彩的歷史在中國由來已久,根據目前考古所知,釉下彩最早出現於唐朝。
圖:發現於印尼勿里洞島,唐代沈船出水的長沙窯釉下彩瓷碟,在海底歷經千年而毫無腐蝕變色。
中國的釉下彩以青花和青花釉裡紅最知名,青花是以含有氧化鈷的釉繪上紋飾,然後上一層透明釉,再以約1300℃的高溫燒成的一種彩繪。
而青花釉裡紅和青花在裝飾的方式與工藝的製作上幾乎沒有區別,唯一不同的是釉裡紅以氧化銅作為發色劑,燒製出來後所呈現的顏色是紅色。
青花瓷
是源於中國、遍行世界的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
廣義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藍花的陶器、石胎瓷和瓷器。由中國青花起源,影響到其他地區,如臺夫特藍陶。
狹義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鎮窯產品為標準器,要滿足如下特徵:
- 胎體要完全瓷化,呈現純白的半透明狀,即青花必須首先是瓷器。
- 藍色的紋樣要由含鈷顏料發色。
- 外罩透明釉,即青花必須是釉下彩。
- 最終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
臺夫特陶器,又稱臺夫特藍陶、臺夫特藍瓷,是一種陶器。最早出產於荷蘭南荷蘭省臺夫特,在16世紀後開始製造,因受中國青花瓷影響,顏色以青白花為主。
青花釉裡紅
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把青花與釉裡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是元代景德鎮陶瓷藝人的一項創造性成就。釉裡紅顏料只有塗布達到一定厚度才能呈紅色,而且一旦呈色,顏色都比較濃,因此它不能產生顏色深淺的層次變化。青花的呈色,類似於水墨畫,隨著顏料塗布厚度的變化,可以產生由淡到濃的各種顏色效果。因此,青花彌補了釉裡紅呈色層次變化的不足,而釉裡紅則豐富了青花瓷的色彩。
青花釉里紅瓷倉,又稱紅釉堆塑樓閣式倉,是元代瓷器珍品,造型別致,屬於隨葬明器,這種樓閣式瓷倉且有明確紀年的樣式,迄今僅此一件。1974年出土於江西省景德鎮,1979年9月,豐城縣文化館在江西省文物商店協助下徵集得到,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釉下彩發展至今,有用色料製成貼紙,直接貼在坯體上,然後噴上透明釉,再以高溫燒成之技術,以應付某些商品量產之需求。在鶯歌許多製作馬克杯之廠商都是運用這種技術,以機器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釉上彩
在已經燒成的坯體上彩繪圖案,然後以較低溫度燒成,稱為釉上彩。
相對於被稱為「裡繪」的釉下彩,釉上彩在景德鎮被稱為「表繪」。
釉上彩瓷是明清彩繪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在製作上,釉上彩是先經過高溫(1150℃以上)燒瓷,接著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用低溫(700~900℃)燒製成的瓷器。
釉上彩的種類有五彩(硬彩)、鬥彩(又叫逗彩、豆彩、填彩)、琺瑯彩、粉彩(軟彩)、廣彩、浮彩……等。
釉上五彩
釉上五彩瓷是以高溫燒成白瓷,然後繪上紅、黃、藍、綠、紫等多顏色的圖像,再在彩爐中以低溫燒成。
在明代,有以紅綠黃三色為主的純粹五彩瓷,以及與釉下青花結合的青花五彩。後者占了大多數,盛行於嘉靖萬曆年間,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瓷器上的藍色在當時只能用青花的藍色表現。青花五彩通常圖案花紋濃密,色彩鮮豔。是嘉靖萬曆時期主要的官窯彩瓷。
清代康熙年間,釉上五彩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面向:
- 釉上藍彩的發明,使純粹的釉上五彩取代青花五彩成為主流。
- 較精細、高質量的白瓷呈現的乳濁色澤更能充分表現色彩。
- 此時的燒成技術掌握較好,不會因溫度過高使色彩流動,或過低使光線不足。康熙五彩以平塗方法填彩,色彩鮮豔,被稱為「硬彩」。
鬥彩
鬥彩又稱「豆彩」「逗彩」「填彩」
,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彩色瓷器裝飾工藝,也用來指代施用這種工藝的瓷器。
製作方法是先在素坯上用青花勾勒圖案的輪廓,再上一層透明釉燒成,然後在其上加上彩繪拼鬥完成圖案,之後再以較低溫燒成。
明代宣德年間被視為鬥彩的萌發期。西藏薩迦寺藏有明宣宗御賜的「青花五彩蓮池鴛鴦紋碗」(現藏西藏博物館),所繪的鴛鴦就已經結合了青花與五彩技法,可以視為鬥彩的前身。
明代並無「鬥彩」之名,凡是釉上彩瓷均稱作「五彩」。由於當時還不能生產釉上藍色,凡是出現藍色的地方一定要依靠青花,所以明人並不重視釉上、釉下彩色同時出現的效果。
清代發明釉上藍色,因而可以生產完全不依賴青花的純粹釉上五彩瓷器,從此把鬥彩單列一類。成書於雍正的《南窯筆記》記載:「青料畫其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即可稱為鬥彩。
琺瑯彩
琺瑯彩是創始於清代康熙年間的高貴宮廷用瓷,盛行於雍正、乾隆年間。在清宮檔案中,區別已有的金屬琺瑯器而被稱為「瓷胎畫琺瑯」。它是以硼作為熔劑(含硼是琺瑯彩與五彩、粉彩的不同處之一),以砷作為乳濁濟的低溫玻璃彩料燒製而成。
琺瑯彩是先由景德鎮燒製白瓷胎,再運至北京皇城的內務府造辦處加彩繪製,底部有年號書款,如「康熙御製」「雍正年製」「乾隆年製」等。康熙時期,主要是在內壁施釉、外壁無釉的瓷胎(反瓷)上彩繪花卉,再由低溫燒成。由於彩料較厚,有堆料凸起的感覺,增加色彩的立體感。
康熙時期的風格主要模仿銅胎畫琺瑯,尚處於初創階段。到了雍正時,則是在潔白精緻的白瓷上彩繪,題材增加,且搭配書法題詩,在題詩前後有抹紅色的印章,是結合畫、書、詩、印的藝術品。乾隆時代,除了雍正時期傳承下來的風格外,還增加了有西洋的畫法與主題。
除此之外,景德鎮督陶官唐英開創新技法—「錦上添花」,即在有彩色花紋的色地上繪製花卉等圖案。受到乾隆的喜愛,「錦上添花」在乾隆的彩瓷中被大量使用。
琺瑯彩的製作與西方技藝的傳入有顯著的關係,硼和砷都不是中國的色料,一些特殊的琺瑯彩料如金紅顏料被認為極可能受歐洲配方製法的啟發,並不是中國自行發展出的彩料。雍正時期因製作琺瑯器的數量增加,才開始有自製的琺瑯彩料。
琺瑯彩因為製作難度較高,生產量並不大,多為清宮所藏,傳世品也較少。
粉彩
琺瑯彩技術的引入對粉彩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金紅彩料與砷白彩料的應用。粉彩初創於清代康熙時期,是釉上彩的新品種。
粉彩是由氧化鉛、氧化硅和氧化砷三者混合的配方,由於釉中的三氧化二砷在鉛釉中會發生白色半透明的乳濁作用,使色彩中有如加了白粉的效果,所以稱為粉彩,亦有人稱為軟彩。
粉彩的製作方法,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勒出圖案輪廓,然後填上一層玻璃白作為底色。玻璃白是由氧化鉛、氧化矽和氧化砷所組成的不透明白色料。接著再將彩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上,然後用筆將顏色渲染出濃淡深淺的顏色變化,渲染技法的成功有賴於新的油性介質。
粉彩在雍正與乾隆二朝成為釉上彩的主流,在裝飾圖案上,雍正時期主要以花卉為主,但也有人物故事、動物與山水畫等;乾隆時期的粉彩則較趨於裝飾繁複,淡雅的感覺不如雍正時期。
廣彩
廣義而言是指在廣州燒製的彩繪瓷器,其製作目的與前述的彩瓷有很大不同,主要是為了外銷至國外。不過其製作過程基本上相同。景德鎮製造的素瓷運到廣州後,加以彩繪,再經低溫烘燒而成。始於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期,直到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都在外銷瓷上佔有一席之地。
狹義的「廣彩」指的是「廣州織金彩瓷」。不過金彩的使用在最初較少,康雍時期的色彩以紅、綠為主,基本上與景德鎮釉上彩瓷的風格差別不大,金彩只用於器沿或描繪錦地。嘉慶以後才大量使用金彩。同時,受到廣州地區民間藝術與西方外來藝術的影響,色彩增多,開始仿照西洋畫法,題材也擴大,包括洋畫複製與歐洲神話場景。事實上,廣彩就是為了滿足外銷市場而產生的,為了滿足外商訂貨的需求與喜好,常常就是直接仿照外商提供的版畫、紋章製作。廣彩吸收中國傳統的技藝與仿照西洋的表現手法,相對於其他同時代的釉上彩,形成獨特的風格。
浮彩
浮彩是鶯歌的廠商所研發出來的一種釉上彩。它是將彩繪的釉料堆積至約一公分厚度,使其有浮雕般的立體效果,但突出的彩繪圖案又比雕刻圓滑,故稱之為浮彩。
「浮彩」研製過程倍感艱辛,因釉的本身於窯燒至熔點時變為液狀,依水往低處流的原理彩繪部分應會流失。廠商突破傳統研究方法,歷經無數次失敗累積終有成果,創新了我國彩繪陶瓷的新境界,所創的「陶瓷器浮彩製法」更榮獲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核發31226號專利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