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是重大的發明,考古學家常常利用陶器探討各史前文化間的關係,同時也是人類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用品,本專案旨在介紹原住民族文化中常見的陶製品。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概述臺灣原住民各族的音樂形式、特色與唱法。
臺灣的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民族,南島語系民族的起源,傳統多認為來自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約6000年前到達臺灣,並從5000年前開始,依序往四周擴散。
泰雅族的文化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10章/音樂知識/原住民樂器介紹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4章/音樂知識/臺灣原住民音樂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陶器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是重大的發明,考古學家常常利用陶器探討各史前文化間的關係,同時也是人類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用品,本專案旨在介紹原住民族文化中常見的陶製品。
臺灣原住民族陶製品介紹
陶器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是一項重大的發明。考古學家常常利用陶器的各種特徵探討各個史前文化間的關係,同時,他們也證實陶器是人類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用品,在烹煮、儲存、祭祀、陪葬、裝飾、娛樂等等活動中,陶器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功用。
製糖工具
臺灣糖業的興起,始於17世紀荷蘭時代,荷人大規模推廣蔗糖生產,並從中國引進耕種與製糖技術,之後數百年間,傳統漢人製糖技術蓬勃發展,成為臺灣代表性傳統經濟產業之一。南科園區道爺南遺址所發現的四連灶遺構、糖漏、漏罐、打火石,與製糖業之糖廍關係密切,是臺灣歷史時期考古上的首次發現。其他南科地點所發現的石車(蔗車)、硤蔗座盤木構件、糖漏、漏罐等物,同樣屬臺灣傳統製糖技術之重要文物。
紅褐色泥質陶罐
大坌坑文化的陶器主要有三種質地,不同質地的陶器在器型、紋飾上也有差異:
第一類為暗褐色夾砂陶,羼和料常見高比例的石英,部分另見有貝屑及火成岩屑,此一類陶器是本文化最典型的類型,不見於同時代的其他地區,而由其羼和料中含有火成岩成分來看,其原料可能包含來自澎湖地區。大坌坑陶器器型主要為罐,口沿短矮,主要見有兩類器型:球體圜底罐以及折肩角轉平底罐;器體通常自頸折以下通體飾繩紋,部分在頸折下方另施加一圈貝印紋,口緣內側偶見直條紅彩。
第二類為紅褐色泥質陶,常抹上一層光滑的陶衣,器型包括有罐、瓶、缽、豆、蓋等:罐形多鼓腹圜底罐,體部最寬處偏在上方;口緣及肩折上方多以彩繪及刻劃裝飾,肩折以下則仍飾以繩紋;豆形器則由帶有水平口緣的盆及帶有長條鏤孔的圈足組合構成,盆體多飾繩紋,常見肩折。蓋則多呈矮淺的覆盆狀,上方則附加圈把,以便提取,紋飾見有貝印紋、捺刮紋等。
第三類則為淡褐色泥質陶,陶土中偶見富鐵土團,出土數量較少。器型主要為鼓腹罐或釜形罐或通體或肩折下飾繩紋,少見施加劃紋者。
在遺址出土的各類器型中,豆形器、圈把蓋、彩繪等要素可能皆是受到來自中國大陸史前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而對臺灣造成影響的年代可能早在5000年前或更早即已逐漸形成。
灰黑色陶瓶
大湖文化的陶器與前一階段牛稠子文化的工藝表現差異極為明顯。陶容器以夾砂或泥質灰黑陶為主,早期除了灰黑陶之外也有紅褐色陶。早期的灰黑陶以盆、罐、缽為主,常帶有篦劃紋、篦刺紋;到了晚期則幾乎以素面灰黑陶卵體瓶為主。晚期出土陶質遺物除了陶容器還有紡輪、網墜、陶環、陶珠等。陶容器有罐、缽、盆、杯、瓶、豆等器型,質地有泥質陶及夾細砂陶,大部分為素面,部帶有曲折波浪狀蓖劃紋。網墜與紡輪以黑色為主,但是也有少數為紅色,裝飾用的陶環則多為紅色。
紅褐色夾砂帶鈕陶罐
蔦松文化所出土之陶容器,無論質地、器型都產生巨大的變;容積較大的陶容器並不多見,以中小型矮短口之陶罐及陶瓶,及帶孔缽等器型為主;陶容器多具有與繫繩的裝置;例如:罐形器的器腹中段多帶有四個鈕,每一鈕為單孔,且底部為矮圈足者亦帶四直孔與腹部的鈕孔相對稱;缽形器多帶一組單孔或一組雙孔;瓶形器多為喇叭口束頸,以便於頸部繞繩。再者,陶容器器壁厚度趨厚,少見薄壁陶容器;底部則少見圜底,多為平底。整體來說,蔦松文化的陶容器因應著整個生計方式與技術的變化而趨向可攜性、耐用性與利於放置等特徵;此外,蔦松文化的陶容器中少見紋飾,多為紅褐色素面抹泥或磨光。
紅褐色陶支腳
與陶容器相關的還有陶支腳的出現。陶支腳為支撐陶容器烹煮食物時,藉由三件支腳所構成的鼎立狀態來支撐陶容器,並與火源間保持適當距離。陶支腳造型底座較寬而厚重,自底座向上延伸微向一側彎曲而漸漸變窄,至頂端處略為下折,形成一支撐面,平整底部與較低重心使陶支腳能穩當站立。
紅褐色夾砂陶甕(甕棺)
陶容器的器型主要有罐、瓶、豆、缽(盆)、甕,以及作為覆蓋用的陶蓋,其中以大甕棺最具特色,非有相當的製作和塑燒技術難以完成。古代以甕、罐一類陶器作葬具的墓葬形式。多見於史前時代,常用來埋葬幼兒。
陶質管狀網墜
日常生活上陶紡輪的使用讓我們知道大湖文化人對紡織技術的掌握較前期提高。陶紡輪同時見有夾砂與泥質者,用於編織、捻繩等用途,器形相當一致,呈算珠形;網墜的外觀為圓筒狀,用於漁撈。大湖文化遺址沒有發現石網墜,僅見陶網墜,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和問題。藉由墓葬隨葬品的差異現象,可以顯示出大湖文化社會有著因性別而進行不同活動的分工現象。
陶環
蔦松時期文化之陶環樣式多屬素面泥質,偶見有紋飾,以紅褐色系的出土數量較多,斷面為圓形或卵圓形,於墓葬出土時多穿戴於前臂、手腕一帶,生活場域中亦多有出土應為經常穿戴之飾品。此外亦見有黑色陶環,與數量較少的排環。
人面陶偶
人面陶塑為蔦松文化的另一特色,而蔦松人在於立體捏塑上表現有相當成熟的工藝技術;尤其在五官造型的立體感以及表情神韻的搭配,非常具體地掌握了陶偶製作者巧思的意境。在捏塑技術表現上,最為明顯的是鼻樑與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孔的位置。
陶杯
(上)卑南遺址文物,橙紅色小陶杯,質地為夾細砂,長6.883公分,寬6.67公分,厚4.514公分。底緣略有缺損,圓形內底明顯向下深陷,可見小石英粒之摻合料。
(下)卑南遺址文物,褐色夾砂小陶杯,質地為泥質,長3.67公分,寬4.959公分,厚2.801公分。唇沿口及底緣略有缺損,杯口內斂,圓形內底。
小陶罐
(上)卑南遺址文物,小型陶罐,褐色夾砂陶,長6.038公分,寬4.6公分,厚6.519公分。口緣處有一完整豎把。頸折處可見數道劃紋。
(下)卑南遺址文物,小型陶罐,質地為泥質,長6.67公分,寬5.146公分,厚3.728公分。口部與一完整之橋狀豎把相連,器壁至底部最大。器表經修整而平整光滑,陶衣略有剝落。
陶紡輪
紡輪是捻線的工具。紡輪使用時,在圓心孔上插入一隻細竹棒,組合成紡錘;將幾條細麻扭成一股後,纏繞於紡錘棒上,一手提拉紡錘,一手抽放麻絲,經過紡錘的拉轉,才能將麻絲拉緊,紡成織布用的線絲。
(上)卑南遺址文物,雙錐形陶紡輪,橙紅色夾砂陶,長4公分,寬3.98公分,厚1.75公分。器表略有缺損。素面無紋飾。
(下)卑南遺址文物,蕈形陶紡輪,褐色夾砂陶,長4.138公分,寬4.087公分,厚3.158公分。周緣略有缺損。素面無紋飾。
陶環
卑南遺址文物,五併聯陶環,長4.455公分,寬3.18公分,厚0.493公分。橙紅色夾細砂陶,殘存一小節。由五條併聯,粗細不一。
陶偶
(上)卑南遺址文物,犬型陶偶,橙紅色夾砂陶,長6.617公分,寬3.552公分,厚2.551公分。頭部帶長鼻吻,背部圓拱,足部及尾部殘斷。體部通體帶刺點紋飾。
(下)卑南遺址文物,獸形陶偶,橙紅色夾砂陶,長7.69公分,寬4.158公分,厚4.137公分。背部圓拱,可見足部,尾部殘斷。
在沒有陶器以前,人們烹煮食物的方法相當簡單,有的人把食物放在石頭堆砌的石坑上烤,有的則用黏土塗在竹編的器具上煮,有的甚至是放在鋪著獸皮的土坑裏燒。經過漫長的歲月,人類的祖先漸漸了解土、水與火之間的特性,並累積智慧,形成知識與技術,將黏土捏塑成各種的器具與形狀,製作出各式各樣的陶器。
臺灣史前陶器製作
臺灣史前陶器的質地,主要可分為泥質陶與夾砂陶兩類。所謂「夾砂陶」,是史前人在製陶時,有時會在黏土之中,故意掺入適當比例的砂粒;若不加羼和料,純粹以黏土製造的就是「泥質陶」。現代的陶藝家,有時也會在黏土中加入砂子或熟料(將燒過的陶土打成粉末),目的是要改變黏土的質感,形成比較粗糙的表面效果。臺灣史前人的作法雖然相似,但用意卻不一樣。原來以原始的方法燒陶,溫度雖然不高,但卻很難控制,陶坯各部位經常受熱不均,容易因為膨脹速率不一而破裂,而且器身強度較差,大小也受到限制;夾砂陶器雖然比較粗糙,但不容易燒破,器身強度較高,可以做成較大的容器。此外,由於夾砂陶比較耐燒,所以具有烹煮功能的陶容器,例如陶鍋或陶甗,大部分以夾砂陶製成;而例如盛裝食物的陶缽、陶豆、陶杯、陶壺,裝飾用的陶環、陶珠,以泥質陶製成的就比較多。
由於各地地質環境不同,砂粒的成分也就大不相同。被史前人用作陶土羼和料的砂子,常見的成分有石英顆粒、板岩屑、砂岩屑、長石、雲母等,而砂粒的大小與形狀也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海邊或河流下游的遺址,陶土中摻的砂顆粒很細;而高山地區的史前遺址,可能無法取得較理想的黏土與砂,陶器羼和料的直徑,甚至會大到2–5公厘,看來簡直像是洗石子牆面,粗糙得令人難以置信。
從陶器上留下的痕跡,可知臺灣史前人製作陶容器,不用陶車拉坯,完全以手製成,主要是以捏塑法及泥條盤築法成形,然後以手持扁圓形的鵝卵石墊在容器內側,以木拍連續拍打陶坯外表,使器壁平整、均勻而緊密,有時也藉此拍出紋飾。因此在史前陶罐內面,常可觀察到許多凹窩,是石托的印痕;此外,也常有手指捏塑或修整留下的痕跡。圈足、把手、穿鼻、陶鈕等附加部位,都是單獨揑塑完成,再黏到器身上去。
陶坯製好之後,必須先在陰涼處,晾到完全乾燥才可以燒。燒陶不築陶窯,至少考古學者從未在臺灣發現過確定的史前陶窯。根據民族誌資料,阿美族與達悟族都採用露天平地堆燒法。阿美族是將稻草與茅草層層疊放,成為半球形,陶坯則埋在草堆中央,最後將草堆表面以粗糠覆蓋,引火時全面點燃。達悟族則是用木柴一層一層堆成井字形,把陶坯放在中央,上面覆蓋木柴及茅草,四周斜靠樹枝,然後從上端點燃茅草,讓火焰由上而下燒烤泥坯。臺灣史前時代的燒陶方法,大致上應該與上述方法差不多。
製陶步驟二:成形
把泥條盤起來,再用手捏塑出陶器的外型。
製陶步驟一:和泥
把從小河岸採來的黏土,滲入細沙均勻混和。
製陶步驟四:修整
細部修整或加上裝飾花紋。
製陶步驟三:拍打
用木頭拍打陶坯裡面,用石頭托墊,使陶器表面平整或拍出花紋。
製陶步驟六:燒製
在陶坯四周堆放木柴到草露天燒製。
(引用自劉克竑、李瑾倫《瑄瑄學考古》)
製陶步驟五:陰乾
將整好的陶坯放在陰涼的地方慢慢晾乾。
原住民族中至今仍保有製陶傳統的族群,雖僅有阿美與達悟兩族,但是文獻記載中曾經擁有製陶技術的族群至少包括布農族與鄒族;而北部平埔族群的凱達格蘭與噶瑪蘭族也曾留下使用陶器的紀錄;南部的排灣與魯凱兩族,過去亦曾擁有製陶的技術,其祖傳的古陶壺則被視為代表貴族身分與財富的聖物。從臺灣各地史前遺址所出土大量且型制多樣的陶器來看,陶製品曾經在臺灣早期原住民族生活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只是隨著諸如鐵器與塑膠等替代品的普及,原住民族的陶器文化才在20世紀逐漸式微。
原住民族傳統所使用的陶器,一般多為燒製火候不高的軟陶。製陶的方法,各族雖略有出入,但大體上多以捏塑法(Moulding)製作陶坯,再以墊拍修整並陰乾後進行燒製,燒製時不築窯而在地上架柴燒陶。
製陶在原住民族傳統社會中,雖很少出現專業的陶匠,但卻有明顯而嚴格的性別分工。在阿美族與鄒族中製陶是女性專屬的工作,而在達悟族及布農族中,製陶的工作卻是只有成年男子才能擔任。
不只區分性別,各族製作陶器多半有固定的時節,同時在過程中亦需遵守相關的禁忌與禮儀。因此,從臺灣原住民族陶製品中,我們不只看到族群如何以工藝技術滿足生活中的需要,同時也可以得見社會的價值如何反映在技術工藝的實踐。
阿美族
阿美族利用泥土製作陶器的歷史相當悠久,大部分都是素陶,沒有外表上的再加工,製好的陶器主要用於裝液體物品或者煮食。傳統製陶是婦女的工作,男性族人並不參與。在製陶的過程要先採泥,土質已具黏性,含沙較少較細的較好,黏土採集回來之後,須經過去除雜質的工作,先用手去除雜質,再將黏土放在蓆(或大型竹籩中)上進行搗泥,用木杵反覆搗均勻。
開始製作陶器時,準備需用的泥,即開始塑型,接下來用竹片拍打的方式拍打成形,陰乾後進行燒製時,陶坯完成之後以野外燒製的方式,利用稻桿、菅草等乾草枯枝做燃料,將採集的乾草枯枝疊架成堆,陶坯放置堆上,其上放置乾草枯枝,再覆蓋穀殼,即可點火。精心製作的陶坯經過烈火淬鍊後,呈赭紅色的陶器,然後要燜燒24小時後,一個完美的陶器才可以取出。野燒是製陶中最重要的部分,太熱或濕度太高,都會造成瑕疵品,所以這個階段需要很高的技巧,為祈求燒成的陶器不會龜裂,製陶者在點火前,先環繞柴堆用手作勢,狀如趕出惡魔,同時口中念念有詞,如此做兩次,即行點火,火點燃後,又同樣再做一次。阿美族所製作出來的陶器,多有日常用品(飯鍋、陶甗、蓋鍋、水壺)、祭器以及農具等三種用途。
此件陶甑為黑褐色手製陶器,高36公分,寬28公分,形若葫蘆,為煮食工具的一種。製作時將兩隻飯鍋疊起,上方的鍋底即成為甑中央的隔板,將甑體分為上下兩腹,再以樹枝等工具在隔板穿上小孔,直徑約0.9公分,共17個;上腹兩側裝有兩個方柱形的提把,方便使用者持拿。使用陶甑時,先將水經由小孔倒入下層,於隔板上鋪上芋頭葉並將欲烹調的食材置於葉上,直接放到灶上加熱,下層煮水沸騰所製造的蒸汽會透過小孔上昇將食物蒸熟。
此種陶甑專門用來蒸米類的食物。一般來說,阿美族的陶製品多半與日常生活相關。米食對阿美族人的生活非常重要,除了是每天必備的主食之外,糯米製品更是儀式時的必備品。舉行大小儀式前,必須準備糯米、糯米糕、米酒與檳榔來告知祖靈,祈求保護與協助,由此可知陶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能與米食相當。
這兩件陶器為阿美族的祭器,近代祭器的製作技術已衰微,故部落裡已少見。阿美族祭器依名稱可分為dewas和tsiukan。前者較粗厚,為男性持有,後者較細薄,為女性持有。dewas是傳統阿美族巫師舉行祭儀所使用的陶製祭器之一,最常見於有關“maratau”(男神)的各種祭祀。從前阿美族男子成年時,家人會為他準備一只這樣的小陶杯,每逢慶典儀式,便以此杯斟酒祭灑,祭告祖先。這種信仰習俗自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已停止,小陶杯也很難再見到。阿美族婦女製陶時,會同時製作各種不同的器皿,這類的祭器一定先做,再做其他生活用的陶器。
此陶瓶長10公分,寬10公分,高46公分。瓶身套以籐編提繩,方便攜帶。
陶器製作工序
1.採土
以花蓮縣來說,陶土土質最佳的區域應該是位於太巴塱(光復鄉)地區,出產屬於灰暗色土質,顆粒較細含沙量少,而豐濱鄉的陶土質則較差,但唯有豐濱村附近的土質還算不錯。豐濱鄉的靜浦、港口部落的多屬黃土質,雖然可以用來製陶,但顆粒較粗,含沙量高,雜質也比較多。不過,雖說豐濱鄉的土質不及其他區域,但是從考古人員所挖掘出來陶片的數量來看,此地區的製陶風氣極為興盛,也代表處理的過程中,花費更多的時間。
2.練土
採土及練土的工作極為辛苦,因為採土的搬運費力費時,練土的時候必須反覆的搥打、挑除雜質更是耗費時間,且製陶師又皆為女性,所以通常為一群製陶師集體工作,展現出阿美族的團隊精神。
(1)傳統練土法:土採回來後,必須先挑除雜質後反覆搥打加水,搥打至黏度適中,通常以彎曲時保持黏性而不斷裂為原則,斷裂代表太乾,不能夠用來製陶。
(2)改良式練土法:由於傳統的練土方式極為耗費人力,所以慢慢發展出先將採回來的原料土曬乾,再將土磨碎,用篩子篩出雜質備用,等要使用的時候加水搥打即可。
陶土的提煉決定了日後製作及燒陶的基礎,所篩選出來的土質越精細,雜質越少,代表將來在製作陶器以及燒陶的時候,成功的機率就越大。也因為練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阿美族人在提煉陶土之前,都會以米酒來祈求祖先及祖靈的保佑。
3.篩選土塊
有經驗的阿美族陶藝師,會在製作陶器之前,先將提煉好的陶土分成塊狀,甚至會精準的拿捏將要製作的陶器需要多少的土量,可以說是靠經驗的累積,一般人是很難馬上學會的。大型的陶器所需要的土非常的多,也非常不容易拿捏準確,可見這個階段的難度。
4.恰到好處的拍打
阿美族的傳統製陶方法與現代製陶方法並不同,現代的製陶主要以手拉坯、模型或是條狀塑形為主,而阿美族則是利用拍打的方式將粗坯逐步拍打成形。製陶師依照容器的需求大小先將練好的土塊分塊後,會將分好的土塊搓成圓形,接下來用手在中間捏出凹槽,才開始慢慢的用拍子拍打成形,要注意的是,拍打的時候,必須用所蒐集的鵝卵石襯托出內部弧度,而且在拍打力量的掌控方面,也是非常高明的技巧,太用力或是太輕,都不會製作出漂亮的外型。
5.最後的修飾
除了常用的拍打方式之外,阿美族人用來祭拜祖先祖靈用的祭杯(里娃斯)則是用手捏的方式為主,拍打為輔助,慢慢的把形狀塑造出來。最後的修飾工作,便是利用竹刀將壺或杯口多餘的陶土修整平齊,即為陶器的半成品。當阿美族的婦女在製作陶器的時候,小孩子除了可以在旁邊學習之外,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些玩偶。當然,阿美族的婦女們也會順便幫小孩子做一些這樣子的玩具。
陶器的種類
阿美陶甚為著名,除了復原出製陶過程,製出的陶器也有各種類型,燒製種類大抵有古楞、阿都莫、達多羅難、里娃斯、改幸、紡織或捕魚用的錘、比幸:
1.古楞
日常用來煮飯的工具,壺底平,壺腹大,壺口沒有唇,兩側有扭狀的壺把,就像和尚的圓缽一般,只是多了兩個手把。是非常實用的器具。
2.阿都莫
日常用來盛水及裝米的用具,壺底要小,壺腹大,壺口有外翻的唇,外側有類似耳朵的壺把,方便使用的人搬運或是移動。通常製作阿都莫的方式和古楞相同,只是在最後的階段,必須用工具將壺口外翻成向外的形狀,另外壺把也和古楞不同,屬於環狀的把,是比較特殊的兩個地方。
3.達多羅難
日常用來蒸糯米的用具,是由兩個古楞的陶坯所組成,先將兩個古楞的陶坯做好,再放大約一到兩天,等到稍微硬的時候,再進行接合的工作,接合以後中間還必須用工具刺穿許多的小洞。使用時在下層加水,上層放上糯米,以蒸汽來蒸熟糯米,製作阿美族的美食糯米飯。
4.里娃斯
里娃斯的形狀主要是由三個幾何圖形所組成的三層式,上層為倒三角,中層為菱形,下層為三角形。阿美族人對於祖先以及自然萬物是非常的尊敬與崇拜的,經常會對它們進行祭拜的動作,而里娃斯就是在進行祭拜的時候的道具,並不能作為一般喝水或是喝酒的工具,屬於宗教性的用具。
5.改幸
日常生活中的陶碗,形狀與現今的碗差不多,是阿美族用來吃飯喝堂的用具,功能與現在的碗相同。
6.紡織或捕魚用
阿美族人用來編織的紡錘或是漁網下方所用的重錘。
7.比幸
阿美族婦女在製作陶器時順便為孩子所作的陶偶,以圓形臉譜為主,有的時候,也由小朋友自己製作。
該件阿美陶共有8件,為近代阿美族人重拾製陶技藝所製作的陶器,形制上有公杯(折肩圈足酒器)、母杯(圈足酒器)、酒瓶、陶鍋、陶碗。
該米甕以陶製作,上方有木蓋,為早期阿美族人為盛裝食用白米或小米之器皿。
阿利客(Alik)工作室
位於吉拉雅山山腳下的阿美族部落,因該地緣盛產文殊蘭,故以此植物的名稱作為部落名「砝貢FaKong」,又稱貓公、豐濱部落;貓公部落,背山面海,距離花蓮市區約50公里。1987年,由當時任職豐濱國小的林碧霞主任,率領了莊阿妹、汪玉女、陳絹緞、莊相馬、林秀英、林珠菊、吳碧雲、鍾秋香、張瑞蘭、林秀香等婦女,重新拾回舊時手法,從採土、篩土、練土、製作陶坯、進而燒陶等技法都完全比照老祖先的智慧結晶,當代的成品與百年前的作品並無顯著的差異(見下頁圖)。
為了保留這項難能可貴之技藝,Kulas於隔年成立了阿利客工作室,並於2011年成立阿美族傳統製陶館,毅然決然背負傳承阿美製陶傳統技藝的重責大任。
「Kulas是形容用阿美族傳統彎刀割稻的聲音,有強壯、高大、很會打獵的意思,這也是父母對我的期待。但成年後的我並沒有上山打獵,1994年才回到故鄉成立阿利客工作室,組織部落工藝純熟的年長婦女,包括自己的母親莊阿妹,用最傳統的工具、最虔誠的心境以及最繁複的古法,傳承這項消失超過一甲子的阿美陶,讓所有的晚輩、漢民族,都有機會重新認識阿美族祖先的文化與智慧。」
Kulas表示,二十多年的路始終如一,持續推廣阿美陶的傳統文化與維護他每一道原始的古法,堅持技藝中最精萃且無可輕易被取代的特色,並不會因為被登錄為國家文化資產後而有所改變。
目前阿利客工作室所製作與展示的阿美陶都是非賣的商品,只想將阿美族最好的東西介紹給所有朋友,透過阿美陶作為時光隧道,能深刻的體會到祖先的智慧與文化。
達悟族
當飛魚季結束,天氣進入涼爽的十月也就進入了達悟族人的製陶月,達悟人認為這個時候是製作陶器的最好時間。製陶是男性的專長,其步驟為採土、搗土、和坯、捏製、燒窯等。通常達悟人會上山挖掘陶土打成泥漿然後做成品模型及加工,接著用木頭造窯架、慢慢燒製陶器。等木架燒光後再將陶器移往他處風乾冷卻,就大功告成了。
製造陶器的技術可以分為圍泥條法以及模製法二大類。圍泥條法主要是製作罐形器具之用,捏製完成後將其陰乾後再露天燒製;模製法主要是製作碗形器具之用,同樣是捏製完成後將其陰乾後再露天燒製。而其製作出的陶具多半呈橙褐色,用剩後多餘的陶土則可捏製成形狀樸拙的小陶偶。
至於陶器的種類則分有土器、土偶二大類。土器指的是陶罐、陶碗以及陶甕等。
製陶的時機多半在每年浪濤洶湧無法出海捕魚的秋天,利用閒暇時間來製作。而製陶的禁忌最主要的有:
1.造陶器時,不可與人爭吵、打架,否則土器很快就會打破。
2.取陶土時,女子在旁不可動土,否則土器易碎。
3.燒陶土時,不可中途去大便,否則土器易破。
而採土時,通常不會去他社的採土地,採土地是屬於社內公有的財產,同村的人都可以自由採集,他社族人並無此一權利。達悟人日常使用的器具中部分係陶器,如陶鍋、陶壼、陶罐等,此外,達悟族的玩具中也有陶製的人像、山羊、小雞、魚、船等,同時他們也常模擬捏製生活周遭的百態,如跳舞、相撲、祭典等。
陶壺,高26公分,直徑28公分,重量3800公克。瓶身有同心圓和幾何圖樣組成之圖形圍繞。
鄒族
鄒族的陶器有類似缽狀用來炊飯的鍋,以及用於烹煮菜肉及盛裝小米酒供祭的陶壺。製作陶器的工具包括了木模、兩塊大小不一的圓石和石盤,沒有拍板。陶鍋的製法採取模製法,是將泥團置於木模上製成坯。陶壺是從搓揉好的泥團,從中掏出泥土使其成為一個中空體,然後再以手捏、圓石輔器沿著中空體的內外壁,進行壓磨,逐漸將其擴大成為壺身的器形,鍋和壺的粗坯都是利用圓石和水磨勻,使其光滑。而根據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1907年進行鄒族田野調查時,只有兩人會製作陶器,目前已無人知曉製陶的技術。
凱達格蘭族
製陶是新石器時代人類重要而必備的生活技術。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大量陶片及少數精美的陶製容器,可推測當時凱達格蘭人是採取露天的燒製法。在出土遺物中,有厚達4、5公分的陶片,從厚度、弧度來看,都可能是用來煉鐵的大陶缸。
噶瑪蘭族
淇武蘭遺址中所出現的陶製品,最具代表性的是陶罐、陶煙斗,陶罐出土相當大量,是噶瑪蘭族主要的生活食器,用途包括炊煮、貯裝,形制相當統一,幾乎全是侈口鼓腹圜底的陶罐,罐身上裝飾有幾何拍印的紋樣。生活食器除了陶罐之外,還有陶甑出土,陶甑是由兩個罐形器相疊製作而成,外表看似葫蘆形狀,在上層的底部並有十數個小孔。由出土陶罐可以發現,器身相當薄而且細緻,紋飾的裝飾方式以拍印跟壓印兩種最常見,紋飾種類常見的有8種,其他較為特殊的紋飾也有55種之多,而常見豐富的紋飾包括有平行紋、折線紋、方格紋、複菱形紋、波浪紋、編織紋等等,也有一些像海浪、魚鱗、漣漪、漩渦,或者以自然為主題如花、草之類的各式各樣紋飾,非常多種。噶瑪蘭族的陶器最大的特點在於器身薄且紋飾豐富。
根據伊能嘉矩在1897年於宜蘭平埔蕃的口述記錄顯示,噶瑪蘭族製作陶器的過程大致如下:在當地附近山邊採土,加上水後,推揉成扁平圓狀的土塊,另外製作與陶罐同形狀的木頭模子,將揉好土塊至於模子上推開並包裹,接著使用木片磨製使其表面光滑,晾乾後,便放進堆好的枯草中燃燒,最後剩下燒製完成的陶罐,器身上的紋飾則在木片上先行刻好紋樣再壓印於器身上,單純線條則以削尖的樹枝刻畫。遺址出土的煙斗數量非常多,約有300件,陶煙斗占其中最多數,紋飾也非常豐富多樣,以幾何紋飾為大宗,多採取刻劃或捏塑方式做出紋樣。
排灣族
排灣族物質文化中有所謂的三珍寶,即陶壺、琉璃珠及青銅刀三樣。
原住民部落的原始製陶方法,以木柴覆蓋堆放燃燒,將陶製品放在柴薪中央,因為是野外作業所以沒有留下任何燒陶的遺址。
相傳亙古的排灣,百步蛇在陶壼裏孵了一個蛋,陶壼放置祖靈柱旁,東方的第一道陽光,每天由石板屋上的天窗,直射祖靈柱及陶壼,受太陽光的照射,陶壼漸漸長大,猶如媽媽懷胎十月,終於分製,誕生了一名男嬰。(奇怪的是,必須由村落裏的兩位勇士家撫養,吃飯時在一名勇士家,睡覺時卻要到另一名勇士家,族人視他為寶。)長大後,被族人尊稱為"Mamazangilan"(部落領袖之意)。因此,百步蛇、陶壼、太陽都是部落領袖之象徵。通常陶壺為頭目貴族所珍藏,數量的多寡與好壞,象徵頭目家族的財富與地位。在排灣族傳統社會裡僅僅只有貴族才可擁有陶壺,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今的陶壺已非貴族的專利了。
陶壺依其功能可分為三類:
1.純粹祭祀用的祭壺,內常藏有琉璃珠或祭品。
2.作為聘禮的陶壺,其外常有浮貼或陰刻紋樣為裝飾。
3.放置糧食、種子、醃肉、盛水或釀酒用的陶壺。
以前二類作為祭祀或者是聘禮用的陶壺價值較高,因而以"Reretan"尊稱,但其中又以沒有任何紋飾的圓形陶壺的價值最高,只有核心貴族有珍藏。
陶壺與甕的地位不同,甕僅是用來裝成物品的器具,並無其他意義。婚嫁時男方需送給女方陶壺,此習俗目前仍然存在。
部落巫師所使用的占卜壺。
扁圓形的棕褐色陶壺。器表光澤,質地細緻,有四條刻畫的盤蛇花紋,蛇頭部為浮型,蛇身為陰刻,沒有其他的附屬花紋;口部略有缺損,壺身大致完整無缺,有深褐色的班點頗多。
典型無紋飾的罐形器。器表雖光滑,無紋飾,但也遍布刷痕,甚而夾雜著砂粒。其特徵是大折口、圓肩、鼓腹、無圈足;因成型時拍打力道不勻,故胎壁厚薄不一,極易龜裂或穿孔。此例顯然在肩部有穿孔後,為修補起見,有用漢人的鑽孔法並附鐵片修補的痕跡。觀其器表色澤橙、褐不一,是為燒製時火候控制不佳所致。
關於古陶壺的來源,現今仍不清楚,因製造技術已不見於族人口傳中。族人在談及陶壺時,都會提及發現陶壺、十月太陽及頭目祖先誕生三者串連而成的故事,頗富神話色彩。時值1982年,排灣族藝術家巫瑪斯遵循古法重現了陶壺,並將此古技藝傳授給撒古流。巫瑪斯指出,後來撒古流對古陶壺進一步進行田調,並將陶壺歸納為三種:一是公壺;二是母壺;三是陰陽壺,集合公壺與母壺的特徵。
根據撒古流的說法,早期的陶壺是沒有任何紋飾的圓形壺,進而演變成帶有簡單太陽紋飾的圓形平底壺,而後產生了蛇紋的菱形壺,演變到近代,則為可以裝飾多樣的同心紋飾。陶壺上的紋飾各具代表意義,「山」代表女子,「雲」代表男子,「菱形」代表海洋,「圓點」代表陸地,其中以「陰陽壺」最為尊貴,族人稱之為「磊勒丹」(DeDedan),平時擺放在頭目家中柱的兩旁,是家中最神聖的地方,外人不可以隨意觸摸,它同時也是頭目家族聯姻時重要的聘禮。
此陶壺口部及器身均有破損,圈足全部脫落,花紋可分三段,最外一環為陰刻的鋸齒形花紋,鋸齒之內有不規則之凹點印紋;中為一環浮塑的不整齊弧狀波浪紋,連接於一浮塑圓圈上,弧狀波浪及圓圈上,又施以斜線印紋,內環則為三排梯形方格紋,上狹下寬向四面展開成輻射狀,每隔一方格,又加亂點之印點。
陶壺的分類
1.公壺
壺上的紋樣常見有蛇紋、太陽紋和人形紋。百步蛇之圖像,代表男性之器官。
此淺褐色的公壺,體積較一般菱形壺稍大,表面較普通圓形壺光澤,有若干磨損傷痕,花紋為典型的黏附或浮塑的寫實蛇形,排列成環口部相對的四對,頭部內向相並,尾部外向相對,蛇身有象徵蛇背的菱形花紋,施工精細;短頸敞口,口沿均有小缺損,但無損於口部形狀。
2.母壺
壺上的紋樣為太陽紋,特點在於壺上有一顆顆乳丁狀突起物,代表女性器官,乳狀凸出,凹入點則在壺中央且有耳。
此菱形花紋的母壺,口部和底部上下狹小,腹部膨大。在口沿邊上亦有圓圈印紋,最外一圜具孔丁狀突起之小圓點,最內又加兩圜帶心圓圈印紋。全壺保全良好,僅口沿稍有損傷,壺面光澤,質地細緻。
3.陰陽壺
同時具有公壺與母壺的特徵,即百步蛇紋和乳丁狀凸出物。
此陶壺呈斜肩、垂腹、圓底,壺身飾有排灣族之圖騰百步蛇堆紋,在壺口內緣以及壺頸外側堆紋上另排列乳丁狀的突起堆飾,自下方乳丁堆紋以下至百步蛇半身之處,並列菱形幾何紋、刺點紋以及圈點紋,是排灣族陶壺中相當尊貴的一種,只有頭目或部分世家、貴族才能擁有,屬於排灣族所稱之「陰陽壺」。
陶壺下方底座部分呈圓形,因為無法直接立於桌上,所以常於下方放一捲曲籐圈或麻圈,來安穩的放置陶壺!
排灣流傳陶壺的故事說法除了上述與貴族誕生之外,對於陶壺上面的紋飾的說法不一而足,比如百步蛇紋飾有者認為是象徵兩條蛇守護壺中的「兩顆琉璃神珠」,有則指出百步蛇是排灣族的「守護神」。其他常見的陶壺紋飾是太陽紋飾,代表者太陽和陶壺曾孕育貴族的祖先,但這一款形制的陶壺,只配用於二級以下貴族婚姻之聘禮,大頭目(核心貴族)婚姻所使用作為聘禮的陶壺,就是最貴重的無紋陶壺,據說這類無紋陶壺質地超簿,其口貼近耳邊可聽到清脆的流水聲,宛若臨行在無邊的深谷之中。
撒古流.巴瓦瓦隆
(Sakuliu Pavavalung)
撒古流.巴瓦瓦隆生長於屏東排灣族達瓦蘭部落,出自工藝家族Pulima世家,從青少年時期便對於自身族群的歷史深感興趣,亦開始從耆老們的記憶找尋。為了延續逐漸凋零的部落文化,長年投入部落田調,以圖文並茂的手稿作系統性的蒐集、描繪與整理。他也是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指標性藝術家,作品形式多元,舉凡繪畫、雕塑、建築及裝置等皆為其所擅長。撒古流將自己放在思想啟蒙的位置上,也因此影響了許多優秀的藝文創作者。
峨格.馬帝靈(Oko Matilin)
峨格.馬帝靈是排灣族裏具使命感的藝術家,為了藝術創作的自由,拒絕日本公司的高薪誘惑,如同許多原住民族藝術家為了理想不在乎物質生活,「用自已的手豎起自信和榮耀,不管做得好壞,只要你付出,機會永遠等著你。」峨格自信地說。他的作品含括鐵雕、木雕、陶藝、繪畫、服飾、琉璃珠,尤其是多樣的生活藝品。
峨格帶領部落原住民族工藝者一起在部落築夢,讓創作者的種子發芽展枝,帶動部落的文化產業,相繼成立「峨格手藝工作室」、「築夢工作坊」,以排灣族傳統文物「陶壺」作為創作的工坊,傳統陶壺的設計與紋樣,就是排灣族宇宙觀的縮影,像是壺頸上的環象徵著宇宙,而壺身上的紋路,則象徵著萬物的不同階層的人與動物,所以一個陶壺等於就是一個世界。目前工作室交由子女經營,第二代回到部落後,承襲父親的藝術天分與創作,將新穎的元素加上傳統的圖騰,製作出特別的咖啡杯盤組;在陶器的燒製下,不上釉色的部分則刻上圖騰,杯子呈現新舊融合,看得出年輕一代想要創新但又不失傳統的心意。
拉夫拉斯.馬帝靈
(Lavuras Matilin)
拉夫拉斯.馬帝靈出生於1980年後期,是屏東三地門(地摩兒)排灣族的新銳當代裝置藝術家,出身工藝世家,自小在父親峨格.馬帝靈薰陶下熟習木雕創作,以其原住民族生活背景,透過觀察與生活對話,以裝置藝術的概念,運用漂流木,結合金屬與陶土,訴說部落離鄉遊子心情及對未來的徬徨。
拉夫拉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的「地磨兒青年移動學校」,以「學習是自由,沒有拘束的」為概念,鼓勵大家把部落當學校,老人家的家是教室,山林也是教室,只要有文化傳承的地方都是值得用心學習的教室。不定期舉辦課程,帶著部落小朋友,認識與傳承部落傳統。
魯凱族
陶壺廣見於魯凱族與排灣族的社會中,這種形式獨特的陶壺製作技術早已失傳,因它是祖先流傳下來的,所以被族人視為無價之寶。而且陶壺是貴族、英雄、望族家的標幟之一,象徵著名分與權利。因此,大多數有價值及各種類型的陶壺都在大頭目手中。
陶壺被視為族人傳家之寶,也是魯凱族貴族家中的重要結婚聘禮之一,除作婚聘物外,決不隨意贈送給別人。陶壺另外一種用途是頭目間相訪,相互承認彼此有對等名分時,必須舉行「觸摸陶壺之禮」。
陶壺的造型有菱形、圓形及花瓶形,有的則有突起的乳丁與把手。陶壺在壺面表面浮雕上的傳統圖紋,包括有百步蛇紋形、人形紋、太陽紋、圓圈形紋及三角形紋等。魯凱族數種陶壺中,其中以壺肩有重圓紋或蛇行紋者最為重要。根據其外形的樣式及表面的花紋分類,一般學者將陶壺共分為7個等級。其中1-4等級較為高貴,屬於貴族所有,通常上端有浮雕百步蛇或人像紋。而5-7等級為一般平民百姓所擁有,其上沒有浮雕與圖飾。
陶壺,直徑10公分,高26公分,重量2500公克。瓶口到瓶身有裂紋,瓶口有小花裝飾刻紋,另有螺旋圈圈及鋸齒雕刻圍繞在瓶身。
資料來源:
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
卑南遺址國際學術資料網
台灣陶藝聚落 Taiwan Clay Art Tribes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
花蓮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
如何以台灣文化資產法維護碩果僅存的原住民傳統製陶
中時電子報 CTnews - 真道理性 真愛臺灣 - Chinatimes.com
流動的歷史軌跡與收藏的平埔記憶─噶瑪蘭與凱達格蘭
典藏台灣 Taiwan Digitalarchives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臺灣陶瓷數位博物館
撒古流‧巴瓦瓦隆 | Pulima Link
產業故事 | 台灣好基金會
排灣陶的藝術家~峨格.馬諦靈(陶作品集) - YouTube
拉夫拉斯.馬帝靈 秋之憩 一趟旅程 2015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展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