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音樂與科技的相遇
1877年愛迪生發明以錫箔滾筒為記錄載體的留聲機,讓聲音可以被記錄並複製再生,不必親臨現場才能欣賞音樂演出,從此改變了人們聆賞音樂的方式。1888年貝林納發明5吋圓盤式唱片,並加以改良成為78轉7吋蟲膠唱片,奠定當代唱片的基礎。1901年至1903年間,10吋與12吋蟲膠唱片相繼問世,隨著尺寸的加大,錄音時間也加長。1948年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開發12吋的33又1/3轉密紋黑膠唱片,雙面播放時間將近50分鐘,建立現代唱片的標準規格。
音樂儲存媒介演進所帶來的影響
在LP黑膠唱片問世前,78轉蟲膠唱片一面僅能播放一首歌,大約3到4分鐘的長度,雙面播放總長度也不過將近9分鐘,有限的容量也影響了流行歌曲的創作不超過5分鐘的原則。LP黑膠唱片問世後,單面可播放長度約25分鐘,雙面將近50分鐘的容量,讓音樂錄製與販售的成本大為降低,也使唱片公司藉低成本高容量的優勢,打破音樂聆賞僅存在於上流社會的侷限,擴大了音樂聆賞範圍到社會一般階層。另一方面,二次大戰後磁帶錄音剪輯技術的成熟,提高唱片母帶的品質,使得唱片音質提升,讓黑膠唱片成為二次大戰後主流的音樂儲存媒介。
與LP黑膠唱片大約同時期的卡式錄音帶,則藉著它體積小,容易攜帶的特性,成為唱片公司另一個推升音樂銷售的利器,唱片產業也藉著LP黑膠唱片與卡式錄音帶的出現,迅速發展擴大規模,成為音樂傳播不可或缺的力量。以臺灣為例,1962到1980年間,登記立案的唱片公司數曾高達300家以上,便可了解黑膠唱片與卡式錄音帶所帶動的唱片市場榮景。
知識補給站 音樂儲存媒介的演進
音樂儲存媒介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經歷各式的改良與變革。
1963年,飛利浦公司的卡式錄音帶問世,其體積小、容易攜帶的特性,成為70-90年代廣受歡迎的聲音儲存媒介。
1982年,飛利浦與新力公司合作發表雷射唱片,音樂透過光學讀寫執行數位化的儲存與播放,逐漸取代類比方式的黑膠唱片與卡帶,進入數位化時代。
1989年,德國工程師布蘭登堡發表MP3編碼技術,將74分鐘的雷射唱片,從700MB容量壓縮至69MB,藉著高度發展的網路科技迅速傳播,成為數位音樂的標準格式。
1982年雷射唱片的問世,使得唱片製作從類比錄音逐漸轉為數位錄音,數位化的錄音剪輯,讓母帶即使經過多次處理也不會降低品質或失真,唱片後製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1989年MP3編碼的發明,改變了音樂傳播的方式,從雷射唱片實體的音樂儲存媒介,轉換到網際網路上,雖然影響了實體唱片的銷售量,卻創造出數位音樂傳播方式的全新面貌。
機械科技題材所引發的創作風潮
20世紀初的音樂家們,在圓盤式唱片發展的同時,也對當時生活隨處可見的科技產品與機械題材,產生高度興趣,不約而同地發表將機械科技融入藝術創作之中的理念與作品,如法國作曲家薩悌將打字機 、左輪手槍的聲音,放入芭蕾舞劇《遊行》,產生奇特的聲響效果。
1913年,義大利作曲家盧梭洛更發表《噪音的藝術》,主張生活中的噪音也可以是音樂素材,製作可發出各種聲響的噪音器,並發表作品《城市的甦醒》《汽車與飛機的約會》,開啟電子音樂的先河。
機械與科技的發展,不僅給予作曲家創作的靈感,也使他們著手設計有別於傳統,可以發出各種聲響的電子樂器,如噪音器、電傳簧風琴等,雖然這些嘗試受限於當時有限的技術而顯得天真,卻預告了二次世界大戰後,與電子科技密切相關的「具體音樂」即將興起。
具體音樂與電子音樂的競合
1950年代磁帶式錄音機問世,讓作曲家擷取大自然的聲響,並利用各種錄音技巧,如加速、減速、倒轉、重疊等方式,將聲音加以編輯,之後在唱片上輸出,這種新穎的音樂創作方式,稱為「具體音樂」,如法國作曲家亨利與工程師薛費爾共同創作的《單人交響曲》,顛覆傳統音樂創作,將笑聲、哭聲、說話聲、敲門聲等日常生活的聲響,以磁帶錄下,再與片段的音樂混合剪輯,不僅擴展音樂素材涵蓋的範圍,也改變世人對於音樂聆賞的觀念:「音樂不僅是旋律及節奏,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任何聲響,都可以是音樂創作的材料。」此作品於1955年由法國編舞大師貝嘉改編成為現代芭蕾作品。
亨利與薛費爾共同創作
《單人交響曲》〈Erotica〉
《單人交響曲》於1955年由法國編舞大師貝嘉改編成為現代芭蕾作品。
在具體音樂之外,音樂家與工程師也在音響實驗室中,朝著「電子音樂」的方向前進,他們將聲響轉譯為聲波的振幅與頻率,加以計算編輯,創造出各種不同效果的原創聲響。之後,具體音樂與電子音樂相互結合,成為「電子音響音樂」,代表作品有史托克豪森結合電子音樂與人聲的《青年之歌》。
Ensemble for New Music演奏
《青年之歌》
2001 Polar Music 頒獎典禮
史托克豪森《青年之歌》
知識補給站 電子音樂的搖籃─電子音樂實驗室
電子音樂的研究與創作,往往需要大量資金與技術的支援。自50年代開始,廣播電臺或學術機構紛紛成立電子音樂實驗室,提供資源與技術,作為音樂家與工程師合作的平臺。1951年德國科隆西德廣播電臺創立最早的電子音樂實驗室,作曲家史托克豪森在此完成《練習曲I》《練習曲II》等早期電子音樂作品。
20世紀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1958年攝於電子音樂實驗室,他從事傳統樂器的譜曲工作,也以電子設備來製造新音響。
其他著名的電子音樂實驗室還有:
1951年由瓦列茲與巴比特主持的紐約哥倫比亞-普林斯頓電子音樂中心。
1953年由諾諾與貝里歐主持的米蘭音響實驗室。
1976年巴黎音樂音響研究中心,更在政府的支持下,耗費九十億法郎建造而成,由布雷茲主持,為世界現今規模最大的電子音樂中心。
1958年,法國建築師柯比意與希臘建築師桑那奇斯合作,為荷蘭飛利浦公司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興建飛利浦館,並邀請瓦列茲創作《電子詩篇》。此曲融合具體音樂、電子音樂、光線與影像,在造形前衛的飛利浦館中使用350個揚聲器,成為當年世博會最令人驚奇的多媒體創作。
知識補給站 萬國博覽會中的飛利浦館
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中的飛利浦館,是跨聲音、光線、影像、藝術的大型表演展場,吸引兩百多萬參觀人潮。這個尖錐形空間,有著特殊設計的入口及密度集中的窗戶,強調空間與光影、光線的投射關係。瓦列茲為之創作8分鐘的《電子詩篇》,夾雜轟然如砲彈的聲響,實驗性的聲波由350個環場的擴音器播出,傳達對人類歷史的回溯與對戰爭的控訴。
商業性的電子音樂
1964年,美國發明家穆格成功開發體積小巧,容易攜帶,能夠搭配鍵盤演出的「穆格合成器」,成為真正導入市場機制的產品,不僅用於創作嚴肅的前衛音樂,更廣泛應用於商業性的流行音樂:披頭四、爵士鋼琴家韓考克、汪達都使用穆格合成器來演出。
1967年,作曲家亨利與流行音樂創作人哥倫比爾共同譜寫芭蕾舞劇《當代彌撒曲》,利用音色合成器混合具體、電子、搖滾音樂等元素,推出後大受歡迎,成為嚴肅電子音樂商業化的特例。之後亨利將其中的片段重新混音,製成單曲〈內在搖滾〉,為經典的搖滾樂作品。
隨著製作技術的精良,以及流行文化的興起,音色合成器不僅搭配鍵盤,也可與吉他、爵士鼓,甚至銅管、木管樂器結合,讓音色更富變化。音色合成器的發明,奠定流行音樂的發展基礎,促使歐美興起電音樂團風潮,從較早期美國的銀蘋果、德國的發電廠,到近年英國的化學兄弟等,都是令人津津樂道的電音團體。
電音團體發電廠的音樂風格鮮明,以強烈的節奏、流暢的旋律、古典的和聲,搭配音色合成器、改變人聲的聲音傳播器或電腦軟體編輯,製造出機械式的聲響效果而引領風騷。創團至今四十餘年,影響力足以跨越新浪、鐵克諾、嘻哈各大音樂流派,對電子音樂的貢獻可與披頭四之於搖滾樂相提並論。其專輯同名歌曲〈放射性〉描述人類創造核能而付出的慘痛代價,以英國核能發源地塞拉菲爾德、俄國車諾比核災、日本廣島原子彈轟炸、美國三浬島等核子事故,強調核能污染的可怕,表達對核能源議題的關懷。
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美國在大日本帝國(今日本)廣島市投下原子彈,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爆炸造成廣島市十幾萬居民死亡,摧毀整個都市,當初的存活者受到核能影響而產生各種疾病。
雙人電音組化學兄弟則將發電廠所領導的電子舞曲文化擴展到全新的層次,成為90年代中期流行樂界不容忽視的新勢力,每張專輯都贏得全球傳媒的熱烈激賞,被樂壇奉為當代電子音樂的領導者。歌曲〈別猶豫〉為電影《黑天鵝》的插曲,電音舞曲強烈的節奏與電子合成器的特殊聲響效果,成功營造出電影場景氛圍。化學兄弟除了創作電音舞曲,也跨足電影配樂,為《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製作電影原聲帶。
化學兄弟為電影《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製作電影原聲帶
時至今日,拜電腦科技進步之賜,電子音樂繼續朝著電腦音樂的方向前進;音色合成器的各種音響效果,或是傳統樂器的擬真音源,都可以在電腦中模擬,並進行數位編輯與輸出。無論是在嚴肅音樂、流行音樂、錄音工程,或是影像配樂上,都成為不可或缺的應用工具,電子音樂的藝術創作者,更可以藉著各種自製電子樂器,結合影像、聲光效果,在舞臺上盡情展現科技所帶來的自由想像。
知識補給站 電腦音樂的普及
1957年,「美國電腦音樂之父」馬修斯撰寫全世界第一個電腦音樂程式MUSIC I,在IBM 704電腦上演奏出17秒的音樂,是史上電腦音樂的首次演出紀錄。然而電腦音樂的普及,一直要到70年代IC積體電路的問世,才真正實現。
1983年「電子樂器數位介面」的發表,使得電子樂器、音色合成器、電腦軟硬體相互協調,造就今日音樂製作全面數位化的盛況。
圖:1983年MIDI的發表,讓各種電子樂器、音色合成器、電腦軟硬體可以相互溝通協調。
古典性的電子音樂
創立於美國的電玩交響音樂會是巡迴世界各地演奏電玩遊戲音樂的組織,演出的曲目包含《瑪利歐》《俄羅斯方塊》《魔獸世界》《星海爭霸》等電玩遊戲名作;融合古典交響樂團、大型合唱團、電子合成器、多媒體放映,短短數年間在全世界演出超過兩百場次。
2008年於臺灣正式演出,得到空前的迴響。2009年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之邀,於自由廣場演出膾炙人口的《瑪利歐組曲》,將電玩迷們追求的聲光效果發揮到極致,創造出結合交響樂、電子音樂、數位科技、多媒體行銷,以及流行話題的融合表演模式。
電玩交響音樂會
《瑪利歐組曲》
2016英國曼徹斯特
獲得英國《留聲機》雜誌評選為「21世紀最具啟發的管弦樂團」的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於2009年,藉由在YouTube上傳指定演出片段,號召全世界青年參與。
2009年在美國卡內基廳首演成功後,2011年更擴大規模,號召全球33國,101位團員參與澳洲雪梨歌劇院演出,並委託美國作曲家貝茲創作《母艦》。此作品以管弦樂團、電子合成樂器、多媒體,搭配古箏、小提琴、電吉他、電貝斯四位獨奏家的創新編制演出,傳達地球村概念。樂團團員的甄選與音樂會的演出則全程在YouTube平臺上播出,預示數位時代的無限可能。
為推動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的蓬勃發展,文化部委託廣藝基金會舉辦「數位表演藝術節」,每年邀請國內外從事數位藝術創作的製作團隊發表創作,交流數位科技創造藝術價值的理念與方法。2012年數位表演藝術節以「雲端冒險」為主題,邀請香港電子音樂工作者梁基爵與其團隊,在臺灣發表《電紫兔/克II》。梁基爵以各種不同樣貌的自製電子樂器,配合互動感應、映像投影,與音樂同步連繫,展現極富趣味的電子音樂盛宴。他表達電子機械音樂其實並不冰冷,其奇幻異想的實驗性質演出,帶領聽眾進入令人著迷的音樂世界。
梁基爵與XEX GRP.、朱力行、陳家俊和林耀邦的新媒體音樂實驗[一]《電紫兔/克Ⅱ》於2011年在香港演出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