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三、臺灣各具特色的傳統表演藝術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第五單元 表演藝術產業化之歷程與未來發展
第三單元 表演藝術的媒體傳播應用與觀摩賞析
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
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
第三單元 表演藝術的媒體傳播應用與觀摩賞析/三、藝術的價值與表演藝術欣賞
第五單元 表演藝術產業化之歷程與未來發展/四、臺灣表演藝術產業的經營與發展
第一單元 什麼是表演藝術
第二單元 表演藝術的創作與呈現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三、臺灣各具特色的傳統表演藝術
三 臺灣各具特色的傳統表演藝術
傳統陣頭藝術
「陣頭」指的是神明出巡遶境行列中的表演團體,為迎神賽會的重要角色。它們除了負有一些宗教形式上的任務外,同時也具有增加人氣、製造熱鬧氣氛的功能,因此在臺灣傳統民間信仰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圖4-23
相當受到歡迎的三太子,屬大仙尪仔陣。
臺灣的陣頭藝術種類繁多,依演出的形式與性質可分為以下七類:
宗教性陣頭
早期醫療技術與設備並不發達,人們普遍相信身體的疾病是由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所造成,可以藉由巫術性的行為來治療祛邪;連帶個人一生的運勢發展與日常生活種種現況,也同樣可藉此方式獲得改善。於是,各種消災解厄、祛除邪煞的宗教性陣頭便應運而生。
圖4-24
八家將的陣頭演出;從開臉至走陣的步法、姿態,都有相當嚴格的規範。
圖4-25
五虎將的演出現場。
武術性陣頭
武術性陣頭起源於臺灣移民初期地方治安不良、盜匪橫行,加上族群械鬥和民變事件頻繁,民眾為了保衛自身的生命財產及村里安全,便由村中男丁組成陣頭,於平時勤習武術,以備不時之需。其中包含了獅陣、龍陣、高蹺陣,以及聲勢最為壯大的宋江陣等。
圖4-26
高蹺陣的演出,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
圖4-28
獅陣具有熱鬧、慶典的歡娛功能,因此除了在廟會、祭典中常見之外;一般民間亦將之視為吉祥的象徵,在年節、婚慶或新店開張大吉的場合中,都相當常見。
小戲陣頭
小戲陣頭是指帶有民間小戲味道與色彩的陣頭。表演者載歌載舞,劇情內容有農村生活寫照、市井小民生活經驗,也有從民間的流行歌謠直接擷取靈感而生,伴奏曲調多以民間小調為主。包括車鼓陣、牛犁陣、桃花過渡、番婆弄、竹馬陣、草螟仔弄雞公、七響陣、歌仔陣等。
圖4-29
七響陣,帶有濃厚的民間小戲趣味。
音樂性陣頭
音樂性陣頭是以演奏或歌唱為主的陣頭表演形式,所使用的音樂種類涵蓋傳統漢族地方音樂與新式西方樂曲。例如:南管陣、北管陣、鑼鼓陣、西樂隊等。
圖4-30
北管陣在廟會中的演出情形。
圖4-31
廟會中,以南管祭神明的場面。
趣味性陣頭
趣味性陣頭的表演純屬娛樂,目的在於增添廟會遊行的熱鬧氣氛,表演內容取材自歷史故事或是農村的日常生活,也有從流行歌曲引發靈感而來,和小戲陣頭頗為相似。
此類陣頭的組成彈性相當大,有的一人即可成陣,有的則需募集數十人才算完備。舉凡公背婆、雙生仔陣、七番弄、八美圖、鬥牛陣、布馬陣、水族陣、跑旱船、花鼓陣、採茶陣、素蘭小姐陣等,都可算是趣味性陣頭。
圖4-32
素蘭小姐陣的演出場面。
圖4-33
趣味十足的鬥牛陣。
圖4-34
一人即可成陣的公背婆。
刈香陣頭
臺灣社會的民間信仰十分發達,定期皆會舉辦盛大的神明遶境或刈香活動,活動範圍小至單一鄉鎮,大至數個相鄰城市。參與遶境遊行的刈香陣頭隊伍,除了上述諸多不同性質、各式各樣的陣頭之外;另有一類陣頭,並非以表演為首要目的,而是具有服務性質,如刈香隊伍中的「香腳隊」。此外,有的陣頭具有前導功能,如前鋒陣、報馬仔、哨角隊、馬頭鑼等,皆屬刈香隊伍中的先頭部隊,具有開路、引導和通報之任務。
喪葬陣頭
喪葬陣頭是指專屬於喪葬儀式或出殯行列中演出的陣頭。臺灣人的喪葬禮俗本來就十分繁雜,加上許多人喜歡以豪華豐富的喪儀排場來表示孝心,因此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牽亡歌陣、麻燈白彩、三藏取經等陣頭便應運而生。
圖4-36
牽亡歌陣演出示意圖。
牽亡歌陣的基本成員有陰陽壇娘媽、三壇法師、小旦等。其目的是希望能藉由眾神仙的保護與牽引下,帶領亡魂過陰府,往西方見佛祖。
傳統戲曲
臺灣的傳統戲曲主要以大戲、偶戲二類為主。大戲是由真人扮演劇中的人物,屬於一種演出規模比較完整的表演形式;偶戲除了以戲偶代替真人演出劇中人物之外,其他的表演幾乎和大戲一樣,有時偶戲的表演,在動作的表現上比較沒有限制,甚至比大戲還要精彩。
圖4-37
為慶祝建國百年所展開的布袋戲世紀巡演活動,圖為真快樂掌中劇團演出的《貂蟬弄董卓》劇照。
大戲:歌仔戲
早期歌仔戲多在鄉野廣場就地表演,形成特殊的「落地掃」演出形態,或迎神遊行時沿街演出,演出以摻雜文言文的臺語為主,內容多半為大眾熟悉的忠孝節義故事,因此受到平民百姓的熱烈喜愛,是早期臺灣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民國38年以後,臺灣本土成立許多歌仔戲班,直到民國45年臺語片電影興起之前,當時全臺歌仔戲班的總數粗估約在五百團左右。較具代表性的有宜蘭壯三涼樂團(現更名為壯三新涼樂團)、麥寮拱樂社和彰化的新和興劇團等。
麥寮拱樂社
拱樂社的創辦人是雲林縣麥寮鄉的陳澄三先生,於民國50年創立了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拱樂社歌仔戲團亦是雲林麥寮媽祖廟 「拱範宮」的子弟戲,曾是日本人離臺後早期歌仔戲內臺戲鼎盛時期的代表。當時的歌仔戲演員都以出身拱樂社為榮,包括知名的歌仔戲藝人許秀年、連明月、陳美雲、王春美、李秋娥等人。另外,拱樂社最大的特色就是大膽投資拍攝歌仔戲電影,臺灣的第一部黑白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即是主要代表作品,對臺灣電影界貢獻良多。在民國50年代,拱樂社的崛起不僅在藝術上是一大成就,也提供了人們豐富的民生娛樂。
圖4-38
民國41年麥寮拱樂社早期演出劇照。
圖4-39
民國42年宜蘭的壯三新涼樂團,為少數目前仍保留臺灣本土歌仔特色的演出團隊。
圖4-40
民國45年彰化新和興劇團演出劇照。
民國45年之後,臺灣的娛樂傳播媒體成長迅速,使得原有的歌仔戲觀眾轉向其他新興的娛樂節目形態,使得歌仔戲演員為求生存,轉而投入臺語電影或西式歌舞的表演行列,如臺視聯合歌劇團便是在此環境背景下而成立的,因此導致傳統野臺的歌仔戲由盛轉衰,甚至面臨無法生存的困境。
圖4-41
民國62年臺視聯合歌劇團演出的《碧血情天》。
歷經時代更迭,曾數度遭到打壓、排擠的歌仔戲逐漸展現不同的樣貌,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與精緻化,當代更出現許多兼具傳統與創新精神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者,如北部的一心戲劇團、中部的明珠女子歌劇團、南部的春美歌劇團與秀琴歌劇團,及致力於歌仔戲教學傳承的廖瓊枝老師。
廖瓊枝
為歌仔戲著名苦旦演員。其專擅哭調,擁有「臺灣第一苦旦」、「東方最美的詠嘆調」之美譽。曾獲頒「民族藝術薪傳獎」、「國家文藝獎」、「文化藝術人才貢獻獎」等獎項。並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以保存、推廣、培養及提升歌仔戲表演藝術為宗旨。目前全心於歌仔戲的教學推廣,其藝術成就及高尚的文化使命感,實為臺灣歌仔戲界國寶級藝師。
圖4-42
一心戲劇團,為少數立足於北部的野臺戲班。作品《馬陵道》保留傳統的人物性格與經典風範。
圖4-43
明珠女子歌劇團為家族劇團,以旦角戲見長。
圖4-44
春美歌劇團的代表作品之一《將軍寇》的宣傳照。
圖4-45
秀琴歌劇團呈現文學性與戲劇性兼具的作品《范蠡獻西施》。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便是明華園戲劇團,其為臺灣第一個以現代化、企業化手法經營的傳統劇團,除了創新與轉型之外,在演出型式的多元與聲光科技效果的運用上,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為傳統藝術開創了嶄新的契機。
圖4-46
明華園於2011年所演出的《蓬萊仙島》劇照。
大戲:客家採茶戲
客家採茶戲自清代同光年間,隨閩粵移民來到臺灣,並以歌舞小戲的形態在清代和日治時期流行於臺北、新竹、東勢、鹽水等地,民間又稱為「三腳採茶戲」。客家採茶戲由於其通俗易懂的唱腔唸白,再加上丑旦調笑的詼諧演出,因此吸引大量觀眾欣賞。
圖4-47
客家採茶戲丑旦調笑的詼諧演出,廣受民眾歡迎。
但也因為演員常在歌曲之中即興加入「限制級」歌詞,以帶動現場的氣氛,而遭衛道者攻擊,以致於有「禁戲」的聲浪。此後慢慢發展出所謂的「改良採茶戲」,改良過後的採茶戲吸收了當時流行的的四平戲、北管亂彈戲、京劇等不同劇種的表演元素、劇目及演員,而能在商業戲園演出像「三國」、「封神」、「狸貓換太子」等知名劇碼。
大戲:京劇
京劇為傳統戲曲中劇目最豐富,且表演最精細的劇種之一,深受民眾的喜愛,和「國畫」、「中醫」同被譽為「中國三大國粹」,為海內外人士所公認。
京劇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地方戲」,它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孕育過程。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壽,下詔當時四大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三慶班」進京獻藝,並廣受群眾歡迎,因而繼續留在北京發展,並吸收了許多不同劇種的元素,成功加以融合之後,形成今日熟為人知的演出劇種。
臺灣在民國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因其時政治氛圍的極度特殊性,以國家的資源,支援以復興中華文化為意象特色的京劇表演藝術團隊成立,成為當時主要表演藝術團體形式的重要指標。在當時由國家體制予以支援成立的傳統京劇團隊,依附於公部門重要編制下的國軍機構為主要推廣發展的基地。
其中民國39年成立的大鵬國劇隊,乃是由原屬於空軍的霄漢劇團和傘兵部隊的飛虎劇團合併組成,另邀請一些民間的戲曲演員共同參與演出。
圖4-48
大鵬國劇隊演出照。
海光國劇隊正式擴編於民國43年成立,加入以海軍單位為主的京劇團隊。並在民國58年,成立京劇訓練班培養人才;小海光的設立,為臺灣傳統戲曲界培養了許多重要的人才。
隸屬於陸軍的陸光國劇隊則成立於民國47年;此外,隸屬國軍聯勤系統的明駝國劇隊則成立於民國50年。
時至今日,隸屬公部門管轄下的京劇表演團隊則有:原隸屬國防部陸海空三軍總部的陸光、海光、大鵬三軍劇隊,改隸教育部成立的國立國光劇團,是國內第一個國家級劇團。此外,成立於民國52年,其前身歷經復興國劇團、臺灣戲曲專科學校附設國劇團,後於民國95年隨戲專升格學院,正式更名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附設京劇團,則是國內第一所正式立校的傳統戲曲學府之隸屬劇團。
圖4-49
國光劇團的戲劇演出,所呈現的是傳統經典老戲的活潑生命,讓老故事也能感動人心。
圖4-50
國光劇團的創作也貼近時代潮流,積極創新,打造傳統戲曲的嶄新美學。
圖4-51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附設的京劇團,承繼著發揚戲曲藝術的使命,進而展現出紮實的傳統藝術實力。
大戲:豫劇
豫劇源於地方戲曲「河南梆子」,源自中國戲劇四大腔調之一的「梆子腔」。在經歷了融合河南地方說唱、土調歌謠,以及吸收崑曲、京劇、越劇等劇種的表演特色,加上優秀演員的用心努力,豫劇搖身一變從地方戲曲登上中國重要戲曲劇種的名單中。
臺灣目前最重要的豫劇演出團隊是前身為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而於民國85年改編成為國立國光劇團之派出單位的國光劇團豫劇隊。該豫劇隊於民國97年脫離國光劇團,單獨成立為臺灣豫劇團。
圖4-52
臺灣豫劇團的戲劇演出,追求戲劇藝術的風格展現,呈現出戲曲藝術的文化韻味。
偶戲:布袋戲
布袋戲一般又稱掌中戲,關於該劇種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有人認為布袋戲的原初表演形式來自於肩擔戲,也有認為是傀儡戲的演變。另一種民間說法則認為是三百年前福建泉州秀才梁炳麟所發明的。然而不論其源起說法的分歧與差異,布袋戲在大約一百多年前由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區傳入臺灣,並經過本土文化的蛻變洗禮,已然成為臺灣偶戲發展的主要劇種。布袋戲在臺灣早期都是野臺戲,許多著名戲班也都誕生於此時,如亦宛然、小西園、新興閣、五洲園等。布袋戲在臺灣所扮演的角色,與宗教信仰、經濟時令、文化價值傳承及維繫既定社會階層的穩定性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
圖4-53
1991年獲教育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的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壁先生。並在2006年受聘於雲林科技大學,以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指導文資系布袋戲課程。
偶戲:傀儡戲
傀儡戲是由真人操弄偶人表演的演出藝術。根據文獻記載,傀儡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到了東漢時代,傀儡戲已經是宮廷宴會裡重要的娛樂表演項目,至宋代時期為傀儡戲的興盛時代,當時傀儡戲受歡迎的程度普及民間各個階層。
傀儡戲的演出種類計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水傀儡、肉傀儡,藥發傀儡等;其中杖頭傀儡與懸絲傀儡至今仍流傳各地,其他的傀儡劇種演出形態則已相當少見。
圖4-54
臺灣廟會目前的傀儡戲演出以懸絲傀儡為主。
臺灣傳統傀儡戲主要分南北兩派。早期漳州移民來臺後多居於北臺灣地區,泉州移民則多移居於南臺灣地區,傀儡戲團的發展也因此形成明顯的南北兩派的差異。
其中,北部傀儡戲著重於宗教信仰中消災祈福的活動演出,多在開廟、入厝或送火、呼魂等祭煞表演場合,演出鍾馗、水德星君及完整的北管戲曲。南部傀儡戲則多於婚宴喜慶場合演出,較偏重於祈福,表演內容含吉慶性質。且北部傀儡戲偶高達三尺,南部傀儡戲偶高度則約只有北部戲偶的一半。北部傀儡戲的演出劇目較為完整且演出時間較長,南部的演出劇目則較簡短,因此傀儡戲團的編制也較北部精簡。
圖4-56
高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在2011年舉辦的「當偶們童在藝起─藝術關懷巡迴演出」活動,在保有傳統與創新的戲劇演出之同時,更不忘付諸文化的傳承與關懷。
偶戲:皮影戲
皮影戲的演出是藉著一面白布,利用燈光照射原理,將紙偶或皮偶的影像投射出來,配合音樂、唱白來表達戲劇故事內容的偶戲演出形態。皮影戲平面的雕刻藝術造形,卻有著與真人演出截然不同的觀賞趣味。
皮影戲的緣起時代相當久遠,已不可考,劇情多半取材於民間故事或傳說。在中國戲劇的發展歷史上,皮影戲可能是最早的戲劇表演形式之一。
臺灣的皮影戲,一說是明末時期隨鄭成功傳入臺灣,因演出時皮影戲偶的動作滑稽形似猴子,因此在臺灣也將皮影戲暱稱為皮猴戲或皮戲。也有民間說法認為在清同治初年,由閩南人許陀、馬達、黃索等三人,由閩南傳入臺灣。另有一說法,則是從廣東潮州一帶傳至臺灣南部。演出時普遍使用的唱腔,除了在廟會酬神儀式中偶爾使用北管音樂外,其餘多以臺灣南部較流行的南管或潮州調為主。從後來皮影戲團所流傳的抄本及其戲曲唱腔來看,臺灣的皮影戲傳承脈絡與大陸潮州地區關係十分密切。
日治時代,皮影戲曾因演出時需要使用光源,因浪費珍貴的電力資源而受到打壓。不過,臺灣光復後皮影戲團再度興起,與布袋戲、傀儡戲合稱臺灣三大偶戲。
圖4-58
皮影戲呈現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映照了藝人的生命寫真。
臺灣目前唯一的一座皮影戲館座落於高雄市岡山區,屬於一座多功能的戲曲博物館。皮影戲館是在行政院文建會與當時省教育廳的指示下,於民國75年8月開始展開籌設工作,籌備規劃及完成硬體建設歷時7年,至民國82年開館,83年正式營運。該館主要陳列區包含主題館、專題館和特展區。除了陳列與典藏的傳統功能外,皮影戲館也兼具推廣、研究皮影戲的功能,並且不定期接受教育部委託辦理重要的民族藝術傳習工作。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