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第一單元 什麼是表演藝術
第五單元 表演藝術產業化之歷程與未來發展
第五單元 表演藝術產業化之歷程與未來發展
第二單元 表演藝術的創作與呈現
第三單元 表演藝術的媒體傳播應用與觀摩賞析
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
第三單元 表演藝術的媒體傳播應用與觀摩賞析
第一單元 什麼是表演藝術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第四單元 表演藝術的養成內涵與多元特性
一 人文環境對表演藝術的影響
中西戲劇之民族美學觀差異
西方的戲劇透過演員在舞臺上逼真的摹仿,再現社會現實生活狀態,對人物的造形和外貌也要求與原形一致,使觀眾產生接近真實生活的幻覺感應。舉凡布景、道具、服裝、動作、語調等,都與真實的事物非常相近。
圖4-1
莫斯科藝術劇院《凡尼亞舅舅》劇中寫實的布景。
中國的傳統戲曲則完全相反;它不求逼真的生活動作,而是以誇張、裝飾或想像等「虛擬化」的方式來呈現,如以鞭代馬、以槳代船等,並配合鮮明的節奏模式和舞蹈動作。
從演員和觀眾的互動關係來看:西方戲劇透過舞臺呈現出真實的生活情態,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幻覺,感知所看到的不是做出來的戲,而是真實的人生反映;而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員則從來不向觀眾隱瞞他們是在「做戲」,並承認舞臺上的一切其實都不是真實的。
圖4-4
西方戲劇舞臺演出,情感完全投入劇中角色的擬真演出,讓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幻覺。
中西戲劇之舞臺表演特質差異
西方戲劇的表演雖然相當講究體態動作的表現力,但比較起來,仍是更為注重語言的表現特徵;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戲劇的基本形態又稱為「話劇」的原因。
圖4-5
綠光劇團的話劇作品《人間條件》。
圖4-6
臺南人劇團的演出作品《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
中國傳統戲曲的舞臺言語動作則主要由「唱、唸、作、打」組成;它們與實際生活情態的語言表達保有相當距離感,屬音樂化的藝術語言。
圖4-7
京劇《三娘教子》的演出劇照。
圖4-8
戲曲演員藉由甩動水袖的舞臺動作,表達悲淒之情與感傷。
中西戲劇之舞臺場域時空呈現差異
西方戲劇採用的是分幕和分場制,舞臺上的時空比較固定,每一幕(場)基本上都運用寫實的布景來表示一個固定的場所;如宮殿、花園、客廳等。舞臺的時間和地點一經確定便不再改變;而且在角色上場前,舞臺上的場域時空感便可獨立存在。角色上場之後,就在既定的戲劇舞臺環境中進行表演。只要不換布景,無論角色上下場多少次,舞臺場域時空呈現的依舊是同樣的演出場景。
中國傳統戲曲則是採用上下場體制。演出場景舞臺上沒有明確寫實的布景,也不依靠舞臺技術創造現實生活的形象。在角色尚未上場前,舞臺場域的空間安置是未定的,不代表任何特定的地點和時間;角色上場後,具體的地點和時間才隨之在舞臺上呈現,而且是通過角色的唱唸內容及虛擬的肢體動作表示。
例如:一個圓場可以代表行程萬里、一次上下場可是須臾之間,甚至是三年五載。角色下場後,這個具體的場域環境便隨之消失。此種對舞臺時空和空間處理的靈活性,為戲曲藝術虛擬性的主要特點。
上下場體制
中國戲曲的表演出場方式,演出人物由右邊「上場門」進場,演畢由左邊「下場門」出場(舞臺幕後對幕前的方向)。演員上場便進入劇情指定地點;演員下場後,原有的地點消失,舞臺呈現短暫的空置。演員再度登場時,又轉到一個新的故事發生地點。
圖4-9
中國戲曲舞臺上的場域安排是靈活多變的;二張桌子重疊,覆上代表城牆的布飾,即在舞臺上建構出三國故事中孔明借東風的歷史場景。
圖4-10
京劇《拾玉鐲》中之一景。
圖4-11
崑曲創新劇本《梁祝》,場上為祝英台聽聞梁山伯之死的惡耗,深感驚訝悲痛之情。
二 自然環境對表演藝術的影響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又稱為採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從事耕種或閒暇時,隨興創作的一種歌曲形式,充分反映客家人精神文化的特質。早期客家人主要居住地以靠山為主,並從事務農的工作。山歌最初的形式只是一種簡單的問候或歡呼,隨後配合採茶、挑擔等勞動工作而唱出曲調自娛,或是與一同工作的夥伴相互鼓勵而吟唱出問候的旋律;有時也為了與對山的朋友高聲談話,或吸引異性而哼唱情歌。慢慢地,這種簡單的音樂旋律逐漸演變成完整的曲調,而形成現今所謂的山歌。
圖4-13
勤奮的客家人配合採茶等勞動工作產生的音樂旋律,逐漸演變成現今的客家山歌。
臺灣原住民之歌謠與舞蹈
欣賞原住民的歌謠與舞蹈,是認識原住民文化最好的起點。臺灣原住民的歌舞融入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在風格上各有特色,且涵蓋了各種形式。尤其著重於人與動物、土地及群族間關係的表達,藉此可以透過各族的文化與社會價值之間的互動,傳達臺灣原住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緊密關係。
圖4-14
蘭嶼島上的達悟族,為獨木舟舉行下水儀式。
圖4-15
邵族杵音,是一項相當獨特的器樂演奏。
圖4-16
達悟族婦女為幼兒吟唱搖籃歌。
早期的臺灣原住民主要在群山之中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純樸生活,在農耕狩獵之餘,很自然地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以樸實的歌聲宣洩出來。他們的歌謠極為豐富,曲調及歌詞中包含了生動豐富的感情。而原住民雖然沒有文字,但這些歌謠多靠口耳相傳、代代沿唱,因而傳承下來。
圖4-17
泰雅族口簧琴的演奏情形。
原住民的歌謠音樂大致可歸納為勞動歌、生活歌、祭典歌三大類:勞動類歌謠偏重於戰爭、狩獵、農耕、捕魚、勞動方面之情況;生活類歌謠範圍很廣,通常用於歡聚宴會中,或是對生命中的喜怒哀樂及人生的感慨期許,此類歌謠常以即興的方式來吟詠生活的點滴;祭典性歌謠具有特定的曲式和調式,通常運用於農事、狩獵及特殊祭儀或生命禮俗當中,主要為表現對神靈的崇拜與祈求,包括祖靈祭祀歌、人頭祭祀歌、農耕的祭栗歌等。有些祭典性歌謠具有特定的宗教功能和禁忌,因此較為莊嚴肅穆,且不能隨便演唱。
圖4-18
布農族著名的小米豐收歌演唱情景。
原住民舞蹈動作的素材主要以生活勞務為主,例如:行走、播種等。多取材自日常生活的活動,以重複簡單的動作強調毅力、耐力和群體合作性為主,並與歌謠、樂器伴奏合為一體。原住民的舞蹈也反映了社會階層的秩序;例如:在祭典與重要的社會儀禮舞蹈中,可以從排序隊形的安排上,清楚地觀察到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社會關係。而原住民各族精彩的文化,在歌舞裡表露無遺,並成為臺灣最遠古、豐美的文化寶藏,保存著流傳古遠的記憶和傳說。
基本上從跳舞的時機、動機與情境,可簡單地將原住民舞蹈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祭典舞蹈
為各部落強化儀式時所跳的集體舞蹈,常以部落或祭團為單位,參加人數由數十人到數百人,期望藉由歌舞的方式來祈求神靈的庇佑。祭典舞蹈通常具有完整的結構與豐富的形式,往往成為各族舞蹈的經典;例如:阿美族的豐年祭、鄒族的戰祭、賽夏族的矮靈祭、排灣族的五年祭、魯凱族的收穫祭等。原住民文化裡,歌舞祭典為祭祀禮儀的一部分,並非娛樂性質,因此祭歌不能隨便演唱,舞蹈也必須慎重,參與的人更有一定的資格規定,通常是由族裡具地位的頭目或領袖帶領。
圖4-20
達悟族的下水祭。
社會儀禮舞蹈
原住民族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會舉行針對某些社會儀禮所跳的舞蹈,例如:魯凱族舉行結婚儀式男女群跳的歡樂舞、阿美族男性的成年祭舞、卑南族的猴祭舞、排灣族的四步舞;另外還有針對出生、新屋落成、生日、男子從軍和退伍、通過應試等對應產生各種社會儀禮的舞蹈。這一類的舞蹈沒有祭典舞蹈那麼嚴肅,但亦隨儀禮的性質與人群聚合的規模不同,而有表現上的差異。
一般生活舞蹈
主要為日常生活聚集時所跳的舞蹈,例如:泰雅族的口簧琴舞、邵族的杵音、達悟族女性的頭髮舞、竹竿舞等,主要以休閒娛樂性質為主。這類舞蹈通常較為自由,也最不具形式上的限制與約束,甚至具有強烈的即興精神。
圖4-22
達悟族最著名的頭髮舞,以頭髮模擬海浪的形狀,迎接捕漁返鄉的親人。
三 臺灣各具特色的傳統表演藝術
傳統陣頭藝術
「陣頭」指的是神明出巡遶境行列中的表演團體,為迎神賽會的重要角色。它們除了負有一些宗教形式上的任務外,同時也具有增加人氣、製造熱鬧氣氛的功能,因此在臺灣傳統民間信仰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圖4-23
相當受到歡迎的三太子,屬大仙尪仔陣。
臺灣的陣頭藝術種類繁多,依演出的形式與性質可分為以下七類:
宗教性陣頭
早期醫療技術與設備並不發達,人們普遍相信身體的疾病是由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所造成,可以藉由巫術性的行為來治療祛邪;連帶個人一生的運勢發展與日常生活種種現況,也同樣可藉此方式獲得改善。於是,各種消災解厄、祛除邪煞的宗教性陣頭便應運而生。
圖4-24
八家將的陣頭演出;從開臉至走陣的步法、姿態,都有相當嚴格的規範。
圖4-25
五虎將的演出現場。
武術性陣頭
武術性陣頭起源於臺灣移民初期地方治安不良、盜匪橫行,加上族群械鬥和民變事件頻繁,民眾為了保衛自身的生命財產及村里安全,便由村中男丁組成陣頭,於平時勤習武術,以備不時之需。其中包含了獅陣、龍陣、高蹺陣,以及聲勢最為壯大的宋江陣等。
圖4-26
高蹺陣的演出,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
圖4-28
獅陣具有熱鬧、慶典的歡娛功能,因此除了在廟會、祭典中常見之外;一般民間亦將之視為吉祥的象徵,在年節、婚慶或新店開張大吉的場合中,都相當常見。
小戲陣頭
小戲陣頭是指帶有民間小戲味道與色彩的陣頭。表演者載歌載舞,劇情內容有農村生活寫照、市井小民生活經驗,也有從民間的流行歌謠直接擷取靈感而生,伴奏曲調多以民間小調為主。包括車鼓陣、牛犁陣、桃花過渡、番婆弄、竹馬陣、草螟仔弄雞公、七響陣、歌仔陣等。
圖4-29
七響陣,帶有濃厚的民間小戲趣味。
音樂性陣頭
音樂性陣頭是以演奏或歌唱為主的陣頭表演形式,所使用的音樂種類涵蓋傳統漢族地方音樂與新式西方樂曲。例如:南管陣、北管陣、鑼鼓陣、西樂隊等。
圖4-30
北管陣在廟會中的演出情形。
圖4-31
廟會中,以南管祭神明的場面。
趣味性陣頭
趣味性陣頭的表演純屬娛樂,目的在於增添廟會遊行的熱鬧氣氛,表演內容取材自歷史故事或是農村的日常生活,也有從流行歌曲引發靈感而來,和小戲陣頭頗為相似。
此類陣頭的組成彈性相當大,有的一人即可成陣,有的則需募集數十人才算完備。舉凡公背婆、雙生仔陣、七番弄、八美圖、鬥牛陣、布馬陣、水族陣、跑旱船、花鼓陣、採茶陣、素蘭小姐陣等,都可算是趣味性陣頭。
圖4-32
素蘭小姐陣的演出場面。
圖4-33
趣味十足的鬥牛陣。
圖4-34
一人即可成陣的公背婆。
刈香陣頭
臺灣社會的民間信仰十分發達,定期皆會舉辦盛大的神明遶境或刈香活動,活動範圍小至單一鄉鎮,大至數個相鄰城市。參與遶境遊行的刈香陣頭隊伍,除了上述諸多不同性質、各式各樣的陣頭之外;另有一類陣頭,並非以表演為首要目的,而是具有服務性質,如刈香隊伍中的「香腳隊」。此外,有的陣頭具有前導功能,如前鋒陣、報馬仔、哨角隊、馬頭鑼等,皆屬刈香隊伍中的先頭部隊,具有開路、引導和通報之任務。
喪葬陣頭
喪葬陣頭是指專屬於喪葬儀式或出殯行列中演出的陣頭。臺灣人的喪葬禮俗本來就十分繁雜,加上許多人喜歡以豪華豐富的喪儀排場來表示孝心,因此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牽亡歌陣、麻燈白彩、三藏取經等陣頭便應運而生。
圖4-36
牽亡歌陣演出示意圖。
牽亡歌陣的基本成員有陰陽壇娘媽、三壇法師、小旦等。其目的是希望能藉由眾神仙的保護與牽引下,帶領亡魂過陰府,往西方見佛祖。
傳統戲曲
臺灣的傳統戲曲主要以大戲、偶戲二類為主。大戲是由真人扮演劇中的人物,屬於一種演出規模比較完整的表演形式;偶戲除了以戲偶代替真人演出劇中人物之外,其他的表演幾乎和大戲一樣,有時偶戲的表演,在動作的表現上比較沒有限制,甚至比大戲還要精彩。
圖4-37
為慶祝建國百年所展開的布袋戲世紀巡演活動,圖為真快樂掌中劇團演出的《貂蟬弄董卓》劇照。
大戲:歌仔戲
早期歌仔戲多在鄉野廣場就地表演,形成特殊的「落地掃」演出形態,或迎神遊行時沿街演出,演出以摻雜文言文的臺語為主,內容多半為大眾熟悉的忠孝節義故事,因此受到平民百姓的熱烈喜愛,是早期臺灣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民國38年以後,臺灣本土成立許多歌仔戲班,直到民國45年臺語片電影興起之前,當時全臺歌仔戲班的總數粗估約在五百團左右。較具代表性的有宜蘭壯三涼樂團(現更名為壯三新涼樂團)、麥寮拱樂社和彰化的新和興劇團等。
麥寮拱樂社
拱樂社的創辦人是雲林縣麥寮鄉的陳澄三先生,於民國50年創立了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拱樂社歌仔戲團亦是雲林麥寮媽祖廟 「拱範宮」的子弟戲,曾是日本人離臺後早期歌仔戲內臺戲鼎盛時期的代表。當時的歌仔戲演員都以出身拱樂社為榮,包括知名的歌仔戲藝人許秀年、連明月、陳美雲、王春美、李秋娥等人。另外,拱樂社最大的特色就是大膽投資拍攝歌仔戲電影,臺灣的第一部黑白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即是主要代表作品,對臺灣電影界貢獻良多。在民國50年代,拱樂社的崛起不僅在藝術上是一大成就,也提供了人們豐富的民生娛樂。
圖4-38
民國41年麥寮拱樂社早期演出劇照。
圖4-39
民國42年宜蘭的壯三新涼樂團,為少數目前仍保留臺灣本土歌仔特色的演出團隊。
圖4-40
民國45年彰化新和興劇團演出劇照。
民國45年之後,臺灣的娛樂傳播媒體成長迅速,使得原有的歌仔戲觀眾轉向其他新興的娛樂節目形態,使得歌仔戲演員為求生存,轉而投入臺語電影或西式歌舞的表演行列,如臺視聯合歌劇團便是在此環境背景下而成立的,因此導致傳統野臺的歌仔戲由盛轉衰,甚至面臨無法生存的困境。
圖4-41
民國62年臺視聯合歌劇團演出的《碧血情天》。
歷經時代更迭,曾數度遭到打壓、排擠的歌仔戲逐漸展現不同的樣貌,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與精緻化,當代更出現許多兼具傳統與創新精神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者,如北部的一心戲劇團、中部的明珠女子歌劇團、南部的春美歌劇團與秀琴歌劇團,及致力於歌仔戲教學傳承的廖瓊枝老師。
廖瓊枝
為歌仔戲著名苦旦演員。其專擅哭調,擁有「臺灣第一苦旦」、「東方最美的詠嘆調」之美譽。曾獲頒「民族藝術薪傳獎」、「國家文藝獎」、「文化藝術人才貢獻獎」等獎項。並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以保存、推廣、培養及提升歌仔戲表演藝術為宗旨。目前全心於歌仔戲的教學推廣,其藝術成就及高尚的文化使命感,實為臺灣歌仔戲界國寶級藝師。
圖4-42
一心戲劇團,為少數立足於北部的野臺戲班。作品《馬陵道》保留傳統的人物性格與經典風範。
圖4-43
明珠女子歌劇團為家族劇團,以旦角戲見長。
圖4-44
春美歌劇團的代表作品之一《將軍寇》的宣傳照。
圖4-45
秀琴歌劇團呈現文學性與戲劇性兼具的作品《范蠡獻西施》。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便是明華園戲劇團,其為臺灣第一個以現代化、企業化手法經營的傳統劇團,除了創新與轉型之外,在演出型式的多元與聲光科技效果的運用上,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為傳統藝術開創了嶄新的契機。
圖4-46
明華園於2011年所演出的《蓬萊仙島》劇照。
大戲:客家採茶戲
客家採茶戲自清代同光年間,隨閩粵移民來到臺灣,並以歌舞小戲的形態在清代和日治時期流行於臺北、新竹、東勢、鹽水等地,民間又稱為「三腳採茶戲」。客家採茶戲由於其通俗易懂的唱腔唸白,再加上丑旦調笑的詼諧演出,因此吸引大量觀眾欣賞。
圖4-47
客家採茶戲丑旦調笑的詼諧演出,廣受民眾歡迎。
但也因為演員常在歌曲之中即興加入「限制級」歌詞,以帶動現場的氣氛,而遭衛道者攻擊,以致於有「禁戲」的聲浪。此後慢慢發展出所謂的「改良採茶戲」,改良過後的採茶戲吸收了當時流行的的四平戲、北管亂彈戲、京劇等不同劇種的表演元素、劇目及演員,而能在商業戲園演出像「三國」、「封神」、「狸貓換太子」等知名劇碼。
大戲:京劇
京劇為傳統戲曲中劇目最豐富,且表演最精細的劇種之一,深受民眾的喜愛,和「國畫」、「中醫」同被譽為「中國三大國粹」,為海內外人士所公認。
京劇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地方戲」,它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孕育過程。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壽,下詔當時四大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三慶班」進京獻藝,並廣受群眾歡迎,因而繼續留在北京發展,並吸收了許多不同劇種的元素,成功加以融合之後,形成今日熟為人知的演出劇種。
臺灣在民國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因其時政治氛圍的極度特殊性,以國家的資源,支援以復興中華文化為意象特色的京劇表演藝術團隊成立,成為當時主要表演藝術團體形式的重要指標。在當時由國家體制予以支援成立的傳統京劇團隊,依附於公部門重要編制下的國軍機構為主要推廣發展的基地。
其中民國39年成立的大鵬國劇隊,乃是由原屬於空軍的霄漢劇團和傘兵部隊的飛虎劇團合併組成,另邀請一些民間的戲曲演員共同參與演出。
圖4-48
大鵬國劇隊演出照。
海光國劇隊正式擴編於民國43年成立,加入以海軍單位為主的京劇團隊。並在民國58年,成立京劇訓練班培養人才;小海光的設立,為臺灣傳統戲曲界培養了許多重要的人才。
隸屬於陸軍的陸光國劇隊則成立於民國47年;此外,隸屬國軍聯勤系統的明駝國劇隊則成立於民國50年。
時至今日,隸屬公部門管轄下的京劇表演團隊則有:原隸屬國防部陸海空三軍總部的陸光、海光、大鵬三軍劇隊,改隸教育部成立的國立國光劇團,是國內第一個國家級劇團。此外,成立於民國52年,其前身歷經復興國劇團、臺灣戲曲專科學校附設國劇團,後於民國95年隨戲專升格學院,正式更名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附設京劇團,則是國內第一所正式立校的傳統戲曲學府之隸屬劇團。
圖4-49
國光劇團的戲劇演出,所呈現的是傳統經典老戲的活潑生命,讓老故事也能感動人心。
圖4-50
國光劇團的創作也貼近時代潮流,積極創新,打造傳統戲曲的嶄新美學。
圖4-51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附設的京劇團,承繼著發揚戲曲藝術的使命,進而展現出紮實的傳統藝術實力。
大戲:豫劇
豫劇源於地方戲曲「河南梆子」,源自中國戲劇四大腔調之一的「梆子腔」。在經歷了融合河南地方說唱、土調歌謠,以及吸收崑曲、京劇、越劇等劇種的表演特色,加上優秀演員的用心努力,豫劇搖身一變從地方戲曲登上中國重要戲曲劇種的名單中。
臺灣目前最重要的豫劇演出團隊是前身為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而於民國85年改編成為國立國光劇團之派出單位的國光劇團豫劇隊。該豫劇隊於民國97年脫離國光劇團,單獨成立為臺灣豫劇團。
圖4-52
臺灣豫劇團的戲劇演出,追求戲劇藝術的風格展現,呈現出戲曲藝術的文化韻味。
偶戲:布袋戲
布袋戲一般又稱掌中戲,關於該劇種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有人認為布袋戲的原初表演形式來自於肩擔戲,也有認為是傀儡戲的演變。另一種民間說法則認為是三百年前福建泉州秀才梁炳麟所發明的。然而不論其源起說法的分歧與差異,布袋戲在大約一百多年前由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區傳入臺灣,並經過本土文化的蛻變洗禮,已然成為臺灣偶戲發展的主要劇種。布袋戲在臺灣早期都是野臺戲,許多著名戲班也都誕生於此時,如亦宛然、小西園、新興閣、五洲園等。布袋戲在臺灣所扮演的角色,與宗教信仰、經濟時令、文化價值傳承及維繫既定社會階層的穩定性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
圖4-53
1991年獲教育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的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壁先生。並在2006年受聘於雲林科技大學,以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指導文資系布袋戲課程。
偶戲:傀儡戲
傀儡戲是由真人操弄偶人表演的演出藝術。根據文獻記載,傀儡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到了東漢時代,傀儡戲已經是宮廷宴會裡重要的娛樂表演項目,至宋代時期為傀儡戲的興盛時代,當時傀儡戲受歡迎的程度普及民間各個階層。
傀儡戲的演出種類計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水傀儡、肉傀儡,藥發傀儡等;其中杖頭傀儡與懸絲傀儡至今仍流傳各地,其他的傀儡劇種演出形態則已相當少見。
圖4-54
臺灣廟會目前的傀儡戲演出以懸絲傀儡為主。
臺灣傳統傀儡戲主要分南北兩派。早期漳州移民來臺後多居於北臺灣地區,泉州移民則多移居於南臺灣地區,傀儡戲團的發展也因此形成明顯的南北兩派的差異。
其中,北部傀儡戲著重於宗教信仰中消災祈福的活動演出,多在開廟、入厝或送火、呼魂等祭煞表演場合,演出鍾馗、水德星君及完整的北管戲曲。南部傀儡戲則多於婚宴喜慶場合演出,較偏重於祈福,表演內容含吉慶性質。且北部傀儡戲偶高達三尺,南部傀儡戲偶高度則約只有北部戲偶的一半。北部傀儡戲的演出劇目較為完整且演出時間較長,南部的演出劇目則較簡短,因此傀儡戲團的編制也較北部精簡。
圖4-56
高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在2011年舉辦的「當偶們童在藝起─藝術關懷巡迴演出」活動,在保有傳統與創新的戲劇演出之同時,更不忘付諸文化的傳承與關懷。
偶戲:皮影戲
皮影戲的演出是藉著一面白布,利用燈光照射原理,將紙偶或皮偶的影像投射出來,配合音樂、唱白來表達戲劇故事內容的偶戲演出形態。皮影戲平面的雕刻藝術造形,卻有著與真人演出截然不同的觀賞趣味。
皮影戲的緣起時代相當久遠,已不可考,劇情多半取材於民間故事或傳說。在中國戲劇的發展歷史上,皮影戲可能是最早的戲劇表演形式之一。
臺灣的皮影戲,一說是明末時期隨鄭成功傳入臺灣,因演出時皮影戲偶的動作滑稽形似猴子,因此在臺灣也將皮影戲暱稱為皮猴戲或皮戲。也有民間說法認為在清同治初年,由閩南人許陀、馬達、黃索等三人,由閩南傳入臺灣。另有一說法,則是從廣東潮州一帶傳至臺灣南部。演出時普遍使用的唱腔,除了在廟會酬神儀式中偶爾使用北管音樂外,其餘多以臺灣南部較流行的南管或潮州調為主。從後來皮影戲團所流傳的抄本及其戲曲唱腔來看,臺灣的皮影戲傳承脈絡與大陸潮州地區關係十分密切。
日治時代,皮影戲曾因演出時需要使用光源,因浪費珍貴的電力資源而受到打壓。不過,臺灣光復後皮影戲團再度興起,與布袋戲、傀儡戲合稱臺灣三大偶戲。
圖4-58
皮影戲呈現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映照了藝人的生命寫真。
臺灣目前唯一的一座皮影戲館座落於高雄市岡山區,屬於一座多功能的戲曲博物館。皮影戲館是在行政院文建會與當時省教育廳的指示下,於民國75年8月開始展開籌設工作,籌備規劃及完成硬體建設歷時7年,至民國82年開館,83年正式營運。該館主要陳列區包含主題館、專題館和特展區。除了陳列與典藏的傳統功能外,皮影戲館也兼具推廣、研究皮影戲的功能,並且不定期接受教育部委託辦理重要的民族藝術傳習工作。
四 無所不在的表演藝術
校園相關表演藝術活動
社團展演
學校社團通常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學生因共同的興趣、嗜好與目標所組成的團體。其屬性包括多種類型,例如:自治性社團、音樂類社團、服務類社團、文學類社團、體育類社團、藝術類社團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參加。而表演藝術類社團在校園中的發展相當多元,舉凡熱門音樂社、管樂社、啦啦隊社、熱舞社等,皆為學校社團中極為熱門的團體。
圖4-60
校園啦啦隊,向來都是很受歡迎的學生活動。
教學組織
設立於校園內的藝術教學性組織,可以讓學生從中體驗不同的文化藝術氛圍與表演活力。其中臺北市復興高中戲劇班便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校園教學組織。
成立於民國88年7月的復興高中戲劇班,為全國唯一公辦高中戲劇科班。歷年演出廣受好評,其作品有《北投小鎮》、《X小姐》、《年少輕狂》、《人之初》等超過十部以上之佳作。在未來,更將以推展北投戲劇文化為目標持續努力前進。
圖4-61
2008年演出的《北投小鎮》劇照。
圖4-62
2009年演出的《X小姐》宣傳DM。
圖4-63
2010年的公演作品《年少輕狂》。
圖4-64
2010年的公演作品《人之初》。
融入文化藝術課程
除了社團活動與劇團組織之外,將表演藝術透過融入文化藝術課程的學習,也是一種幫助我們了解與接觸表演藝術的方式,進而可以培養創造力和專注力。
就課程教材設計而言,就是要透過有系統的、漸進式的課程規劃,指導進行表演藝術相關概念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創作原理與製作的過程與結果。若是以學生的學習經驗而言,則是希望學生透過藉表演藝術元素而設計的文化藝術課程之學習,能夠進一步更認識自己,並嘗試學習各種生活經驗,體驗人生百態,理解到生命的意義。
社區劇場
舉辦藝文活動是許多社區組織切入社區營造的第一步驟。藉由藝文活動的參與和推廣,社區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增進和諧的人際關係,並提升生活品質,促使社區活力再現。而此類的社區活動代表之一便是「社區劇場」。
圖4-65
嘉義市經國新城社區劇場演出《落地生根》,此社區之主要住戶成員以眷村之住民為主。
社區劇場是指在既定的地緣或社群基礎上,具備共同的文化特質及興趣,而令當地民眾產生歸屬感的地方藝文組織。
社區劇場與專業化劇團的訴求重點有極大的差異;它強調的是民眾的親身參與,培養藝文素養,並強調在地文化意識,帶領更多不同領域的觀眾走入劇場,成為一種與民眾生活共存的劇場形式。
圖4-66
社區劇場的演員,透過不斷的反覆練習,期待讓觀眾看到最完美的演出。
近幾年來,臺灣各地組成許多劇團表演形式的社區團體,宣揚亦實踐社區在地文化的認同理念。例如:經歷921地震後成立於臺中的石岡媽媽劇團;或是專為女性團體發聲的高雄在地劇團辣媽媽劇團;另外也有藉由地區性直接發起的劇團組織臺東劇團、南風劇團等。這些劇團的成立都有十年以上的歷史,並以在地的人文歷史故事或產業背景作為戲劇的創作來源。此亦證明了由民間社群自主發動的藝術文化能量,是可以超越專業藝術性活動的推廣效應。
圖4-67
石岡媽媽社區劇場排練一景。
藝術治療
在現代繁忙的社會壓力下,時間與空間的壓縮讓許多人皆感受到緊迫的壓力,也產生了不少文明病,因此精神的支撐是現代人急欲尋求的生活能量,許多與減輕壓力、提升精神能量相關的另類治療法與產品紛紛興起。而具相當減輕壓力、且不具反面副作用性的「藝術治療」應運而生。所謂的「藝術治療」是指藉由各種藝術的媒材,如:音樂、繪畫、舞蹈、戲劇、寫作、樂器演奏等,表達人們內心的感受、思緒及經驗。這些表達性元素的直接來源是自潛意識而來的,因此更接近人們靈魂的本質,並傳遞來自靈魂深處的訊息。
戲劇治療
戲劇治療是指一種具完整結構的戲劇與劇場藝術之治療程序。將接受治療者置於戲劇演出活動中,藉個人與團體互動的關係,自發性的去嘗試並探討生命中的經驗,藉以舒緩情緒、建立認知,解決精神上的疾病與障礙。
其中,以心理劇來說,即是透過角色扮演,將困擾接受治療者的問題或心理情境因素忠實呈現,進而透過心理層面的探討、分析,達到治療的效果。而心理劇也被定義為:一種可以讓你練習怎麼過人生,但不會因為犯錯而被懲罰的方法。
舞蹈治療
舞蹈治療的特殊性,在於其是一種非權威式的藝術治療方式。參與者擁有個人身體與心理的完全主導權,藉著自由地舞動身體,找回身體韻律的獨特感,查覺自己身體、心理、情緒、與他人關係的互動訊息是否平順,以達到身、心、靈和諧共處的狀態。參與者不需有任何舞蹈基礎,也不需接受任何特別的舞蹈動作訓練,甚或肢體殘障者,也能藉由有限的肢體律動,盡情享受透過舞蹈所帶來的美妙感與舒暢感。
圖4-68
舞蹈治療透過身體律動,將個人潛意識的內在感性元素,傳達到理性外在的意識層面上,有助於整合參與者個人的身體、心理、情緒、認知、人際關係上的和諧。
美術治療
美術治療乃是指透過不同的美術材料進行不同形式創作的操作過程。如利用蠟筆、水彩、彩色筆、黏土等,進行繪畫、拼貼或手工藝製作。在治療師的引導與協助下,接受治療者藉由藝術創作的過程來探索自我,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得到情感的抒發。特別是對於口語表達能力不足的接受治療者,無法完整的表達如恐懼、害怕、無助、焦慮、絕望等感覺。但透過美術作品的創作,可以提供另一個有效的溝通管道。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