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區
北投區是中華民國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
北投一名的由來
「北投」此地名是由凱達格蘭族語系ki-pataw(女巫)取音而來。由於此處存在著溫泉,時常瀰漫著煙霧,也不難免讓人聯想有女巫居住在此地。
北投一地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的內北投社社址,係與淡水鎮的外北投社相對應。北投,或稱北頭、八頭、八投,皆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語Patauw之閩系臺語譯音,其意為女巫,相傳昔日有女巫居住於此而得名。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尤以負責祭祀、治病、祈福、喪禮等社會上各項重要儀式的女巫地位最為崇高,備受崇敬,因而也有凱達格蘭平埔族對這個泉煙瀰漫的神祕地域充滿尊重和敬畏而命名的說法。
凱達格蘭文化館
因此台北市政府特別在北投成立凱達格蘭文化館,讓民眾了解這段歷史。
北投原住民的硫磺交易
臺灣的硫磺至少在十四世紀中葉即成對外貿易的輸出品。1626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佔據臺灣北部,企圖拓展東方的貿易路線。
1632年(明崇禎五年)來臺的西班牙宣教師Jacinto Esquivel在佈教報告中曾云:「沿Kimazon之小支流,可達Kipatao部落,分為八九部落,產出多量硫磺。中國人冒險入此地,以毛氈類及裝飾用之瑪瑙珠、手釧、鈴等,與土番交換硫磺。輸向中國本土百斤價格約值五兩,甚至十七兩之鉅,而其得自土番者,則以五百七十斤之硫磺,僅不過付與一枚之氈而已。」
官方介入硫磺貿易
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來台勘察硫磺礦,於今天的大磺嘴一帶找到硫磺坑,當時所採集的硫磺多用來製作爆竹與火藥。之后,有亡命之徒在此私制火藥,官方乃列為禁地,下令封礦,使這里成了禁區,連小規模農墾都得不到官方許可,因此北投在入清后有頗長的時間是未墾之地。
清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清朝政府於北投設立磺務分局,專司硫磺的出口,進而促進該地區的發展,硫磺成為早期北投地方發展的重要資源。
從硫磺到溫泉
清光緒二十年(1894),德籍硫磺商人奧里(Ouely)利用北投溫泉興建溫泉俱樂部,為北投溫泉開發之始。1896年,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發現北投溫泉質佳,極富觀光與商業價值,故於北投溪畔開闢台灣第一家溫泉旅社-「天狗庵」,成為北投溫泉浴場的先例與濫觴。
溫泉與醫療
到了日俄戰爭(1905),日本殖民政府因深信溫泉可治百病,有保健、療養及保養之效,便在北投設立了「陸軍療養院」(即陸軍八一八醫院現址),專供日本皇軍使用,以溫泉為傷兵療養、復健。
台灣光復後,政府以此為基礎,建設了許多大型醫療機構在北投、石牌一帶,例如:榮民總醫院、國軍北投醫院、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
戰爭帶來的繁榮
陸軍療養院建設完成後,日俄戰爭的傷兵,便源源不絕地由基隆轉運至北投療養,間接促進本地的發展。同時,殖民政府也在其四周劃定為都市計畫的「風景區」,特別派工兵修築台北到北投的公路,並鋪設鐵路淡水線,使北投在天時、地利、人和下迅速地發展。
若要富先鋪路
由於戰爭與商業的需求,日本政府建設了鐵路北淡線,其中就包含了北投這一站,並於1919年,"深水線"鐵路在磺港溪(北投溪)東邊的"磺港后"開支線,設"新北投驛",才有"新北投"之稱,所以此後才有新舊北投的名稱差異。
在軍事、醫療、觀光的需求下,新北投站於1916年啟用(當時稱為「新北投停車場」),並於1937年擴建。建築形式沿用至今,為台灣經典建築。改建過後的第二代站房落成,車站與軌道呈「T」字型垂直布設,十分特別。當時以單節汽油客車往返於本站與北投車站間,戰後改以單節柴油客車行駛。
廢止與拆除
1988年7月15日:興起捷運風潮,隨著台鐵新北投線正式結束營運而廢止。
經建築師李重耀的牽線,台北市政府以象徵性的一元價格,將新北投車站賣給彰化的台灣民俗村。
歸鄉
1996年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因北投人在地情感,以一篇文章「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車站」倡議新北投車站返鄉,大家才慢慢認知,文化資產的珍貴性,逐漸凝聚新北投車站返鄉的共識。
2013年4月18日,台灣民俗村產權人日榮資產管理公司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給台北市政府,同時肯定任何歷史價值建築必須與原本存在的土地具有關連性。
2017年4月1日,百年建築「新北投車站」歷經12年民間推動,終於「返鄉」以新面貌亮相,和101年前車站啟用同一天,致敬意味濃厚。
新北投車站現況
重建後的新北投火車站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現在作為文藝展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