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異國料理店隨處林立,世界各國料理品項多樣、變化多端,這些飄洋過海的美食到底有哪些特殊的風味,與調味料息息相關,本專案就為大家介紹臺灣在烹調上常見的異國調味料及香草植物,在家也可以自己做異國風味料理,一嘗世界各地的美食!
肉桂(cinnamon)
最早被發現的香料之一,是用肉桂樹皮乾燥而成。它常混入中國五香粉和印度咖哩粉,用來去除肉類的腥味,是肉類料理的烹飪祕訣,也常加在甜點中,使甜點味道更為香醇。
丁香(clove)
最早發源於有香料諸島之稱的摩鹿加群島。丁香因花蕾像釘子而聞名,在中外飲食裡都有調味、醃漬的功能,中式料理的五香粉、印度的咖哩、英國的香辣醬中,都少不了丁香。
胡椒粒(pepper)
胡椒原產於南印度,早在西元五百年前就被大量栽植。胡椒是胡椒科蔓藤性植物的果實,為一種熱帶性植物,搭配各式料理皆合宜。因採收的處理和種類不同,可分為黑胡椒、白胡椒、綠胡椒、紅胡椒四種,有刺激且強烈的辛辣味,性溫散寒,是世界各地最廣泛使用的辛香料。
白胡椒
去除胡椒成熟果實外皮,將種子充份乾燥處理而成,口味香辣,但較黑胡椒溫和,適合運用在海鮮、白肉料理或淺色醬汁上。
紅胡椒
果實成熟後採收,經乾燥加工而成。一般的紅胡椒(或稱粉紅胡椒),包含了胡椒、歐洲花楸和巴西胡椒木的果實,除了胡椒果實外,另兩種幾乎都沒有辛辣感,但帶有獨特的香氣與酸味,入菜配色很漂亮,也可增加香氣。
黑胡椒
採收胡椒未成熟的果實,經日曬乾燥加工處理而成,口味嗆辣,適合運用在紅肉料理。
綠胡椒
新鮮的綠胡椒較少見,乾燥的則與黑胡椒一樣是採收未成熟的果實,經冷凍乾燥後保留褐綠色澤,是4種胡椒的辣度之冠,常出現在川菜、泰國菜中,是嗜辣者的最愛。
迷迭香(rosemary)
松葉狀的葉子,瀰漫著清香,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是約一公尺高的灌木植物。迷迭香在烹調上,是消除肉腥味的好幫手,除了被廣泛運用於菜餚烹調,同時也是香水或是化妝品的基本原料,其香氣有安定神經、強化腦部活動的效果。
迷迭香在義大利料理中最常用來搭配肉類,例如:羊肉、豬肉、雞肉等。迷迭香的特殊香味非常適合和大蒜混合,用來作為烤羊肉或燉肉時的醃料和調味料。迷迭香也適合搭配較清淡的魚肉料理、蕃茄口味的料理和蔬菜料理。
迷迭香的英文名稱「rosemary」和英文的rose(玫瑰)及Mary(瑪莉)並沒有關係,而是由迷迭香的拉丁名稱「rosmarinus」轉化而來,由「露水」(ros)和「海」(marinus)兩個字根組成,意指「來自海洋的露水」。因為特別耐旱,所以在許多地方的迷迭香只需要來自海上的水氣就能存活。
百里香(thyme)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南歐一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特別適合與魚貝類作搭配,其所含的瑞香草酚(thymol)具有殺菌防腐的效用。
百里香多應用於調味葷菜、熬湯、燜燉等,雖然其芳香獨特,但並不會掩蓋其他香草或香辛料的香氣,並會自然與其混和。個別使用時一般是將一小枝整個放在食材中使其芳香被吸收,又或者將葉片從小枝上刮下來脫水乾燥,百里香乾燥後的香氣會比新鮮的更強烈,使用時就將乾葉切碎調味食材。
小茴香(cumin)
又名孜然,原產自中東至南亞一帶。由於富油性,氣味芳香而濃烈,而且祛除腥膻異味的作用很強,還能解除肉類的油膩,尤其常用於燒烤肉食中,風味獨特,多磨成粉末使用。
在南亞、中東、北非與新疆,獨特的香氣是許多菜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調味,最常被用在燒烤牛、羊肉中。孜然遇油或經高溫加熱後,香味會越來越濃烈,因此,除了燒烤以外,比較適合煎、炸、燉煮等烹調方式。它在中國是用來燉肉,在歐洲則常用於烹調魚類。
小荳蔻(cardamon)
身價之高,僅次於蕃紅花,原產於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的熱帶雨林地區,是印度菜中常見的香料。為了防止小荳蔻香氣逸出,通常連果皮一起保存,要烹調時再剝皮取出種籽磨碎使用。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是用來提煉香水的原料,價值不凡,同時也是第一個在埃及亞歷山大港被課稅的進口香料。
小荳蔻不管是搭配甜點或鹹食都能讓料理更加分,適用的菜餚相當廣泛。敲開果莢取出的黑色種子可以稍微壓碎或磨碎使用,或是直接把完整果莢丟進料理烹煮,最後再挑出來即可。但不管採用哪種方法,都務必謹記小荳蔻的風味濃郁,只要添加少許就足夠了。
在傳統印度料理中,小豆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香料之一,常用於各種綜合香料與印度奶茶等食物中。此外,除了中東與亞洲地區經常使用小荳蔻,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各種甜麵包捲與麵包裡也會添加此香料。
羅勒(basil)
氣味濃烈的藥草香原產於東南亞,後來傳到非洲等地,印度教之神「維修努」手上捧的就是羅勒,所以羅勒在印度備受重視。現在世界各地都有栽種,使用方式非常多元。
義大利青醬、泰式打拋豬和三杯雞,這些地理位置相差千百公里的地方料理,都用到同一種食材──羅勒。可羅勒其實有分好多種,有的味道偏甜,有的則充滿辛香料的風味,甚至帶點苦。
甜羅勒(sweet basil)
在歐美國家較常見的甜羅勒,綠葉光滑,色澤柔和,帶有甜味,伴隨花朵、薄荷與茴芹的香氣,也是義大利料理中青醬不可或缺的香料。
聖羅勒(holy basil)
在料理上,適合用來與辣椒及其它食材一起拌炒,或是加入咖哩中。但因味道強烈,所以如果是湯品或沙拉,則較建議用泰國羅勒。為了避免其強烈風味影響料理,烹飪時可以先摘一點嚐嚐味道,更能準確判斷用量。也可在即將完成料理時,灑上完整或撕碎的葉片,為菜餚增添獨特而新鮮的風味。
泰國羅勒(thai basil)
在泰國、寮國、柬埔寨及越南特別常見,泰國羅勒的莖呈深紫紅色,帶有茴芹和丁香的香氣。生吃時風味會特別強烈,經烹煮後味道則變得溫和。常用於熱炒料理如經典的泰式炒河粉,在烹調的最後一刻加入,為料理帶來獨特香氣。其它常見料理如越南河粉及泰式綠咖哩也都少不了泰國羅勒提味。
紫羅勒(opal basil)
在一片綠色的羅勒中,紫羅勒毫無疑問是最搶眼的一個,而且顏色會隨生長加深。比起甜羅勒,紫羅勒的味道更柔和,帶有肉桂、茴芹、薄荷及丁香的味道。也因味道與甜羅勒較相近,所以基本上能取代甜羅勒,沙拉或義大利麵的青醬都用的上,只不過顏色換成了神秘的紫。
檸檬羅勒(lemon basil)
亮綠色、鋸齒狀的葉片是其特色,帶有檸檬香氣,伴隨甜甜的餘韻。常見於印尼、寮國、泰國及波斯料理。除了可將檸檬羅勒抹在雞肉或魚肉上,在寮國,咖哩、湯品及熱炒料理都會用到檸檬羅勒,通常都在烹飪過程的最後才加入,以保留其鮮爽的香氣。
奧勒岡(oregano)
自古生長於地中海國家的山區野地,常用於增加食物或酒類的芳香,十分適合與蕃茄、乳酪搭配料理,屬於義大利菜的一大香料。
新鮮的奧勒岡可以放置通風處,待完全風乾後便可以乾燥保存,而市面上可買到碎狀的乾燥奧勒岡則可保存一年以上。奧勒岡稍帶苦味的口感且略有辛辣味,添加時要注意份量的多寡。
奧勒岡是義大利料理中重要的香料,披薩、義大利麵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地中海地區也常利用來作沙拉,此外燉煮蔬菜或肉類、燒烤、煮湯、作餡料都常用奧勒岡。歐洲人常在烤肉時加入奧勒岡,會讓烤出的食物風味相當誘人。
月桂葉(bay leaf)
月桂葉就是月桂樹的葉子,具有獨特的芳香,在古希臘、羅馬時代,被當成是智慧和勝利的象徵。新鮮的月桂葉性質溫和,脫水後其香味會變得濃烈。在烹調上,可去除魚、肉類及青菜的特殊味道,並襯出素材本身的美味和香氣。
月桂葉因為纖維很粗,不容易吞嚥,就算吃下肚也可能刮傷消化道,通常料理煮好後就可以把月桂葉撈起。另一種方法是把月桂葉和其他香料以麻繩或紗布捆在一起下鍋熬煮,煮好後就能輕易把整捆香草撈起來,吃的時候就不怕咬到月桂葉。
月桂葉常用於地中海料理,不管是燉肉還是煲湯,基本上都離不開長時間熬煮的特性。另外,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料理中,月桂葉也會用於飯類或綜合香料瑪莎拉裡。
巴西利(parsley)
又稱為荷蘭芹、洋香菜,是義大利菜常用佐料,烹調使用的是葉子部分。一般是運用新鮮葉片,但也可以乾燥後使用。與肉類料理一起搭配,具有殺菌功效,也能促進消化,此外也可以添加於沙拉中。
巴西利最常見的品種是捲葉巴西利(curly parsley)及平葉巴西利(flat-leaf parsley)兩種,其中平葉巴西利又稱義大利巴西利。平葉巴西利的味道比較強烈,而捲葉巴西利較常用於裝飾。
在料理上,巴西利的運用很廣,從沙拉、蔬食料理、蛋類料理、穀物、湯品、醬汁到各種鹹食都用得上,既能幫料理提味,同時又不會搶走其他食材的風采。要注意的是,巴西利耐不住高溫與長時間烹煮,所以比較適合在最後再加入料理中。
香茅(lemon grass)
有檸檬般的清香,是最具代表性的泰國香料。作為食用烹調的香茅主要是指檸檬香茅,葉子外觀細長類似芒草,盛產於東南亞,或以莖幹或粉末的形式出現於調味料市場。
香茅在東南亞國家是非常重要的日常蔬菜跟香料,東南亞酸甜的料理當中,不可以缺少這一味。搭配魚、烤肉還有各式咖哩,或是搭配椰奶跟雞肉,都非常的美味。
香茅底部的球根部是主要的精油來源,是氣味最濃郁的地方,東南亞的料理會將這個部位切斷或拍碎來入菜,如果整段使用因為底部的纖維比較粗,因此食用前會先取出,如果不取出則通常會取比較嫩的部位切片使用。也可以把香茅當成香料使用,整段或者切片放入油醋當中浸泡成調味醬汁,也可以搭配薑做成糖漿,都非常的鮮甜。
檸檬葉(kaffir lime)
檸檬葉是泰國菜中的香料之一,通常會將其切細,加入鍋中調味,多用於煮咖哩、海鮮,更是著名的泰國酸辣湯「冬蔭功」必要用料之一。檸檬葉清新香氣特別強勁,可去腥味,亦可用來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