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工作,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
追求一個能賺錢糊口的職業嗎?
還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肥缺?
有些人想要成為「專業」,又,什麼是專業?
汲汲營營努力,除了薪資、權位之外,
還可以有什麼樣的目標呢?
人生,就只是把時間與心力出賣換錢的過程嗎?
或者,工作可以不只是我們以為的那樣?
如果今天的好工作未來可能不存在,
未來的工作現在可能還沒出現,
那我們還可以如何構思目標?
如果未來全不可測,那我們過一天算一天,
就追求眼皮底下的好處,可不可以?
找一個長期目標,聽起來不錯。
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目標是對的,一定走得通?
如果往這個長期目標走下去,到最後發現走到死路,
不是滿盤皆輸?
如果在實現長期目標的時候發現困難瓶頸,
是該趁早放棄嗎?還是應該和它拼到底?
到底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愚公移山比毅力?
寫履歷是為了求職?其實你已經慢了一步,一大步。
在求職時才寫履歷,是在列商品內容清單,請別人喊價。
在找工作的三年前,甚至更久,就可以開始寫履歷。
寫你三年後想要有的履歷,作為自己的努力計畫書。
寫當時的履歷,作為自己的起點,檢視自己的狀態。
但是,我們又要怎麼構想未來的方向,
怎麼思考要增加哪些能力、才能、實作成果呢?
大家都說要找到有熱情的工作…說得容易!
世界這麼大,這麼複雜,這麼多樣,
我們怎麼知道什麼工作是我們會有熱情的?
即使是在工作的人,往往也只知道自己的工作實況,
更不用說在畢業之前,熟悉的工作只有一個:學生。
在這個茫茫的世界,可以用哪些管道、哪些資源,
有方向有方法地找尋適合自己、感到熱情的工作?
當我們都發現,聽課和考試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面對工作環境,大學拿了多少學分,哪科得多少分,
全部再也不重要。
然而,在學校環境中,我們就不在工作環境中。
那麼,我們要怎麼學到工作上需要用到的能力?
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要如何累積經驗和成果,說服產業界:「我是人才」?
事業上的發展,要靠「交很多朋友」嗎?
每天約朋友吃飯喝酒,就會成事嗎?
帶著目的交朋友,刻意選擇朋友,
是不是心機太重?
帶著利用意圖交朋友,
又能形成真正的友情嗎?
朋友怎麼交,
跑派對參加活動就能交到朋友嗎?
要怎樣認識人才恰當、合宜、有禮?
年輕人找不到方向感,是誰的錯?
靠北教育部、責怪父母、拍打學校和師長,情況就會改善嗎?
如果科系已經不能決定你的職業,
如果學校的課程、科系架構,往往不能幫助學生,
甚至有礙學生找到方向,我們該怎麼辦?
學生、老師、學校,以及「我們」又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