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為俄羅斯作曲家,父親是國營冶金廠長,因此家境優渥不虞匱乏,父母皆對音樂略有涉獵,時常邀請親友來家中舉辦音樂聚會,年幼的柴科夫斯基耳濡目染下對音樂產生興趣。五歲開始學鋼琴,但當時上流社會的子弟多從事軍職或官職,因此父母並不積極栽培他學音樂,而其個性又較為優柔寡斷、多愁善感,不適合擔任軍職,於是父母讓他攻讀法律學位。
1859畢業後進入司法部工作,同年,俄羅斯鋼琴家暨作曲家安東 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1830-1894 )成立俄羅斯音樂協會,柴科夫斯基為了逃避繁忙的公務,常參加協會活動,1862年安東·魯賓斯坦將協會擴大成立為聖彼得堡音樂院,為俄國第一個專業的、系統化的音樂教育機構,22歲的柴科夫斯基決定入學就讀,並於隔年辭去司法部的工作。
生平簡介
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尼古拉 魯賓斯坦( Nikolai Rubinstein, 1835-1881 )將位於莫斯科的俄羅斯音樂協會分會成立為莫斯科音樂院,並到哥哥的聖彼得堡音樂院尋找可以任教的老師,相中即將畢業的柴科夫斯基,於是他1865年畢業後即進入莫斯科音樂院任教,於該校任教12年之久。
1876年,透過尼古拉·魯賓斯坦的介紹,柴科夫斯基認識了梅克夫人( Nadyechda von Meck, 1831-1894 ),並開啟了長達14年的贊助。梅克夫人不僅以金錢贊助他,更成為其精神支柱,兩人常在信件中互相傾吐心事、表達愛慕之情,這些書信也成為研究柴科夫斯基的重要史料。柴科夫斯基的第四號交響曲就是獻給梅克,副標題是「我們的交響曲」。
生平簡介
1877年,一位愛慕他的女學生安東妮娜 米拉可娃(Antonina Miliukova, 1849-1917 )寫了好幾封信給柴科夫斯基表達愛意,並威脅若不與她結婚就要自殺,柴科夫斯基深感苦惱,最終妥協答應了。婚後,柴科夫斯基相當痛苦,曾寫信給梅克夫人道:「我絕不能愛我的妻子…我絕望了,期待著死近乎瘋狂…對我那可憐妻子充滿厭惡…」,由於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曾跳莫斯科河自殺,這段婚姻只維持了10週就結束。
生平簡介
1885 年,柴科夫斯基出任俄國音樂協會莫斯科分會會長,1887年首次前往歐洲巡迴指揮自己的作品獲得廣大迴響,1891 年更赴美演出,因此他晚年擁有相當的名氣與成功。1893年逝世,他的死因卻始終成謎,有一說是飲用生水感染霍亂而死,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害怕自己是同性戀的事事跡敗露而自殺。
作品簡介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包括歌劇(如:《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等)、三部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七首交響曲(如:冬之夢、 曼費德、悲愴等)、序曲及其他管弦樂作品(如:《斯拉夫進行曲》、《1812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等)、器樂協奏曲(如:《第1號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等)、室內樂(鋼琴三重奏《紀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弦樂六重奏《佛羅倫斯回憶》)以及大量的聲樂曲及鋼琴作品,類型極為完整。尤其特殊的是,他較其他作曲家,更多了芭蕾舞劇音樂作品。
以下將按照創作年份針對《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天鵝湖》、《小提琴協奏曲》、《C大調弦樂小夜曲》、《1812序曲》、《睡美人》、《胡桃鉗》、《悲愴交響曲》進行作品介紹。
《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柴科夫斯基因迷戀一位法國女高音失敗,於1869年創作此曲,在當中寄託失戀的狂熱、渴望及悲痛。樂曲以表現義大利宗教氣氛的序奏開始,接著描述兩大家族的激烈衝突,其後是愛情主題,以戀人的殉情作結。
芭蕾舞劇《天鵝湖》
柴科夫斯基的畢生僅寫作三齣舞劇,分別為1876年的《天鵝湖》(Swan Lake)、1889年的《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以及1892年的《胡桃鉗》(The Nutcracker),被世人譽為三大芭蕾舞劇。
《天鵝湖》於1877年首演,可惜首演成績不佳,直到法國舞蹈家佩提巴(Marius Petipa1818-1910)重新編舞,於柴科夫斯基逝世兩年後的1895年推出新版,才廣受世人喜愛。柴科夫斯基將原作的芭蕾音樂改編成音樂會演奏的組曲,共包含以下六曲。
1.場景─天鵝主題
(Scene -Swan Theme)
2.A大調圓舞曲(Waltz)
3.小天鵝舞曲
(Dance of the Little Swans )
4.場景(Scene)
5.查爾達斯舞曲(Czardas)
6.最終場景(Final Scene)
右為《天鵝湖》組曲中的第三首-小天鵝舞曲,描寫月光下少女們變回人形在湖畔跳舞,四小天鵝整齊劃一的動作為此段一大看點。
芭蕾舞劇《天鵝湖》
右為《天鵝湖》組曲中的第一首-天鵝主題,是本劇中最有名的音樂之一,由雙簧管奏出天鵝的主題。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科夫斯基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此曲與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小提琴協奏曲的「3D」,若再加上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則並稱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1878年,柴科夫斯基在日內瓦湖畔創作了此曲,原本打算題獻給當時俄國知名的小提琴家奧爾(Leopold Auer, 1845-1930 ),卻被奧爾譏評為:「這首曲子根本無法演奏,它把小提琴搞得支離破碎、四分五裂。」不僅自己擱置不裡,還阻止其它小提琴家也不得演奏此曲。直到兩年後才由俄籍小提琴家布羅茲基(Adolf Brodsky, 1851-1929 )在維也納首演,並在他持續的演奏推廣下為世人所認識與喜愛。
電影《交響人生》(Le Concert, 2010),故事敘述受到政治迫害而淪為清潔工人的俄羅斯天才指揮家安得烈,在一偶然機會下決定重拾指揮棒,帶領著一群烏合之眾演出振奮人心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相關電影
日劇《交響情人夢》中,千秋在普拉蒂尼指揮比賽中指揮《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片段。
《C大調弦樂小夜曲》
創作於1880年,共四個樂章,且每個樂章都有題名。第一樂章為「小奏鳴曲形式的樂曲」,為向莫札特致敬之作;第二樂章是「圓舞曲」(Waltz);第三樂章為優雅感傷的「悲歌」,第四樂章則是「終曲(俄羅斯主題)」,充分展現俄羅斯民謠風格。
《1812序曲》
創作於1880年,為紀念1812年俄國擊退拿破崙大軍,贏得俄法戰爭而創作。曲中運用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以及俄國國歌〈天佑沙皇〉,此曲更以炮擊聲象徵俄軍將敵軍逼退至法國邊境,首演時發射真的大砲,現今音樂會中則多以大鼓來代替。
芭蕾舞劇《睡美人》
柴科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劇中的第二部。係根據法國作家佩洛(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 )的童話《林中睡美人》(La belle au bois dormant)改編而成的三幕芭蕾舞劇,由佩提巴(Marius Petipa, 1818-1910)編舞。1890年於聖彼得堡首演,全長近三個小時,1896年於義大利米蘭上演,為俄國芭蕾舞劇首度外銷。
柴科夫斯基將原作的芭蕾音樂改編成音樂會演奏的組曲,共包含以下五曲。
1.導奏(Introduction)
2.玫瑰慢板(Adagio)
3.性格舞蹈(Pas de caractère)
4.全景(Panorama)
5.圓舞曲(Waltz)
芭蕾舞劇《睡美人》
此曲為《睡美人》組曲中的第五首-圓舞曲,描寫奧洛拉公主的十六歲生日宴會上,參加盛宴的人們拿著花朵翩翩起舞。
迪士尼於2014年推出真人電影《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改編自1959年的動畫,以《睡美人》動畫中的反派角色梅菲瑟的視角重新敘述故事,主題曲則沿用〈Once Upon a Dream 〉,同一旋律在芭蕾舞音樂、動畫及電影中呈現多變的風格。
《睡美人》相關電影
迪士尼於1959年推出第16部經典動畫長片《睡美人》,當中的主題曲〈Once Upon a Dream 〉即是改編自柴科夫斯基《睡美人》組曲中的第五首-圓舞曲。
芭蕾舞劇《胡桃鉗》
三部芭蕾舞劇中的第三部。原作是德國作家霍夫曼(E·T·A Hoffman, 1776-1822 )1816年的《胡桃鉗與鼠王》(The Nutcracker and The Mouse King),之後由法國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1802-1870 )改編成芭蕾舞劇的劇本,柴科夫斯基於1891年編寫成芭蕾舞劇,於1892年在聖彼得堡首演,《胡桃鉗》已成為每年聖誕節時常上演的重要劇目。
柴科夫斯基將原作的芭蕾音樂改編成音樂會演奏的組曲,共包含以下八曲。
1.小序曲(Miniature Overture)
2.進行曲(March)
3.糖梅仙子之舞(Dance of The Sugar-Plum Fairy)
4.俄羅斯舞(Russian Dance)
5.阿拉伯舞(Arabian Dance)
6.中國舞 (Chinese Dance)
7.蘆笛之舞(Dance of the Reed Flutes)
8.花之圓舞曲 (Waltz of the Flowers)
芭蕾舞劇《胡桃鉗》
此曲為《胡桃鉗》組曲中的第八首-花之圓舞曲,時常單獨演奏。此曲描述24名糖梅仙子侍女們的華麗舞姿。
《胡桃鉗》相關電影
迪士尼於1940年推出第一部古典音樂與動畫結合的作品《幻想曲》,其中共包含七部古典音樂,第二部即為《胡桃鉗組曲》,依序為糖梅仙子之舞、中國舞、蘆笛之舞、阿拉伯舞、俄羅斯之舞、花之圓舞曲。
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為柴科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交響曲,於1893年創作及首演,柴科夫斯基於首演後九天逝世。此曲包含四個樂章,一般交響曲的最後一樂章多以急速、激動的情緒作結,此曲卻結束在悲哀的慢板,表現對人生的恐懼與絕望。
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是是為了紀念俄羅斯音樂家柴科夫斯基而設立,為現今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古典音樂賽事之一,有「音樂界的奧運」一稱,第一屆比賽始於1958年,每四年在莫斯科舉辦一次,最近一次舉辦是2015年的第15屆比賽。設有「鋼琴組、小提琴組、 大提琴組、聲樂組、製琴組」等共五組。
參賽者需年滿十八歲,且不得超過三十二歲,賽程包含「初賽」、「複賽」 及最後一輪與管弦樂團合作的「決賽」,曲目側重柴科夫斯基之作品。
近年來越來越多亞洲音樂家在比賽中嶄露頭角,第十二屆鋼琴首獎及第十三屆小提琴首獎皆由日本人獲得,中國大陸及韓國人也屢屢在比賽中獲獎,而臺灣小提琴家曾宇謙則獲得2015年第15屆銀牌獎(金牌從缺)。
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臺灣小提琴家曾宇謙(1994- )擊敗來自俄羅斯、南韓等國的強勁對手,奪下2015年第15屆小提琴銀牌(首獎從缺),為第一位獲得柴科夫斯基音樂比賽的臺灣音樂家。
影片為決賽曾宇謙演奏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