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表演藝術的劇場呈現方式
傳統劇場的演出形式
西方傳統戲場的歷史演進
劇場(Theatre)一字的來源是希臘文「Theatron」,意思是「一個看的地方」。簡單的說,劇場的基本結構主要由兩個部分組合而成:一是觀眾席,也就是群眾觀看的地方;二是舞臺,也就是表演者進行演出的地方。西方劇場形式的發展起源由來甚早,可追溯至古希臘、羅馬時期,此時期演出的功能機制,即已有初步的完整架構。
希臘早期具有儀典性質的戲劇,是一種全民的活動,因此露天劇場成為最適合的劇場形式。西元前6世紀,希臘的露天劇場是由一片山坡和山腳下的一塊平臺所構成的,觀眾可在山坡上坐著觀賞。平地則供演員表演使用;在平地的表演區,是供演員和歌隊所使用。
西元55年,羅馬人在龐貝建立了第一座永久性的石造劇場。雖然羅馬劇場以希臘劇場的形式作為建立的基礎,不過,兩者在空間架構概念上仍有顯著的不同;譬如,標準的羅馬劇場建在平地上,其舞臺高度與觀眾席相同,並且互相連結;而希臘劇場裡的舞臺與觀眾席則是分離的。羅馬劇場的觀眾席面對表演區,樂池呈半圓形,位置稍低,且與表演區之高度有所落差。
圖2-31
里昂羅馬式戶外劇場,夏季經常在此舉辦藝術節演出。
中世紀時期普遍被稱為人文、科學、藝術的黑暗時期。此乃由於整個西歐政治文化受制於教會的嚴格規範,除了基督教會宗教劇大量的演出外,戲劇演出在其他方面,並沒有突出的活動或表現。該時期的宗教劇演出,已出現大型布景,代表天堂、人間、地獄等地方的景物,都搭建在舞臺上。中世紀戲劇演出的最大特色在於不需要固定的專設建築,也就是沒有固定的劇場建築。
宗教劇
約於西元11世紀左右,歐洲教會開始以戲劇演出的方式進行傳道工作,這種戲劇形態稱為「宗教劇」。宗教劇內容主要取自《聖經》故事,語言均以拉丁文為主,並搭配有音樂演奏的部分。
當時演出場地大致分為三大類:
1. 教堂內
2. 教堂外
3. 活動臺車
16世紀前,倫敦無任何劇場的設立,戲劇多於露天舞臺舉行;直到1576年,演員伯比其於倫敦城東建立「劇院」。當時劇院建築有兩種形式:露天劇場及室內廳堂。
圖2-34
中世紀教堂的舞臺陳列方式。景觀站設在教堂內部四周,中間空出來的地方則成為演員演出與觀眾觀賞的場地。每個景觀站都是獨立的,觀眾依循故事發展,順著景觀站,一站一站往下觀賞。
圖2-35
中世紀的移動戲劇臺車,每部車就是一個小型的活動舞臺。
文藝復興時期在義大利引發劇場革新運動,其所建立的劇場建築觀念與劇場形態,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義大利舞臺的形制設計受到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是維楚維斯的建築學著作,二是透視法的研究。
維楚維斯在西元前1世紀完成著作《建築十書》共十冊;其中第五冊專門討論劇場建築的相關問題,此部書一直到1414年才被發現。在透視學方面,則是由於佛羅倫斯的建築師布魯尼斯奇將前人的知識歸納、整理而成。之後,許多畫家和建築師開始喜愛透視法所設計出的布景,充分利用透視美學的操作法則,達到逼真的視覺效果。
圖2-36
利用透視法設計,呈現在舞臺上的布景視覺效果。
第一個設置永久舞臺鏡框的劇院是1628年建立在帕爾瑪宮廷的發納斯劇院。鏡框式舞臺顧名思義即是舞臺由一拱門形式,架構出一實體的固定形構,就像鏡框或畫框一樣,將演員的表演區和觀眾的觀賞區明顯的分開。此時應劇情需要而設計場景的觀念漸漸形成,舞臺空間的設計,也較以往得到更多的發揮。
20世紀的劇場與舞臺擺脫以往侷限狹隘的寫實觀念,加上科技的進步神速,劇場建築相關的結構學、機械學、聲學、光學、電學等,各領域都有嶄新的理論提出與新的技術開發,且廣泛迅速的被應用,使現代劇場不論在整體建築外觀、舞臺機械設備或觀眾席的舒適多樣化上,都獲得很大的改善。
舞臺可透過完善精密的電腦操控各種機械裝置,包括:電動轉臺、車臺、升降臺等各種懸吊起重裝置,並可透過電腦控制燈光系統,使舞臺演出效果更盡完美。
二次大戰後,許多新興的劇場建築打破鏡框舞臺的迷思,大量非鏡框式舞臺劇場出現,使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縮短距離,營造更密切而直接的互動。
非鏡框式舞臺大致可分類為三種形式:
1. 中心式舞臺
2. 伸展式舞臺
3. 黑盒子劇場
中心式舞臺此種劇場形式的表演區在中間,觀眾席圍繞著表演區。由於表演區與觀眾席的造形可能以正方形、多角形或是只有兩端有觀眾席的方式呈現,因而統稱為中心式舞臺。
中心式舞臺由於無法使用大型布景,因此只能使用高度不高的桌椅、櫥櫃等道具。其優點在於,表演者被觀眾圍繞,觀眾可以非常親近演員,不過由於近距離的接觸,不能有太激烈或危險的表演動作,以免干擾觀眾欣賞演出,相對的,演員也容易受到觀眾席氣氛的干擾。
伸展式舞臺又稱為開放式舞臺,為鏡框式舞臺的變形。伸展式舞臺與鏡框式舞臺最大的區別在於「突出」的舞臺部分,此種舞臺延伸到觀眾席,觀眾席形成一個寬廣的弧線,三面的觀眾席圍繞著舞臺區觀賞。
此種舞臺比鏡框式舞臺與觀眾距離較接近,加上視線分布廣泛,觀眾從三面觀戲的特點,因此導演、演員和舞臺視覺設計必須非常謹慎,排場位置必須顧及到每一面的觀眾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即擁有此種特殊的舞臺空間。
黑盒子劇場為二次大戰結束後逐漸出現的劇場形式,是一種實驗型或沒有固定模式的劇場。此種劇場所採納的舞臺形式打破了傳統舞臺與觀眾面對面的空間規範,表演區、觀眾區的位置、大小和高低都可以任意安排,因此觀眾能夠坐立在舞臺的兩側或四方,甚至部分舞臺更可延伸至觀眾席中,使觀眾與表演者距離縮窄,甚至成為演出的一部分。
中國傳統劇場的歷史演進
由中國原始時代的壁畫中,可發現刻劃出人物各種身體姿態以及舞蹈動作的岩畫作品;由此可知,原始初民時期已發展出歌、樂、舞一體的觀念,奠定了先秦時期表演藝術活動的初步基礎。
圖2-45
甘肅嘉峪關市西北黑山石刻畫像中人物的舞蹈畫面。
中國漢代無論在民間或是宮廷皆流行「角牴戲」。民間的角牴戲表演場所大多由戶外野地移到人群齊聚的廣場或家中廳堂;而宮廷的角牴戲由於加入了貴族的藝術品味,及諸多傳自西域的競技表演,在表演內容及項目上都比民間角牴戲豐富許多;例如:技藝防禦、吞劍吐火、自縛自解,無不標新立異,因而又被稱為「百戲」。
從隋代開始直到唐代,表演場所逐漸有固定的名稱出現,且劇場建築已稍具規模。其表演場所有樂棚、舞臺、戲場與寺廟之戲臺等處。
宋代開始出現專門供表演者公開演出的場所「勾欄」。勾欄內有戲臺、戲房(後臺)和腰棚(看席)。勾欄的舞臺部分稱為戲臺,戲臺是有頂的建築,後臺稱為戲房。勾欄有樂床,是女伶坐的地方,觀眾則可於腰棚觀賞戲劇,其規模可容納數千人。
勾欄所演出的表演藝術形式非常多元:如小說、講史、諸宮調、武藝、雜技、皮影戲、說笑話、猜謎語、舞蹈等。而大城市娛樂場所集中的地方稱為「瓦舍」,又稱為「瓦子」、「瓦肆」,同樣除戲劇之外,還有許多表演活動在此演出。
圖2-50
宋代張擇端著名畫作〈清明上河圖〉中,說唱藝人隨興即地演出的場景。
元代劇場表演多使用「歌舞」、「雜劇」的戲臺,觀眾圍繞舞臺四周觀看;之後逐漸發展背後有牆,觀眾在三面看戲的舞臺;進而發展改良在臺牆兩端築短牆,以加強正面看戲的效果;最後將舞臺的兩側也用牆封上,形成類似鏡框式臺口的形式。
清代宮廷建造一種上、中、下三層樓的特殊大戲臺,這種大戲臺共有三座:一是熱河行宮中福壽園的清音閣,二是寧壽宮中的暢音閣,三是頤和園中德和園的戲臺。這些戲臺都是為了演出宮中特製的大戲、節戲而設立的。
此外,明清時期也因海上交通的便利,加速與西方文明的互動接觸;商業活動行為也相對活絡而多元。民眾擁有較多的個人資產,並享有更大的生活自主權。 因此,市民文藝的發展,在此時期快速推進,文化表演藝術也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不可缺的娛樂項目。
圖2-54
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繪〈盛世滋生圖〉,圖中為蘇州地區五彩繽紛的戲臺;臺上正演出明代傳奇《紅梅記》中的一齣〈打花鼓〉。
圖2-55
明人繪〈南中繁會圖〉中,南方城郊的戲劇演出場景。
中國劇場發展自近代起,開始仿效歐美,採用新的科技技術,相繼建造出許多世界一流的表演場館。如臺灣於民國76年建立之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中國於2007年完成的國家大劇院。而在地方性的劇場展演場館方面,臺灣自80年代開始,即在各縣市成立文化中心,發展地方藝文表演相關活動,其規模及硬體設施的配置上,也都相當具有專業水準。
圖2-58
中國大陸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在北京長安大街建蓋的國家大劇院,於2007年12月正式開幕,設有三個專業展演場地,共可提供6500個座席。
多元活化的劇場演出形式
環境劇場
「環境劇場」意指以環境為創作題材,結合空間、劇劇、舞蹈,配合現場情境設計創作演出,脫離舞臺鏡框式的表演形式,將演出者及肢體動作融入周遭景物。也就是說,此種劇場不一定在既定的室內空間,或是備有齊全設備的場所裡,是開放性的、戶外性的演出空間。這些開放性的演出場所包含廟口、街頭、公園、古蹟等。觀眾能夠自由選擇最佳的角度欣賞戲劇演出。
臺灣本土性劇團金枝演社許多劇碼,即是透過此種環境劇場概念進行展演的。例如1996年所創作的《臺灣女俠白小蘭》,演出空間不僅在流動夜市的小卡車上進行表演,並在社區廣場、廟口、公園等戶外空間進行展演。不同的地點,所帶來的觀眾群也會有所不同,讓《臺灣女俠白小蘭》在每個不同場所表演時,都會產生不同的意義與趣味。此外,金枝演社也曾於2005年10月,於淡水的二級古蹟滬尾砲臺首演《祭特洛伊》,此為一戶外古蹟劇場的演出形式。
圖2-60
金枝演社1996年的作品《臺灣女俠白小蘭》,時常於戶外空間進行展演。
1998年9月於中國北京紫禁城所演出的《杜蘭朵公主》亦是一典型的戶外古蹟劇場。此劇自從在20世紀初問世以來,因其故事背景的地緣性,包括赫伯特.馮.卡拉揚在內的許多藝術家們,都希望能在劇情發生的真實地點紫禁城上演出這部歌劇。但早期中國大陸因特殊立場考量,並未全面性對外開放,此一想法終未實現。直到1998年由指揮家祖賓.梅塔帶領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管弦樂團爭取到在紫禁城實地演出的機會,並且邀請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擔綱執導。
圖2-61
1998年由張藝謀執導,於中國北京紫禁城戶外演出的《杜蘭朵公主》。
明華園歌仔戲團於2007年在新北市中正河濱公園演出《超炫白蛇傳》,亦是利用廣大戶外空間的靈活性,製造許多令人驚豔的舞臺效果。例如劇中一幕「水淹金山寺」即是運用消防局的消防車於公園兩旁,將四百噸的水噴向觀眾區,不僅利用大型戶外空間製造出磅礡的氣勢,也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水淹金山寺」的臨場感。
閒置空間再利用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範圍很廣泛,諸如酒廠、糖廠、港口倉庫、舊鐵道皆能成為活化再利用的建築物。臺北市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即是利用臺北酒廠的舊建築重新整建而成的。2002年,文建會開始運用菸酒公賣局民營化後閒置的酒廠,進行舊空間活化再利用,為解決華山長期藝術表演權與公民使用權之間的爭議,因此將原本華山藝文特區整併調整為創意文化園區,進一步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特別用地。此創意文化園區涵括了不同的藝術展覽表演,包含大型展演活動、大型發表會、戲劇演出、小型研習會、音樂會、創意藝術市集等。
圖2-63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舉辦「華山百戲雜技節」,一群熱血青年於園區內大展好身手。
總爺糖廠創立於民國前2年,在日治時期屬於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社所在。由於歷經內海淤積、麻豆港消失、糖業式微後,糖廠也面臨了關廠的命運。經過麻豆地方人士極力呼籲、搶救,於民國88年總爺糖廠被列為臺南縣縣定古蹟,並經文建會評選為「閒置空間再利用」及「藝術家進駐」的實施點。現今總爺藝文中心經常舉辦各種藝術文史、音樂展演與生態活動等,也經由藝術家的進駐促進與鄰近社區的藝文互動。
圖2-64
總爺藝文中心於莫拉克風災過後,舉辦以《探索麻豆.印象總爺》為主題的「柚香傳情意」活動,由南瀛民族樂團在藝文中心綠色廣場現場表演,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聆聽。
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位於港口碼頭,是經由港口倉庫改建而成的藝文空間。「駁二」意指第二號接駁碼頭,駁二倉庫原是港口倉庫,學者推測此倉庫應是於日治中期開闢蓬萊商港區之後所建造的,後因功能消失而被閒置。
民國90年由一群熱心藝術家及藝文活動人士以駁二碼頭為基點,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開始發展駁二碼頭的藝文空間。其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承接駁二藝術特區,並以此為「社區藝文中心」、「在地藝文資源起始點」、「高雄港灣藝文休憩中心」、「南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作業平臺,開拓了大高雄一個嶄新的藝文發展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