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
一年有兩個季節,從七月到十月左右是第一個季節,產的是「土釋迦」,一片一片可以分得開的這種釋迦,這是原種釋迦。
第二個產期是十二月左右一直到隔年三四月,天氣稍微冷一點,產的是「鳳梨釋迦」,也就是果肉超多,甜度更高,沒辦法一片一片剝著吃,只能削或者切來吃的那種鳳梨釋迦。
▲栽培
釋迦適宜生長在砂質土、壤土或構造及排水良好的粘質壤土,因其根比一般果樹為淺,但土壤深度在1公尺左右最為理想。釋迦的理想酸鹼度(pH)為6.0~6.5之間,在此範圍內,土壤中有效性營養元素最容易被植物利用。由於釋迦喜愛溫暖乾燥的環境,秋冬低溫容易下霜雪處就不適合栽培釋迦且不利果實的產期調節;且釋迦根淺且枝葉較脆弱,容易因強風吹動使植株搖動,引起根部的損傷,忌諱栽種於向風及海邊風大處。
▲歷史
根據臺灣府誌記載是由荷蘭人引種入臺栽培,至今有400多年歷史,原產於熱帶美洲,又因為自「番邦」引入,故又稱為「番荔枝」。釋迦於臺東縣栽植風土適應性良好,果樹種類乃適時更新釋迦成為主要經濟果樹。由於採集約經營,利用修剪及栽培管理技術之改進,矮化樹型及產期調節技術之開發與應用,使產期調節為一年兩收,供果時期延長,生產量增加,果形大,品質好,已成為臺東縣一項新興特產經濟果樹,藉以促進臺東縣農業持續發展,繁榮農村經濟,釋迦產業可謂居功厥偉。由於臺東縣主要經濟果樹種類更新為釋迦,形成產業經營,逐漸促使產業發展。
▲營養
釋迦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C、鉀、鈣、鎂、磷等,營養價值相當高。而且因熱量極高,可以有效的補充體力,並且具有養顏美容,強健骨骼、增強免疫力等多樣功能,所以無論正餐或是水果都非常合適。但因其糖分極高,減肥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挑選方式
選購時應以果粒大,果實鱗溝呈乳黃色,果鱗綠中透白帶有果粉,果型圓整,無病蟲害或機械傷害斑痕者為優。
{太麻里釋迦}
釋迦是臺東的鎮縣之寶,雖然其貌不揚,甜度卻居所有水果之冠。釋迦這不起眼的果子,如何讓臺東的農業經濟起死回生?
臺東人總是津津樂道說起這一則美麗的意外。有年夏天來了個颱風直撲,吹斷了一些釋迦樹的枝條,幾個月後,斷枝處竟然重新萌芽、開花結果,而且長出的果子比以前更大顆。農民立刻想到,是不是可以利用人為剪枝,讓釋迦在冬天也能結果?試驗之下,確實可用剪枝來調節產期。
目前釋迦在臺東縣的栽培面積約為3800公頃 ,主要分布在卑南地區、太麻里、東河鄉一帶,產期為一年兩收,每年7月起至翌年3月都有鮮美的果實供應市場,是臺東縣的最重要經濟果樹之一。「熱帶果樹在冬天容易裂果,但是臺東有黑潮暖流經過,冬天溫暖而乾燥。」也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才能將釋迦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