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哈·哈蒂
紮哈·穆罕默德·哈迪德女爵士,DBE(英語:Dame Zaha Mohammad Hadid,1950年10月31日-2016年3月31日),生於伊拉克巴格達,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後來定居英國,於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名。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追憶建築女王Zaha Hadid札哈·哈蒂
英國已故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設計風格前衛大膽,走在時代前端。她常以生動流暢的線條、優美的曲線造型,訴說建築如風般自由奔放之美,給人強烈的未來感印象,
她曾說道:「沒有曲線,就沒有未來。」
1983年,她參與香港峰俱樂部(Peak Leisure Club)的競圖比賽,並獲得首獎榮耀,雖然這個俱樂部最後未能實際建造,但飄浮碎裂、動態感十足的畫面,在當時建築界與藝術界引起騷動。
香港峰俱樂部的設計圖。圖/取自Zaha Hadid Architects。
2004年,札哈.哈蒂更以台中古根漢美術館的設計圖,得到普立茲克建築獎肯定,成為首位獲獎的女性建築師,也是歷屆最年輕的得獎者。
雖然台中古根漢美術館最後因故沒有建造,人們未能一睹實際風采,但這個設計仍讓她聲名大噪。
1.台灣淡江大橋Danjiang Bridge
淡水夕照是許多台北人的共同回憶,但如果建造一座跨越淡水河口的大橋,很可能會破壞美好的風景。
為了解決這個設計難題,札哈.哈蒂選用單塔的不對稱斜張橋形式,支撐920公尺長的主橋,保留日落景緻,並減少落墩數,降低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淡江大橋的流線造型靈感來自雲門舞者跳躍向上的舞姿,中央主塔如一位舞者雙手合掌,沐浴在淡水夕陽中為台灣祈福。其橋寬約為44公尺,中間預留8公尺寬建造輕軌系統,其餘配設雙向四車道、慢車道與人行道。
預計2020年完工後,跨越台灣第三大河淡水河河口的淡江大橋將成為全球最大單塔斜張橋,也將是台灣首座與輕軌共構的橋樑。未來,它不僅可以解決關渡大橋的交通問題,也可以帶動淡水新市鎮的開發。
當太空船般的未來建築出現在生活中,是否會有看科幻片的感受?
2.「東大門設計廣場」,無論是外部的鋼架或內部的窗戶與牆壁,幾乎看不見直線構成的空間,充滿動態與活力,宛如降落於地面的飛碟。
韓國東大門設計廣場。圖/取自Zaha Hadid Architects。
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團隊意外挖掘出深埋地底80年的遺跡「首爾城郭」與「二間水門」。
札哈.哈蒂決定保留當地的歷史文化,讓「東大門設計廣場」主體圍繞古城牆與歷史遺址,現代科技建築與傳統文化景觀互相輝映。
3.「香港賽馬會創新樓」
出現在校園中,其白色的有機造型、斜傾的建築體與橫向的流線裝飾板,以及塔樓彷彿快要飛揚到天際的模樣,立刻成為周圍最顯眼的地標。
香港賽馬會創新樓。圖/取自Zaha Hadid Architects。
如札哈.哈蒂向來的設計理念,擺脫傳統建築形式,運用大量的流體線條呈現外牆、天花板、地板、窗戶與樓梯,並以白色為主要色調,為室內提供更寬敞的視覺效果。
4.柬埔寨種族滅絕研究中心
札哈.哈蒂以吳哥窟的寺廟建築為靈感,大膽挑戰木製建築,並加入稜角分明的設計元素,不再完全運用流動曲線與混凝土結構。
哈蒂展開自己的建築美學實驗。指導教授稱她為「在自己軌道上運行的一顆星」,
英國建築師庫克說她是「帶著一條線所衍生的平面去跳一支虛擬的舞,再將之折疊,帶上太空」,部份評論家戲稱她是「紙上建築師」,
她則說「我篤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