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鈴薯
產地
馬鈴薯在法國有「地蘋果」的美譽,因其跟蘋果一樣具高營養、又有藥用價值,而且脂肪含量又低,在臺灣主要分布於雲林、臺中、嘉義及臺南等地,其中以雲林斗南栽培面積最大。
產期
馬鈴薯為冬季裡作作物,產期集中於1~3月。
種植或栽培方法
馬鈴薯喜好冷涼氣候,植株生長最適溫為21℃左右,低於0℃有凍害,27℃以上會限制生長,高過30℃發生高溫障礙,種植適期為9月下旬至翌年1月。
馬鈴薯喜土層深厚、質地鬆軟、富有機質、排水及通風良好的砂質壤土。馬鈴薯耐酸能力強,一般以pH值5.5~6.5適於塊莖成長。馬鈴薯是喜光作物,生長期間充分光照,有利光合作用;長期光度不足易徒長莖葉,延遲塊莖形成及降低產量。
馬鈴薯為淺根性作物,需常灌溉,生育後期及結薯初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80%為宜,太濕或積水薯球容易腐爛,一般約種植60天後逐漸減少灌溉水量,採收前7~10天需停止灌水。
挑選方式
檢查芽眼,發芽的馬鈴薯會產生毒素,若食用過量(約10公斤)可能導致腹瀉、頭暈,嚴重者甚至死亡;觀察表皮,注意表皮是否光滑,若表面粗糙或突起,可能是染病的馬鈴薯。顏色則以米黃色為佳,避開表皮發綠的馬鈴薯。建議挑選偏圓形、橢圓形的形狀,並拿起來在手中掂重量,挑出結實、完整的馬鈴薯。
保存方式
購買的馬鈴薯有時會沾有泥土,因此必須先把泥土拍掉,避免因濕氣過重導致受潮、腐爛。可以將拍乾淨的馬鈴薯和蘋果一起保存,藉由蘋果釋放的乙烯遏止馬鈴薯發芽。隨後放進紙袋中避免陽光直射,置於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即可,記得不可以使用塑膠袋盛裝,用紙袋才透氣!
料理或食用方式
馬鈴薯在歐洲常做為主食,在亞洲則較常做為配菜使用,料理方式多變,油炸、香煎、火烤、水煮、清蒸、燜燉、調味或不調味都可,在臺灣常見的料理方式為油炸馬鈴薯條、焗烤馬鈴薯、馬鈴薯燉肉、馬鈴薯沙拉或加入咖哩當配料等。
馬鈴薯發芽就不該食用
當馬鈴薯發芽時,芽眼及芽根開始變綠,整顆馬鈴薯產生大量的茄鹼,特別會集中在芽眼及馬鈴薯外皮,其他部位的茄鹼含量也會增高,即使高溫加熱也無法去除毒性。食用過多含茄鹼的植物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罕見症狀包括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呼吸變快、肌肉絞痛、流涎以及溶血等。發生中毒的時間多在食用後2~24小時,腹瀉的情形可能會持續3~6天。食藥署建議民眾,馬鈴薯一旦發芽就不該食用,即使切除芽眼或加熱,仍然會含有茄鹼。
2. 山藥
產地
全世界的山藥品種約有六百多種,國內常見的食用山藥可分塊狀或長形兩大類別,肉質具有黏質醣類、蛋白質、胺基酸與多種礦物質,極具營養價值,在臺北、新北、新竹、桃園、宜蘭、花蓮、南投、彰化、嘉義及屏東等縣市均有種植。
產期
盛產期約為9月至隔年3月。
種植或栽培方法
山藥栽培場所之土壤宜疏鬆、深厚且排水良好,一般以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最佳,土壤pH值則喜近中性,收穫後之外觀品質較佳。山藥忌連作,常導致土中養份不平衡,病蟲為害及藤苗生育不良等現象,會嚴重影響山藥之外觀、食用口感及產量,建議山藥栽培農地應水旱輪作。
栽種山藥時多以整塊或切塊的塊莖作為種薯,需選取外形飽滿充實、無病蟲害,且帶有皮層者,才容易長出不定芽;如使用切塊的種薯,應在切面塗上石灰或草木灰,並藉由日照曬乾傷口,避免腐爛。定植前,可先將種薯埋在濕潤的土裡,用塑膠布覆蓋促進發芽,待芽長到2~3公分,就可定植。
挑選方式
選購時要找薯塊完整、表皮平滑、鬚根少、沒有發霉腐爛,同體積下份量越重越好。也可觀察切口處,色澤越鮮豔表示越新鮮。
保存方式
買回的山藥若是整支完整,用報紙密封好並放在陰涼處,能保存長達2~3個月。若是已經切開的山藥,可用餐巾紙蘸取些許米酒後,塗抹於山藥的切口處,吹乾後再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或是去皮切塊後再分裝,放入冷凍庫。
料理或食用方式
山藥的食用方法甚多,除了生食外,還有蒸、煮、烤、炸、炒、燜等多種烹調方式,可如同一般根莖類蔬菜料理。一般來說,日本山藥口感細滑,比較適合清炒或生吃;台灣山藥口感硬,適合煮湯。
山藥生吃還是熟食好?
山藥含有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多醣體與黏蛋白(Mucin),適度攝取有助益菌在腸道存活及產生作用,對於腸道保健、提高免疫力有一定效果,而山藥中的澱粉酶因不耐高溫,熟後結構容易遭到破壞,無法發揮效果,因此,若是想藉由吃山藥幫助消化的人,建議生食山藥。
但是,對於正值腸胃炎、有拉肚子症狀的民眾來說,生食山藥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症狀,仍建議煮熟後食用較妥當。
3. 玉米
產地
臺灣本土食用玉米種類有白玉米、甜玉米及糯玉米,主要以甜玉米為大宗,糯玉米只有零星栽培,顏色則有黃、白、紫或混色等。幾乎全臺均有種植玉米,主要產地為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中南部地區。
產期
全年皆是產季。
種植或栽培方法
玉米適於溫暖的氣候環境,其生長受一定之低溫限制。若日溫平均低於19℃,夜溫低於13℃,玉米便無法良好生長。如能維持溫度21~27℃、無霜期120~180日的區域,則可獲得較好的產量。
玉米屬於短日照作物,雖然無特定的降雨上限,但過多亦不利於生長;尤其在玉米苗期多不耐淹水,應隨時排除積水,以免發生病蟲害及延長成熟期。
玉米對土壤的選擇並不嚴格,除極端砂土及黏土外,均可栽植,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肥沃壤土為佳。最適合的土壤酸鹼值大約在pH值5.0~8.0的範圍,其中以pH值6.0~7.0最佳。
挑選方式
挑選時應選外葉顏色青翠的玉米,若外葉枯黃表示玉米過熟,顆粒較無水分,且有凹米。應注意外葉上有無枯黃;聞聞看有沒有臭酸味,若有臭酸表示玉米受到水傷,已長黴菌;可以輕輕地壓壓看玉米頭、尾,若是壓下時感覺軟軟的,則表示玉米可能授粉不完全、發育較不好,能食用的部分較少;可以稍微撥開外葉檢查裡頭的玉米粒是否飽滿有光澤,米粒整齊排列在梗上沒有空隙,外形飽滿具重量感的,就是成熟的好玉米。
保存方式
如果是帶葉的玉米,放在陰涼處保存可放3至5天。如果葉子已經剝掉了,須放入袋中冷藏,並儘速食用。
如果想要保存久一些又不讓甜味流失,可以在清洗後切塊冷凍,或先用熱水燙熟再保存,比較能保持甜味。
料理或食用方式
白玉米或糯玉米以鮮食或烘烤食用為主。甜玉米因營養豐富,美味可口,除可供鮮食外,亦作三餐菜餚,脫粒製成冷凍玉米粒。玉米的料理方式多元,不論是蒸煮、火烤、炒菜或煮湯,都相當好吃。
延緩視力退化,促進排便
在全穀根莖類食物中,玉米能提供大量膳食纖維, 有助於潤腸道;且玉米含礦物質鎂,有利於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改善便祕。玉米還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具抗氧化作用,可吸收進入眼球內的有害光線,保護黃斑部,延緩黃斑病變和白內障的發生,因此有助於護眼。
玉米:豆類=3:1,最佳抗癌比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玉米搭配豆類是最好的抗癌、高纖料理。穀類缺乏離氨酸,豆類缺乏甲硫酸胺,兩者搭配可互補不足。玉米也含有硒及榖胱甘肽,具有抗癌、抗老化功效。以3份玉米搭配1份豆腐是黃金比例。選擇玉米時,也要考量自身健康狀況,比如糖尿病人不適合吃甜度高的甜玉米,建議選擇老玉米(白玉米);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選擇糯玉米。玉米入菜時,要酌量減少其他的主食米飯麵或根莖澱粉類食物。也建議不要搭配海鮮一起食用,因為海鮮含鋅,而玉米會阻礙鋅的吸收。
4. 芝麻
產地
芝麻又稱胡麻,可分為白芝麻、黑芝麻與黃芝麻三大類。目前全臺種植集中在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地,其中臺南西港是最大產地,占全臺總種植面積三分之二,且持續增加中。
產期
芝麻一年可以兩收,主產季在秋冬兩季。
種植或栽培方法
芝麻性喜溫暖,一般適當的生長溫度為24~32℃,不耐低溫,氣溫低於18℃則延遲植株生長,且低溫易造成寒害,嚴重影響產量,故選擇適當的播種期使其生長在溫暖的季節是非常重要的。
芝麻為需水性較低的耐旱作物,但適當的灌溉可以大幅提高產量。一般以灌、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土或砂質壤土為宜。芝麻不耐連作,因芝麻病害多數由土壤傳播,故一般旱田每隔約2~3年輪種一次芝麻,最好是能與水稻輪作以減少病蟲害。
挑選方式
選擇外觀形狀完整、顆粒飽滿結實,無異味者為佳。挑選黑芝麻時,記得用手拿拿看,如果很容易將手指染黑,芝麻可能就有染色的疑慮。
保存方式
生芝麻保存期限約2個月;炒熟的芝麻或芝麻粉,保存期限約1年。因為芝麻易氧化,建議以真空袋、密封罐或保鮮盒儲存,置於冰箱冷藏保存,並儘速食用完畢。
料理或食用方式
如果喜歡芝麻特有的香氣,購買烘焙過的芝麻或芝麻粉,家居食用較為方便。整粒芝麻,可以撒在點心或沙拉上,增添食物風味。芝麻醬用來做麻醬麵,芝麻粉可以當芝麻糊,加水沖泡食用;亦可和在麵粉中,製成點心糕餅,香氣與營養可兼而有之。
黑芝麻、白芝麻正確吃
白芝麻與黑芝麻的營養成分不同,如果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較高者,可以選擇白芝麻,若是缺乏鈣質、容易便祕,可選擇黑芝麻。
芝麻屬於油脂類食物,不論是黑芝麻或白芝麻,每兩湯匙的熱量約100大卡、脂肪9公克,如果身體活動量低,又不小心吃太多,恐會吃進過多熱量而胖起來。
研究發現,芝麻當中的芝麻素,有助於消除肝臟在解毒過程中所產生的自由基,具有保護肝臟的功能,也能發揮抗氧化與抗衰老的作用。
麻油小知識
麻油分為「黑麻油」、「白麻油」、「香油」三種,都以芝麻榨油製成,因製程和原料不同,使顏色和香味有明顯差異,適合的料理也不一樣。不過因發煙點低、不耐熱,都不適合油炸。
黑麻油:又名「胡麻油」,以黑芝麻為原料,經重火焙炒約七八分熟後熱壓榨油,深褐色澤、香味醇厚,屬性溫熱,適合以中小火煎炒燉煮如麻油雞、麻油腰花等食補料理,常用於婦女坐月子期間、天冷時燉補。
白麻油:以白芝麻為原料,將白芝麻略炒乾水氣(一至兩分熟)即榨取油脂,顏色較淡、氣味清香,用常用於涼拌,如拌麵、拌青菜等,為料理滋潤添香。
香油:以麻油與大豆油(或其他油)調和而成,淡褐色澤、味道清香,因麻油成份含量少,價格也稍低,常在烹煮完成前淋在菜餚或湯品上,有畫龍點睛的提鮮增香效果。
5. 臺灣藜
產地
原住民種植逾百年的傳統作物─紅藜,於2008年正名為臺灣藜,花穗豔麗,具黃、橙、紅、紫等色彩,種子含有高量的蛋白質、澱粉、膳食纖維及有機礦物質硒、鋅及鍺等,有著「穀類紅寶石」的美名,主要種植區集中在屏東、臺東、花蓮。
產期
栽植季節以10月上旬至3月上旬最適宜,播種後大約四個月就能採收。
種植或栽培方法
臺灣藜雖然適應性、抗逆境性強,對自然條件要求不高,最適於壤土、砂質壤土、黏質壤土等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高、質地鬆軟之土壤,因此栽植地宜配合休耕或輪作豆類綠肥以培養地力。
播種前先行整地、鬆土可減少水分蒸發、促進臺灣藜種子發芽。整地作業在土壤含水率15~20%時最佳,若土壤乾燥,應先灌水後排水,使土壤保持適當溼度下進行整地、施用基肥、播種等作業。欲種植地區若無法進行灌溉,則宜於雨後進行前述之農耕作業。
臺灣藜因葉片較大,因此亦較需水,若水源充足時,應視土壤狀況適度灌水,以確保植株生長良好,尤其是營養生長期及抽穗開花期最為需要,至穗轉色期及種子成熟期則對水分的需求量逐漸轉少。
挑選方式
臺灣藜與進口紅藜的品種不同,籽實外觀及大小也不相同,臺灣藜的藜穗雖然繽紛美麗,但脫殼後的臺灣紅藜籽實會呈現褐或咖啡色,而非字面上的紅色。
目前臺灣藜沒有挑選的問題,只有因為顆粒太小,有可能混雜小石子甚至鳥大便,因此須用人工揀選去除雜質。
保存方式
未拆封時可置於陰涼處;拆封後建議冷藏;烹煮後需置於保鮮盒中冷藏,可保存4天。
雖然目前臺灣藜多採用無毒或有機的友善種植方式,但還是先清洗後再食用較佳。清洗時只要取一個孔隙很小的篩網,將臺灣藜倒入,並置於流動的水下,用手稍稍和一和即可。
料理或食用方式
顏色鮮豔的紅藜能讓料理增色不少,煮熟後單吃或與白米飯、蔬果共同食用皆可,也能搭配蔬果、堅果類、牛奶或植物奶等一同打成果昔,再加入蜂蜜、糖漿調味後飲用。或是磨成粉後混入麵粉、米粉等製成麵食、甜點,因為藜麥本身的味道較淡,即使加入不同麵糊中也不會影響風味,吃法相當多元。
3個「眉角」要牢記
飲食要限鉀嗎?臺灣藜的鉀含量是燕麥的12倍,對於腎臟功能不佳的人來說是負擔,所以不建議腎臟功能差的人食用,長期攝取可能導致高血鉀症,食用前可先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但一般人的腎臟有能力排出多餘的鉀,不易中毒,所以健康的人在正常食用下無需擔心。
皂素洗乾淨了?紅藜含有皂素,容易刺激消化道,引起嘔吐、噁心、腹瀉等症狀,建議購買時選擇脫殼的紅藜,烹煮前用水清洗乾淨,煮熟後再食用,以減少皂素的殘留。
紅藜也有熱量!紅藜本身屬於熱量較高的主食類食材,攝取過量仍有肥胖的風險,建議攝取時要注意份量,與其他主食類做份量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