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oco 手作菓子-廖家瑜
360 人物:我有話要說、了解各行各業的秘辛, 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在個人的舞台發光發熱!
by Jibao
Linda廖家瑜,非甜點專業出身,大學畢業後才找到人生志向,飛到日本、法國、義大利、英國等地學習。在世界各地探索學習後,決定回到她的故鄉台灣做自己熱愛的甜點並分享給大家。
多方嘗試,發覺自己想要的
大學不是唸自己喜歡的科系,畢業後也不想從事相關的行業所以有種畢業即失業的感覺。後來開始報名救國團的課程,從自己有興趣的課程開始尋找,我上過銀飾、花藝、跳舞......等等。直到後來上到西點烘焙課時,第一次吃到剛出爐的白土司,對口感的驚艷令我開始嚮往這條道路!
之後去了職訓局,參加政府專門培訓烘焙師(西點課程)的課程,大約培訓了半年之後考取證照,學習並繼續從事西點工作。
去日本唸書的動機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有機會接觸日本洋菓子,了解到日本人對於學習的態度非常認真,總是最早到、最晚走,做起事來一絲不苟。這樣的態度令我佩服、開始對這個國家產生好奇,想去當地學習yi tan jiu j。
在日本生活很辛苦,一開始到語言學校,同學多半還是華人、外國人,學校也比較專注筆試部分,口說部分很少接觸到,幸好之前在台灣有學過一點日文,也有學過基本的烹飪技巧,才能在日本順利的學下去。
意外的法國留學
一開始去法國原本是想旅遊,但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到一家不錯的甜點學校,從原本計畫一個月的短期旅行變成學習的旅程。
在法國我發現他們創意是可以很天馬行空的,不論是配色或造型都很特別,這跟日本的蛋糕很不一樣。
在法國唸書期間也利用空擋去德國找了最道地的黑森林蛋糕、義大利最有名的冰淇淋、去英國學習糖花,在鄰近國家找尋最道地的口味。
日本、法國教學上的差異
在日本他們對每個環節、細節都要抓的很精準!切一塊餅乾多大就是多大,超過一點都不行!他們也很重視團隊合作。
反之在法國的教學就很隨性 ,老師常常不會給一個明確的答案,當時讓我覺得很困擾,因為教學方式差很多。在法國他們都是一人一份作品,從頭到尾要各人擔當負責,他們比較重視自我的成長。
在日本他們追求成功 ,老師把成功的模式跟答案交給你,你幾乎不會看到失敗的成果,但在法國反而可以看到很多失敗的例子,連老師都會做到失敗,你才知道原來失敗的樣子長怎樣。這跟日本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
在藍帶時,東方人都很謙虛、有禮貌,但歐美人士卻不是這樣,他們比較自我,表現慾強,那種自信跟亞洲人的謙讓很不同。
在法國種族歧視問題還是存在,生活上治安也不是很好,老師也會因為我的發音不是很標準,而不被尊重。
工作從來都不夢幻
一路走來做蛋糕十年了,做這個工作薪水真的很少,不要覺得在國外花了一百萬就可以變大師,這是不可能的!不管在日本還是法國,超時工作是常態。就算在甜點界做十年、二十年,薪水漲幅也不大。這不是一個夢幻的工作,當你要把一個東西做一百個、一百次,如果沒有把很多瑣碎基礎的事情做得很認真,就千萬不要踏入這個行業。
先累積基本實力才是重點
現在的資訊是全世界共通的,只要你有心都可以找到很多資訊,我覺得不一定要出國才能完成夢想,把出國學習當作其中一個過程,如果你的夢想確定想要當甜點師,直接從最基層開始做起。等你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和語言能力後再出國。我會建議你多做功課,看你的能力到哪裡再選擇你要去上什麼課、去哪個地方增進,如果你本身沒有一些本事,只想要出國 ,從做中去學會比較辛苦。
透過比賽,讓自己在時間和壓力下快速成長
我參加過很多比賽,也很幸運在2012年參加GATEAVX比賽時拿到冠軍。我朋友跟我說過比賽是讓自己進步最快的方法。因為比賽的壓力會讓我想要在短時間內把東西做好。每次參加比賽時我都沒有想太多,單純只想把蛋糕做好,做到自己設定的標準。如果有什麼想要跟參加比賽的人分享,我覺得就是不要讓名次的結果影響你,得失心不要太重。
法國的甜點店分二種類型,一種是比較守舊傳統的甜點店,東西比較粗糙,像是兒時記憶的蘋果派,另一種是比較前衛的店,店面弄得漂亮,店名通常都是主廚的名字,客人大多是為了吃主廚的東西而前往。而台灣懷舊傳統的的東西比較少,我希望台灣也可以多保留傳統的糕點文化。
台灣工作與國外工作的不同
之前在台灣時我是在飯店工作,在國外我比較像是在中央工廠工作,他們的工作內容分很細。
在法國成功留下來的朋友都要有特別的能力, 那就是除了基本交流,還要會辯論、吵架, 因為法國人個性很直接,主廚每天都在吵架甚至會直接罵師傅,但有趣的是,他們非常尊重有能力、有技術的人,不管你幾歲,但當他覺得你沒有能力時,就會被藐視。剛從日本回來時都很有禮貌、講話含蓄,但在法國待過後,就學會直接表達意見,回台後其他人會覺得不太習慣我的表達方式。
我想全世界的工作態度差異不大,都要吃苦耐勞、反應快能馬上進入狀況為佳。但確實在國外他們比較重實力 ,而台灣比較看資歷。
懂得分享才能讓整個生態進步
在台灣缺少很多學習蛋糕的資源,學習的成本非常的高,相對於甜點界興盛的日本與法國,台灣與日本、法國的落差非常大。台灣人也不太願意分享,只想私藏起來。當我在國外看台灣的甜點環境是這樣,就覺得很難過,這樣整體進步會非常緩慢。
所以我就想把我學到、看到的東西吸收後,找專業語文的朋友幫我翻譯,並放在自已的粉絲專頁上,跟喜歡甜點的人一起分享。
不要總想著別人能帶給你什麼
我發現很多職場新人或是專職生、實習生也好,通常都把家店能給予他們什麼作為優先考量,反觀法國新人們會想著能帶給店家什麼 。職場是工作的地方、自己要先把自己準備好, 而不是先期盼家店能教你什麼。
邊做邊學當然可以,只要你能忍受低薪,因為你沒有產值。我們帶過新人也知道會很累,老師傅都很暴躁,因為要同時兼顧自己的工作也要教新人。
世代交替
現在台灣有很多新開的蛋糕店,跟以往不同只會再麵包店看見蛋糕商品。台灣甜點界現在正處於一個世代交接處,傳統的還是有只是越來越少、大眾開始追求新穎的蛋糕類型。
同樣法國西式甜點也越來越精緻,價格相對高,產業也要跟著轉變調適,像老師傅跟後起新秀要如何因應「傳統」與「創新」的衝擊。
日本師傅很守舊、保守,雖然有新的東西但還是保有以前的蛋糕風格。先前遇過一位在日本知名甜點店工作的女孩,她在外場做了五年才能進入內場學習餅乾製作,每天工時很長,睡覺時間僅有三四個小時而已。我問她如何受得了,她回:「因為我們是守藝之人,所以只能不斷的練習。」而這就是他們值得佩服的精神。
對自己的期望
在法國吃飯時,廚師們都會很認真、仔細的介紹每一道菜的創作理念讓客戶感動。我希望把蛋糕交到客人手上時,享受美食之餘對方也能同樣感受到我的用心。
我堅持我的蛋糕原料裡一定要有台灣的產物,像是老鷹紅豆、台灣紅玉紅茶等,推廣台灣的農業,並與西方甜點結合。
找原料是很辛苦的,需要世界各地搜尋、把最好的帶給大家。舉例來說麵粉我會選擇日本的因為品質比較好,而鮮奶油就會用法國的,如要搭配水果,自然就會選擇我們台灣的。
未來願景......
「之後比較不會想要做客製化甜點,我比較想要做健康的甜點和不會吃起來那麼死甜的馬卡龍。」
目前沒有想要開店的規劃,但有很多計畫,像研發素食甜點,是那種連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的,因為外婆有糖尿病,她在世的時候都沒有機會做甜點給她,讓我開始有這想法。雖然我不是特別為了這個族群去做,但真的很想要了解這樣的技術,能夠推廣當然更好。
選擇休息、換個方式,但絕不放棄!
我覺得任何職業都一樣,都會遇到倦怠期或遇到沮喪的時候。遇到一些生活上的挫折,我有一度是變慢或消失一個月,但我不會想要放棄,如果你選擇了自己想要走的路的話 ,那麼把目標放在那邊,慢慢的走或繞個路都不會是大問題。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走向目標。
如果有人想要放棄或生活上經濟不允許,想要放棄我都可以理解,因為真的很不容易!有時候興趣不一定要當成工作,如果因為工作讓你失去對這件事失去熱情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