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農教育?
「食農教育」就是整合「飲食教育」與「農事體驗教育」,促使人們從「食」中了解「農」的珍貴,從「農」中建立正確的飲食知識所進行的一種教育(張瑋琦,2013)。
食農教育的由來
「食農教育」的概念源自於日本的食育政策,其並不是一個單純只為解決現下飲食問題而產生的政策,而是日本農業發展策略下的一個環節,其一是肯定鄉村的價值,其二是證實了農業發展是維持國家永續所不可或缺的基礎。
日本推行食農教育目的
主要希望能解決日本加入WTO後,他國低價農產品對在地農業的衝擊,並結合減少食物浪費的環保概念與加強傳統飲食文化的推廣,支持在地農業,符合世界環保趨勢
食農教育在臺灣
臺北市2014年有16間國小參與「食農教育課程」,親自種菜當小小農夫,每節下課都努力抓蟲、澆水,收成的蔬菜於2014年11月8日在花博農民市集開賣。其中,靜心國小在校舍西側圍牆邊搭起「親靜農場」,安排學生從園圃建置開始學習;木柵與博嘉國小學生也都加入課程行列,從認識蔬菜、澆灌施肥、菜圃養護、收成等。
食農教育在臺灣:蕉埔國小採收
「蔬菜」系列課程:課程內容闡述「當令當季」、「健康的土壤」環境議題,透過種菜體驗課程,讓學生了解土壤對於作物的重要性,將土壤照顧好,且種植當令當季的蔬菜,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不需要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作物一樣可以長得很健康。
食農教育在臺灣:靜心國小
臺北市私立靜心國民中小學2014年推動「食農教育,有機菜圃活動」,在新校舍西側圍牆邊搭起「親靜農場」,安排校園小農夫,學習園圃建置,體驗農事。從認識有機農業到學習園圃整理,種植準備、播種開始,學習堆肥製作、作物照顧...等,種植的菜種包括空心菜、青江菜、地瓜葉、九層塔、朝天椒、青蔥、蘿蔔等,還有班級種植葉片香氣濃郁的香草植物,像香蜂薄荷草、檸檬馬鞭草等。每節下課都有學生忙著仔細觀察、尋找昆蟲、或澆水、或整理黃葉枯枝,希望每棵植物都能健健康康。
學生除了實作外,社會、自然領域老師也共同設計教學教案,教學中連結相關主題:像食品安全、健康飲食、了解何謂「當季」農產品,對四季蔬果有初步認識,並從中了解食品添加物;還有食物產品的旅行:從食物來源認識所在土地,了解臺灣在地的農特產品,及碳足跡的定義及計算。
食農教育在臺灣:「小田園」計畫
北市教育局近2年推動「小田園」計畫,讓學生在校內種農作物,還把校舍屋頂變菜園可降溫,2016年有200多校參與,2017年將突破300校。
臺北市木柵國小為例,校內東邊有塊小山坡,占地3.4公頃。學務主任王秀玲指出,校方3年前爭取經費,推動「改造山坡地─木柵小農夫」計畫,由營養師郭曉惠結合校內及有機農場的老師,開闢成菜園,並引用雨水回收灑水系統。不但教小朋友除蟲、拔草學種菜,也舉辦快閃炒飯、試吃大會等活動,吃到自己種的有機菜。
不只小學,明星高中也加入食農教育行列。建中近年來由家政科教師群針對高二生開設選修課「永續的餐桌」,在校內闢稻田,學生從整地、插殃、除蟲、收割全都自己來,還要學做蘿蔔糕、披薩、豆漿、豆花等。
建中家政老師曾慶玲說,學生除體驗種稻的辛苦,也有人參觀小農及市場銷售,或到超商調查剩食怎麼處理,例如到貢寮實地見證「田邊聊寮」等民間人士復育水梯田。
食農教育在臺灣:農產行銷科
桃園市私立至善高中在105學年首創設立「農產行銷科」,屬商業類群,期待能將社區在地的農特產由大溪出發推廣到全國,放眼國際。
希望能夠將食農教育落實並推廣,期盼藉由小旅行、文創市集、生活體驗、社區實習、公民媒體與街頭創意等方式,讓學生能在參與及實作的過程中更了解農業發展,進而學習到最新的行銷觀念與方法。
中央
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農委會結合社區在地小農,推動社區生鮮農產品進入在地餐廳及學校,為餐廳和學校辦理媒合會。並設有臺灣農業故事館網站,幫助民眾更了解農委會推動食農教育的內涵與成效。
網站連結:http://theme.coa.gov.tw/
地方
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議會通過《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其中一條規定宜蘭縣政府要協助轄區內的國小、國中、高中建置至少一處「教育農園」,並將「食農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設計中,成為全臺灣第一個要求「校校有田」的食農教育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