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動畫設計師安德生說:「默劇是動畫藝術的基礎。肢體語言是動畫的根本,而且是全世界通用的。」
劇場之於語言
戲劇的表演,呈現的形式與美學各式各樣,常聽到的有話劇、舞劇、歌舞劇、歌劇、默劇、喜劇、悲劇、貧窮劇場、史詩劇場、環境劇場、實驗劇場、非敘述劇場、總體劇場、整體劇場、肢體劇場,甚至是馬戲…...,以及近年來常見的跨界(跨領域)結合。戲劇是一門學問,也就有各種不同的理論,不同的戲劇工作者,也都有偏愛或推崇的美學。
劇本之於語言
有劇本(script)的戲劇,我們有以文學為重的,如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當然在文學中也常常引渡劇作家對社會、國家與文化的觀察在其中,也有可能為某一種思想發聲,如現代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 )…..。然而戲劇作為文學呈現的一種方式,當然又有各式各樣的類型,有的劇本則是以呈現的意象為重,字句像是詩一般,待導演將之整合成舞台演出。
語言為重的劇本,是透過語言的力量以及人物情節的佈局,來架構出戲劇的結構,同時也有流傳的意義。
文本之於語言
有的劇本,其目的是為了記錄演出,也就是在戲劇排練時期,先由導演和演員一起工作,先鎖定演出的主題、呈現的方向,再用集體即興的方式,蒐集表演的素材,經過導演的場面調度之後,才產生文本(Texting)。文本有助於確保表演方向的一致性。
也有的演出,沒有劇本,只有情節大綱(Scenario ) ,像是義大利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完全是靠演員的機智和平時對類型化角色的經驗的累積來表演。
義大利即興喜劇
演員靠著類型化角色、劇情大綱進行表演。流行於16世紀中葉,此劇種被視為後來默劇的養分之一。
非語言
在戲劇中,非語言是一個大命題,可以從兩個面向討論:「有語言的劇場美學」,以及「弱化語言的表演」。
有語言的劇場美學
以劇本為重的戲劇演出,主要的信息是透過演員創造角色,角色的思想經由語言來表達,但在表演中,許多的角色情感,則是由非語言來傳遞,例如一個媚眼、一個神情、一個手勢…...,雖然都在語言為主的結構中,但是卻傳遞出許多單靠語言做不到的訊息。
最為經典的就是傳統戲曲的行當角色:生、旦、淨、丑,身體的姿態、造型,不必多說什麼,觀眾即對角色的性格略知一二。
沉默的語言— 符號
在現代劇場裡,劇場每項元素的地位,逐漸被看重,不讓「語言」或「人物」專美於前,這些元素包括空間、燈光、音樂、舞台、服裝…等等,也慢慢產生出所謂的「劇場符號學」,每一種元素都可能表現某種暗示、某種寓意在其中,供人解讀。
劇場表演是最豐富,也最複雜的文流形式之一。對「符號學家」來說,「劇場」既是思想的實驗室,又是令人擬議的諸多難題:就前者而言,是因為所有的表達模式與交流代碼實際上都潛在地發揮著作用;就後著而言,則那些難題又涉及到符號學分析的所有基本問題。
劇場有哪些符號?
符號學(semiotics)一詞來源於希臘語“semeitikos”中的字根“seme”,“semeitikos”意思為「符號的闡釋者」。符號學是一門關於符號分析和符號系統功能研究的科學。
簡單來說,是將物質的表達工具(能指涉)與知識的概念(被指涉)相連接,產生暗示或象徵。
弱化語言的表演
弱化語言,等於是強化了肢體的表現。 歐洲的戲劇大師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由1956年巴黎成立「默劇與戲劇國際學校」,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樂寇式技巧為當代戲劇展開新風景。在這所學校裡最初訓練的,就是要找回演員對沉默的認識,即「語言出現之前的沉默。」
在人類所有的關係中,存在著兩種沉默:語言出現之前的,和語言出現之後的。
賈克・樂寇(1921-1999)
在這些沈默的情境裡,我們得以對人類天性進行探索,進而被允許去尋找那些語言還未成形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