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褒歌
褒歌是人民在工作或閒暇之餘,以七言四句體的歌句,隨性的互相答唱,屬於民間文學範疇裡歌謠的一部分。澎湖是由64個島嶼所組成的典型海島,受到海洋地理特性之影響,澎湖的褒歌相當能呈現海島特性、展現海洋文化,可惜因早年褒歌以口耳相傳,缺乏文字記載,加上耆老凋零,逐漸面臨失傳的困境。
參考資料:
聆聽海島子民唱歌--澎湖褒歌與海洋文化關係研究
褒歌傳唱
為了使褒歌能融合新聲並延續發展,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於2017年開始舉辦「澎湖褒歌傳唱新創徵選活動」,徵選規定以「歷史、生活、海洋、情意」四層面為創作方向,鼓勵新生代參與、激發創意,為古老傳統創造一線生機。
Cicada
Cicada是臺灣的獨立樂團,成軍於2009年,最初是由鋼琴、木吉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五種樂器組成,2013年起Cicada開始以臺灣的海洋與土地做為創作題材,其中以《邊境消逝》及《仰望海平面》兩張專輯最為特別,前者是以西海岸為創作靈感,後者則是聚焦於東海岸、東部離島以及太平洋。
參考資料:【荒野週週見X生態創作】仰望海平面-以音樂描繪台灣的海
《仰望海平面》(2015)
是Cicada以海洋為主題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描繪的是台灣的東海岸,以及包圍著東部小島的太平洋,以擬人化的方式,透過音樂模擬海的各種樣態,例如海流、長浪、碎浪、浪沫...等。
〈淡水暮色〉(1957)
由葉俊麟作詞,歌手洪一峰譜曲、主唱,當時的臺灣樂壇充斥著許多改編自日本曲調的臺語歌,於是兩人致力重振臺灣本土歌謠。
最初是時任編劇的葉俊麟隨著外景隊來到淡水,收工後沿著淡水河邊獨行,受到淡水景致的啟發寫下歌詞,幾年後葉俊麟偕同作曲家洪一峰重遊淡水小鎮,兩人因淡水美景產生共鳴,〈淡水暮色〉一曲因此誕生。
〈快樂的出帆〉(1958)
翻唱自日文歌曲,由歌手陳坤嶽(筆名蜚聲)翻譯為中文歌詞,歌詞中提到的「卡膜脈」為日文海鷗的意思,陳坤嶽覺得直譯為海鷗與旋律不搭配,因此選擇保留原本的日語發音。此曲描寫出海的興奮與期待,曲調輕快、洋溢著青春活力。
〈外婆的澎湖灣〉(1979)
由歌手葉佳修作詞、作曲,原唱潘安邦於198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此曲後,迅速在兩岸走紅,堪稱其代表作。
歌詞描述潘安邦年幼時,與外婆在澎湖相處的點點滴滴。
〈外婆的澎湖灣〉不僅是潘安邦的代表作,更帶動澎湖的觀光產業,潘安邦過世後澎湖縣政府設置了潘安邦故居,還特別安置外婆雕塑銅像,供民眾體會歌曲中的純樸氛圍。
〈海洋〉(1999)
由陳建年作詞作曲,收錄在《海洋》專輯中,陳建年也因此專輯榮獲2000年第11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此曲以吉他及海浪聲作為前奏,呈現悠閒自在的氛圍,描述對海洋純粹的熱愛。
《我的海洋》(2001)
由製作人吳金黛、荒野作家徐仁修、自然影片導演廖東坤...等黃金製作群聯手打造,主打為第一張臺灣海洋音樂專輯,結合沿海實地錄音的海洋聲音與輕音樂,多元曲風包含New Age、輕爵士、弗拉門哥吉他、古典鋼琴小品、民謠風…等,榮獲2001年12屆金曲獎傳藝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太平洋的風〉(2005)
由卑南族歌手胡德夫作詞、作曲及演唱,榮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及最佳作詞人獎。
此曲描寫太平洋的風吹過峰臺、平野、船帆、港灣、旗幟和檳榔樹葉...等,吹過每個人的臉頰也吹進生命深處,表達對土地的愛護與認同。
〈海的眼淚〉(2018)
由崔永徽作詞,陳建年作曲、演唱,樂曲中加入一段由達悟族小孩以達悟族語合唱的〈飛魚之歌〉,展現濃濃的達悟風情,此曲也被作為電影《只有大海知道》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