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觀看專案
翻閱簡報可由下方進度欄位的左右鍵調整或是由右側欄位快速瀏覽上下頁面。
想要放大視窗吉寶也提供全螢幕瀏覽喔!
普通高中/音樂(二)丙版/第4章/漫遊音樂史/西洋20世紀音樂(一)/德布西鋼琴曲〈棕髮少女〉/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普通高中/音樂(二)丙版/第5章/漫遊音樂史/西洋20世紀音樂(二)/奧福合唱曲《布蘭詩歌》/斯特拉溫斯基芭蕾舞曲《春之祭》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2章/漫遊音樂史/西洋中世紀時期/格雷果聖歌〈末日經〉/宗教劇《美德典律》
普通高中/音樂(二)丙版/第1章/漫遊音樂史/西洋浪漫時期(一)/舒伯特德文藝術歌曲/〈野玫瑰〉/〈紡車旁的葛麗卿〉/〈魔王〉
普通高中/音樂(二)丙版/第2章/漫遊音樂史/西洋浪漫時期(二)/孟德爾頌戲劇配樂《仲夏夜之夢》/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斯梅塔納交響詩《我的祖國》
普通高中/音樂(二)丙版/第7章/漫遊音樂史/西洋流行音樂/阿姆斯壯歌曲〈美好世界〉/普里斯利歌曲〈鐵血柔情〉/披頭四歌曲〈昨日〉/瑪丹娜歌曲〈光芒萬丈〉/傑克森歌曲〈四海一家〉
普通高中/音樂(二)丙版/第8章/漫遊音樂史/音樂劇/音樂劇《悲慘世界》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8章/漫遊音樂史/亞洲音樂/日本雅樂《越天樂》/韓國散調《伽倻琴散調》/印度西塔琴樂曲《卡非》
作者於 2017年09月08日 加入吉寶系統,喜歡他的創作就關注他吧!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第4章 漫遊音樂史 西洋20世紀音樂(一)
漫遊音樂史 西洋20世紀音樂(一)
20世紀是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引發全球性經濟蕭條,使得人們的生活與思想面臨極大的衝擊,古典音樂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顛覆,傳統的和聲理論被推翻。
華格納風暴在19世紀晚期席捲全歐洲,德國畫家藍巴赫描繪華格納正在神思,而歌劇裡的角色齊格飛(Siegfried)、羅恩格林(Lohengrin)、唐懷瑟(Tannhäuser)等人一一浮現。
《齊格菲》是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四部曲中的第三部,圖為Jean de Reszke於1896年飾演齊格菲的造形。
《羅恩格林》是華格納創作的一部三幕浪漫歌劇,圖為Joseph O'Mara於1894年飾演羅恩格林的造形。
《唐懷瑟》是華格納根據吟遊詩人唐懷瑟的故事所做的三幕劇,圖為Josef Tichatschek於1845年首演時的造形。
20世紀初期的音樂有兩大流派:以德布西(Claude Debussy)為代表的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以及以拉赫瑪尼諾夫(Sergey Rachmaninoff)為代表的後浪漫主義(Post-Romanticism)。
德布西的蠟筆畫像,1884年由巴斯查特所繪。
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為後浪漫主義的重要領導人。
19世紀晚期,以莫內(Claude Monet)為首的「印象主義」畫風,不用鮮明的輪廓,而以模糊的外觀以及瑣細的筆觸來描繪實際景物的「印象」,打破傳統的作畫技巧,表現光的瞬間變化和動感,此畫風不但震撼畫壇,也引發繪畫革命。
開創印象主義畫風的法國畫家莫內。
莫內的作品《日出.印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畫家開始走出戶外,真實地呈現眼中所看的景物。
印象派畫家 莫內
受到印象主義的影響,作曲家將美術的色調運用在音樂創作中,不以鮮明的旋律為主題,而以模糊調性的和弦音色傳達音樂所帶來的心境與情感,它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觀察外在的世界,用色彩、線條來表現內在的思維,它將音樂的聲音與視覺的色彩融合,呈現象徵性、暗示性的特質,法國作曲家德布西開創了音樂的印象主義。
音樂小辭典 印象主義的特色包括調性模糊的新和弦結構,常以9和弦、11和弦與13和弦取代3和弦與7和弦,打破傳統和聲學的定律,使音樂的方向變得不再明確,營造出空靈、渺茫的氛圍。 此外,德布西喜愛用全音音階、半音音階、五聲音階等非傳統古典音樂風格的調式,成功跨越了長期以來以大、小調為主的調性音樂之界線。
印象主義大師—德布西 德布西幼年即展現不凡的音樂才華,11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早期作品受到華格納的影響,之後他領悟到身為法國作曲家應該要建立自己的風格,不能屈服在德國音樂的影響之下,終於成為一位純然法國風格的作曲家。
德布西(坐在鋼琴前)在作曲家蕭頌(Ernest Chausson) (立於鋼琴旁翻樂譜)家中彈奏鋼琴。
梅塔指揮 列賓小提琴獨奏 以色列愛樂演奏 蕭頌《Poème》
德布西於1900年巴黎的萬國博覽會中,接觸印尼甘美朗(Gamelan)音樂的五聲音階,又擷取俄國樂派的管弦樂法,創造出全新的音樂風格。 他使用綿長模糊的旋律線條、大量的非傳統和聲,創造出細微、輕靈且色彩豐富的音響效果,與德、奧樂派厚重的和聲與張力大異其趣。
印尼甘美朗主要的樂器有銅片琴類、鼓、鑼、竹笛、撥弦及拉弦樂器。
印尼甘美朗 演奏欣賞
印尼甘美朗 演奏及演唱欣賞
鋼琴曲〈棕髮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是德布西根據法國詩人李勒(Leconte de Lisle)的詩而譜曲,敘述一名年輕人坐在開滿苜蓿花的山坡上,用歌聲追憶遠方戀人動人的容貌。 全曲只有簡短的39小節,分為三個段落,德布西採用全音音階與五聲音階,以不同的和弦組合,創造稍縱即逝的音樂形象。
法國詩人李勒。
音樂在安靜緩慢的五聲音階中展開,第一動機以優美變幻的旋律輪廓,描繪少女輕靈飄逸的秀髮。
沐浴在陽光下的少女心情愉悅,身形輕盈,節奏變得更加快速活潑。進入樂曲的第二段落,第四個動機從低音逐漸爬升,不斷的穿越空間,令人熱情沸騰,達到全曲的高潮。
郎朗 德布西鋼琴曲〈棕髮少女〉
另一派延續華格納音樂風格的後浪漫主義作曲家,雖然繼承華格納冗長的樂句與厚重的和聲,卻反對浪漫主義晚期誇張氾濫的情感,強調以客觀、節制的古典曲式來架構格局龐大的作品,代表性作曲家有馬勒、理查.史特勞斯、拉赫瑪尼諾夫等。
後浪漫主義大師—拉赫瑪尼諾夫 拉赫瑪尼諾夫出生於俄國,1917年蘇維埃政權成立,拉赫瑪尼諾夫藉出國巡演的機會逃亡,終生未再重回故土。之後定居美國,以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的身分活躍於美國樂壇。 他的曲調抒情甜美,結構清晰,帶有俄式厚實綿延的手法,追求色彩豐富的管弦樂法,延續浪漫主義的風格,其大型鋼琴作品為此類作品的最高傑作。
拉赫瑪尼諾夫攝於史坦威鋼琴前。
拉赫瑪尼諾夫的時代正值電影起步的時代,這些激情淒美的曲調雖不是為電影量身訂做, 但是由於具有動心訴情的魅力,出現在七十餘部電影中,成為極受歡迎的配樂。 其中《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用於電影《生死接觸》(Hereafter)、《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出現在電影《鋼琴師》(Shine);《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則用於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 等。
電影《生死接觸》。
電影 《七年之癢》。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選自電影《七年之癢》
電影《今天暫時停止》。
爵士版《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選自電影《今天暫時停止》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2)結構嚴謹、曲調炫麗,具有濃烈的俄羅斯風味。其中的第二樂章持續的慢板,將拉赫瑪尼諾夫的抒情發揮到淋漓盡致。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封面。
電影《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中用此旋律描繪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女主角在哀愁幻夢的旋律中迷失自己,心中充滿眷戀難捨的澎湃思緒,此曲的細密練達與影片的內心掙扎相互呼應。
電影《相見恨晚》。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選自電影《相見恨晚》
Martin Panteleev指揮 Anna Fedorova鋼琴獨奏 西北德愛樂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192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192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第二樂章
192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3)綿密厚實,沉穩有力,表現堅毅的俄羅斯精神與強大的生命力,被譽為世界難度最高的鋼琴曲之一,令許多演奏家望而卻步,複雜而龐大的樂團更是指揮家功力的極大挑戰。
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鋼琴師》,描述澳洲鋼琴神童赫夫考(David Helfgott)傳奇的生命故事,以極具挑戰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為貫穿電影故事情節的主題音樂,描繪年輕鋼琴家如何在此曲中挫敗、崩潰後又重回舞臺的真實故事,是感人肺腑的勵志作品。
電影《鋼琴師》故事的主角赫夫考。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選自電影《鋼琴師》
Thomas Dausgaard指揮 Alexander Gavrylyuk鋼琴獨奏 BBC蘇格蘭交響樂團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2017年BBC逍遙音樂節
赫夫考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赫夫考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第二樂章
赫夫考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赫夫考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1997年奧斯卡頒獎典禮
音樂補給站 音樂史上作曲家詮釋自己作品,並留下完整錄音的屈指可數,其中1939年由拉赫瑪尼諾夫演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奧曼第(Eugene Ormandy)指揮費城管弦樂團的錄音堪稱本曲的經典詮釋版本。雖然背景略有雜音,但聽眾依然能感受他獨特而激進的演奏方式。 拉赫瑪尼諾夫碩大的身材、卓絕的演奏天分以及驚人的記憶力,使他成為20世紀出色的鋼琴家,他以驚人的演奏實力,以及層次清晰的音樂表現,令聽眾為之瘋狂,顯露此錄音的稀有與珍貴。
拉赫瑪尼諾夫(右)與奧曼第。
193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2/4
193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1/4
193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4/4
1939年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3/4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取材於19世紀小提琴巨匠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24 Caprices for Solo Violin),技巧精深、氣勢輝煌,為浪漫主義音樂炫技一派的絕響。
小提琴巨匠帕格尼尼。
全曲共有24段變奏,其中以第18段細膩柔美,最膾炙人口。優緩的行板,質樸平和的曲調在各個樂器中逐步增溫,隨後發展成浪漫激情的頌歌。
崔弗諾夫 拉赫瑪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第18段
以時空相距70年為背景的電影《似曾相識》,男女主角以《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第18段變奏定情,除了聆聽上的感動,其創作時間也是解開時空謎團的鑰匙。 女主角:「這麼好聽的音樂,是誰的作品?」 男主角:「拉赫瑪尼諾夫。」 女主角:「拉赫瑪尼諾夫?我也喜歡他的音樂,可是我怎麼沒有聽過這首樂曲?」 原來男女主角在1912年相遇,因時空的因素分離,直到1972年才又重逢。女主角在1934年《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發表後才頓悟:愛人其實來自未來世界。受時間阻隔的兩人,沒有背叛、沒有移情,只能期待死亡之後的永恆。
拉赫瑪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選自電影《似曾相識》
史蒂芬.賀夫 拉赫瑪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2013年BBC逍遙音樂節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