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的節奏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透過音的長短、速度的快慢,可以讓我們在聆聽音樂時感受到時間的流動,如果在不同的拍點加上重音,使拍子產生音量的強弱變化,並且有規律地循環、反覆,便能產生不一樣的節奏感。
其實,節奏與律動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你是否曾注意過呢?現在就一起來聆聽下列聲音,試著找出相對應的節奏吧!
音樂術語
「>」是力度符號,代表重音。
"accelerando" 是速度術語,漸快的意思。
非洲迦納大學郵局的四位郵政工作者,曾經藉由即興的創作與分工,以簡單的節奏組合與重音的變化,使得原本單調的「蓋郵戳」工作產生了特別的律動。
透過將信件放在桌上的同時敲打桌面、蓋郵戳、使用剪刀所產生的聲音,製造出不同的節奏和律動,再加上用口哨吹出基督教讚美詩的旋律,形成了獨特的郵政工作歌(work song),也讓工作變得更加有趣。
利用節奏和重音,即興創作「蓋郵戳」工作歌。
節奏和律動
節奏(rhythm)是在「時間」維度上所表現出來的規律與秩序,是音樂基本的元素之一,由長短不同的聲音所組成,常與重音和強弱節拍一同表現出音樂的緊張與鬆弛感。
律動(groove)起源於爵士樂(jazz)的用語,有序地重複著獨特、規律、有吸引力的節奏模式,持續不斷所產生的音樂感。
感受重音與律動
許多傳統的族群社會裡,唱奏音樂往往不為表演,而是因日常生活、社會參與或工作而生,甚至可以透過簡單的節奏和律動來傳遞訊息、相互交流。
回到聆聽音樂的經驗,當陶醉於爵士樂時,搖擺的節拍可能讓我們不知不覺跟著跳起舞來;欣賞渾厚、震撼、高爆發力的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時,往往令人心跳加速、充滿力量,甚至成為宣洩憤怒的出口;而和緩輕柔的波沙諾瓦(Bossa nova)則可能撩動無限的浪漫和想像。為什麼不同的樂曲風格會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呢?錯落有致的重音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節奏的某些拍點加上重音後,使得音符的強弱變得不同,也會產生律動感,不同的律動感也成了不同樂曲風格的重要元素。
試試看,透過拍打身體、踏腳、彈指,或彈舌等身體打擊樂(body percussion)聲,呈現下列不同重音位置的節奏,你是否也能感受其中不一樣的律動呢?
接著練習以下節奏:
在熟練之後,嘗試將速度加快,體會不同的感受。
另外,也請同學試著自行創作,將重音記號加在其他音符之下,善用拍打、彈指、摩擦來發出不同的音色聲響,熟練自己的創作之後,與其他同學分享。
漫步音樂雲
小節線的使用普遍存在於五線譜和簡譜中,它的演變和功能是什麼?與節奏和律動又有什麼樣的關聯?
在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裡,最早的小節線是15至16世紀時,用於形似吉他(guitar)的比維拉琴(vihuela)和鍵盤樂器的記譜上,當時僅是為了區分音樂中不同的樂句與樂段。
15世紀西班牙比維拉琴,為吉他的前身。
16世紀末,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出版商在印刷總譜時使用小節線,讓各聲部的版面看起來更加整齊;到了17世紀初,作曲家開始有系統地採用小節線來劃分強拍與弱拍,以規範音樂規則的律動;而17世紀中期的小節線則逐漸被用來分割拍數一樣的小節,線後的第一拍也就成為週期性的強拍了。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比維拉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富恩亞納(Miguel de Fuenllana, 約1500-1579)於1554年出版的書籍《奧菲斯之琴》(Orphenica Lyra)中,比維拉琴的樂譜(指法譜), 紅色數字是歌唱的聲部。
小節線的使用,讓音樂產生了律動的規範,為聽者帶來安穩、規律的聽覺感受。想想看,有哪些樂曲會讓人感覺既有規律又穩定呢?比如強調第一拍重音的三拍子圓舞曲(waltz, 另譯華爾茲舞曲),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久石讓〈人生的旋轉木馬〉
日本作曲家久石讓(Joe Hisaishi, 1950-)為宮崎駿(Hayao Miyazaki, 1941-)的動畫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所創作的配樂〈人生的旋轉木馬〉(Merry-Go-Round of Life)【譜例2-1】 便是一首三拍子圓舞曲。在細膩柔美的旋律中,利用了輕巧的律動,溫柔堅定地刻劃出人生不斷輪迴的悲傷與喜悅,仿如輕柔曼妙地舞出既華麗又精采的生命樂章。
《霍爾的移動城堡》DVD封面。劇情描述18歲的女孩蘇菲被荒野女巫施咒變成了90歲的老婆婆,於是她離開父親留下的帽子店,被稻草人引領住進霍爾的移動城堡,打理霍爾與他徒弟的生活起居,歷經許多波折,用愛與堅強躲過戰爭並拯救了霍爾。配樂獲2005年第4屆東京動畫獎最佳配樂獎、年度最佳動畫等獎項。
喬賓〈單音森巴〉
規律的強弱拍帶來穩定的聽覺效果,這種重音間隔均勻且規整的律動,在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後開始產生變化。伴隨戰爭而來的是動盪不安的社會氛圍,使得人們生活處境變得艱辛,讓作曲家開始探索並嘗試運用新的音樂要素,傳遞更為深沉複雜的內在心思。
在節奏上,利用切分音(syncopation)來改變原本重音的位置與強弱拍的規範,讓音樂聽起來變得不穩定,或者透過頻繁的變換拍號、採用奇數拍(如3/4、5/4、7/4拍)、複節奏(complex rhythm),甚至取消小節線等方式,使音樂的律動跳脫往常的框架,顯得更加緊湊、活躍。
其中,「切分音」的使用同時也是許多非西方古典音樂的特徵,尤其是非洲音樂。而20世紀前後興盛於美國的繁音拍子(ragtime)、爵士樂、藍調(blues)以及波沙諾瓦等曲風,也都大量運用切分音,它非預期的重音造成的律動感,讓音樂更富有流動性。
〈單音森巴〉(One Note Samba) (原名Samba de uma nota só)【譜例2-2】 是波沙諾瓦之父喬賓(Antônio Carlos Jobim, 1927-1994)所創作的名曲,正如它的曲名,開頭即在波沙諾瓦特殊的切分音節奏以及和弦進行上,以一系列的單音展開旋律,營造出像口語般柔和的聲調與閒散輕鬆的律動。
複節奏
多聲部的樂曲,每個聲部使用不同的拍號一起演奏,造成各聲部間強弱音交錯出現的效果。
波沙諾瓦
波沙諾瓦(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意為新浪潮(new wave),這種音樂在1950年代末,發源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一帶,起初是一種以森巴(samba)節奏作為基礎衍生而來的巴西音樂。
合樂融融
杵音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群中,許多部落會運用「杵」做為舂米的工具。而布農族、鄒族以及邵族除工作需要之外,也將杵做為樂器來演奏。邵族的杵音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已是觀光客參觀日月潭的八景之一。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發行的印有杵音表演圖案的日月潭名勝明信片。在傳統上,邵族都是由部落裡的女性負責擊杵的活動,而現在男性也可以加入過年杵音儀式的行列了。
早期邵族各家戶的婦女在稻穀收成的季節,會不約而同地用木杵在石板或石臼上搥打曝曬過後的稻穀,使稻穗去殼,這些此起彼落、富有律動感的舂米聲響,後來就發展成為杵音。現今以杵舂米的景象雖已不復見,但在每年農曆8月1日(邵族新年)舉行Lus’an(祖靈祭)的前一天晚上,杵音便擔任著開啟整個儀式的序奏角色。
放置於邵族袁家祖厝地板中,為邵族在傳統過年祭典儀式中所使用的木杵石板。
目前邵族人口僅有七百多人,邵語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語言,邵族人有感於族群的存亡危機,於1999年成立「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積極延續與振興邵族語言和傳統文化。其Lus’an為邵族最重要的年度祭儀,於2015年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
杵音的演奏無法單獨完成,需要6至8人,每人各執一根長短、粗細不同的木杵圍成一圈,按照個人負責的節奏,交替輪流撞擊地面的石板,使其產生不同的音高與律動,另外還搭配三支長短不同的竹筒,與樂杵相互交織,豐富杵音的節奏與音色的變化。
舂杵音的長木杵。
早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月潭就是重要的觀光聖地,為因應觀光需求、吸引遊客,邵族的杵音除了過年祭典儀式之用外,也發展出具商業性質的「杵歌」觀光表演形式,也就是在兩段杵音演奏中間,夾雜一段迎賓歌曲的演唱。由於邵族的歌謠多為儀式性歌謠,平日嚴格禁止演唱,因此在商業觀光與藝術表演活動中,較不受禁忌約束的杵歌,便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也使得杵歌幾乎成為邵族音樂的代表了。
原住民族的傳統音樂往往與其祭儀、慶典、信仰、歷史、生活等面向緊密相連。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遷,當音樂逐漸脫離原生環境而存在時,是否也暗示了原住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正面臨著改變甚至消逝的情境?聽杵音,一同來思考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保存及發揚這塊臺灣音樂文化中最為獨特的珍寶!
放膽玩創意
模仿杵音玩節奏
杵音演奏常出現在邵族Lus’an的前一晚,依循傳統,需在袁氏Daduu(傳統領袖)的家屋內舉行,目的是告知並迎接祖靈共同參與,唯有和諧動聽的音律才能使祭儀順利進行。在演奏時,使用的木杵數量會因需要而增減,通常先由耆老選擇2至4支木杵開始,之後再陸續加入。在音律上,每次新加入的木杵必須一邊敲擊、一邊試音,如果聲音不和諧,便再更換一支木杵,甚至當場切除或修飾木杵的長度以改變音高,直到達成和諧的音律為止。
認識杵音演奏的進行方式後,請發揮創意,找出四個不同的聲響,模仿杵來玩節奏!
4人一組玩節奏:4人分別模仿1至4號杵,唱或打出各自的節奏。
4號杵飆創意:4號杵在最後一行樂譜上自行填入並演奏(或不填入自行演奏)。
加入2至3人:所加入的人以不同的音高分別演奏1至3號杵的節奏,亦可自行變化。
身體打擊:參考本課「感受重音與律動」提到的內容,各聲部自選一個動作,或自行創作身體聲響,完成節奏。
唱作俱佳
Take Five (選段)
布魯貝克(Dave & Iola Brubeck) 詞
戴斯蒙(Paul Desmond) 曲
進階挑戰
在熟練之後,試著從第13小節起,加上右方節奏,或自行設計節奏律動:
〈Take Five〉
戴夫.布魯貝克四重奏(The Dave Brubeck Quartet),是1950年代末美國重要的爵士樂團,此曲由樂團的中音薩氏管樂手戴斯蒙(Paul Desmond, 1924-1977)所創作,運用5/4拍,有著特別的律動感。
最初收錄在1959年出版的《節奏實驗》(Time Out)專輯中,兩年後不僅成為最暢銷的爵士樂單曲,也成為許多電影和電視的配樂。
《節奏實驗》CD封面。
中文譯詞 吳文慧 翻譯
停下你的腳步花點時間陪我吧,只要一點時間,一點時間,
停下你忙碌的生活花點時間看看我,我在,我在。
雖然我十分努力度過每個日子,我們不說半個字,那是一齣默劇,不是一齣話劇。
我知道我們仍常眼神交會,我感覺暢快直至腳底,
你過於拘謹的笑容,送我繼續前行。
現在,請不要如此的客氣,你可以幫我點菸。
跟我聊聊吧,沒問題的,只要一點時間!
給我你的手,那就太好了。就是現在,寶貝,只要一點時間,一點時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