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西方音樂史 西洋中世紀時期
西方音樂的發展與宗教、神話緊密連結。
希臘哲學家認為音樂具有神奇的力量,能醫治疾病、淨化心靈,乃至於感動鬼神;更認為音樂具有教化的功能,不同的音樂能影響人類產生不同的行為。
音樂補給站
希臘的哲學家們認為不同的音樂能影響人類產生不同的行為,此學說稱為「音樂美育說」(doctrine of ethos)。
柏拉圖(Plato)認為音樂對於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能激發情感,教化涵養。
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更發揚光大,創立哲學學校,應用音樂的力量與特質來修養品德。
拉斐爾的壁畫《雅典學院》局部,左為柏拉圖,右為亞里斯多德。
君士坦丁大帝制定基督教為合法宗教,380年更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影響中世紀人們的生活與音樂。
希臘羅馬的文明在476年羅馬帝國瓦解後便衰敗了,篡奪政權的日耳曼人無力統治,貧窮與疾病席捲各城市,歐洲進入歷史上的「黑暗時期」,也是所謂的「中世紀」(Medieval, 476-1450)時期。
在這段期間,教會成為人們生活的中心,也是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領導者。中世紀的藝術家們身處信仰與教條的規範中,藝術的發展與宗教密不可分。
圖為唱詩班在崇拜中歌唱的情形。中世紀的教會,將音樂視為「服事上主」的工具,因此宗教音樂具有崇高的地位。
中世紀的音樂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多與宗教儀式有關,是以「功能導向」為主的音樂,其中以格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最具代表。
這種強調橫向線條的音樂,旋律起伏變化不大,缺乏縱向的和聲架構,表現出質樸的特性以及平面的美感。
聖殿中的神祕歌聲—格雷果聖歌
許多宗教傳統都使用聖歌,無論是佛教、猶太教、印度教或伊斯蘭教皆如此。
早期天主教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為格雷果聖歌,是由約三千首聖歌所組成的龐大曲集,一般認為它源自猶太聖歌,歷經數世紀的流衍沉澱而成。
格雷果聖歌得名自教皇格雷果一世(Gregory I),他受聖靈感召,著手將歐洲各地的宗教儀式音樂加以整理,以利教會統一使用。
教皇格雷果一世並設立音樂學校,訓練教會的音樂人才,由於格雷果一世對宗教音樂的偉大貢獻,後世便將這些音樂命名為「格雷果聖歌」來紀念他。
教皇格雷果一世在位期間致力於教會儀式與音樂的統一。
圖為蒙特卡西諾修道院的圖書管理員彼得執事(右)正在聽寫教皇格雷果一世(左)的敘述。格雷果一世肩上的鴿子則象徵著聖靈。
聖歌的歌詞多半出自《聖經》書卷或聖徒們的著作,其旋律特色為單聲部級進,音域約為一個八度,可為獨唱或齊唱,以無伴奏方式進行,其節奏依語言的自然長短韻律而定,沒有確定的音值。
古樂新風貌
這張由本篤會教士(Benedictine monks)演唱,改編自《格雷果聖歌》的專輯,其深遠幽微的歌聲,曾榮登美國《告示牌》雜誌(Billboard)排行榜的年度最佳唱片!
《格雷果聖歌》專輯封面。
Benedictine Monks of
Santo Domingo de Silos
《Chant》
牛刀小試 尋找格雷果的影子
1.你覺得這段旋律具備了格雷果聖歌的哪些特性?
2.唱唱看,並寫出此段旋律是摘自哪一個作品。
認識樂理 聖歌的密碼—紐碼譜
最初,聖歌的流傳僅以口耳傳述,經過漫長的過程,在九世紀左右逐漸發展出便於保存、教學的記譜系統,從彎曲的點線符號(下頁圖左),到塊狀的音符(下頁圖中),再演變成現代的記譜方式(下頁圖右)。
記錄格雷果聖歌的方形或菱形記譜符號稱為「紐碼」(neuma)。
譜號的演進
九世紀:紐碼譜在已出現C與F兩種譜號。
十三世紀:發展完備,譜號的使用更加系統化。
十五世紀:由於音域往上擴展,G譜號才隨之出現,使得音樂的記載更加便利。
音樂補給站
早期的紐碼譜為點線符號,僅用來表示曲調進行的輪廓,而不是實際的音高。為了區別不同的音高,便使用一條譜線做為F音的基準線(下頁圖左),之後逐漸發展出四條線(下頁圖中)。中世紀音樂的音域約為一個八度,使用四線譜已經足夠,然而隨著音域不斷拓展,四線譜不敷使用,十四世紀便出現今日我們熟悉的五線譜(下頁圖右)。
牛小刀試 小小音樂考古學家
想像你是一位小小音樂考古家,無意間在歐洲的修道院中發現一份古老的樂譜,請你試著把它編成現代的五線譜(參照提示),並試著用虔誠的心唱唱看。
音樂導聆 格雷果聖歌〈末日經〉
著名的格雷果聖歌〈末日經〉(Dies Irae)出自「安魂彌撒」中的一段,為十三世紀詩人以拉丁文寫成。
“Dies Irae”意為「震怒之日」,歌詞描寫《聖經》中末日審判的場景,顯示出中世紀人們對神權的敬畏。
安魂彌撒也稱為亡者彌撒,是天主教為追悼亡者而舉行的祭禮,因主祭者著黑色祭服舉行彌撒,故又稱「黑彌撒」。安魂彌撒由於氣氛哀戚,因此刪除彌撒中較為歡樂的〈光榮經〉與〈信經〉,但加入富戲劇性的〈末日經〉。
經文譜曲
許多作曲家曾為這段著名的經文譜曲,如: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威爾第(Giuseppe Verdi)
白遼士(Hector Berlioz)
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
Pieter Jan Leusink指揮
The Bach Choir演唱
Orchestra of the Netherlands演奏
莫札特《安魂曲》〈末日經〉
揚頌斯指揮
巴伐利亞廣播合唱團演唱
柏林愛樂演奏
威爾第《安魂曲》〈末日經〉
杜達美指揮
法國廣播合唱團演唱
法國廣播愛樂 演奏
白遼士《安魂曲》〈末日經〉
直接引用原曲旋律在作品中
原有的格雷果聖歌旋律,被許多作曲家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如: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李斯特(Franz Liszt)《死之舞》(Totentanz)
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伯恩斯坦指揮
法國國家管絃樂團演奏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第五樂章〈女巫夜之夢〉
〈末日經〉片段
薩拉斯泰指揮
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演奏
李斯特《死之舞》
流行音樂&電影配樂
在以下作品中也都可以聽見此首聖歌的部分面貌:
音樂劇《吉屋出租》
動畫《鐘樓怪人》
音樂劇《吉屋出租》。
〈La Vie Bohème〉
選自電影版《吉屋出租》
〈The Bells Of Notre Dame 〉
選自動畫《鐘樓怪人 》
音樂新視野
深藏的憂鬱—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詩《死之島》
〈末日經〉描述末日審判時神的憤怒與人的恐懼,隨著歌詞的變化,詩中的情緒轉為對天堂的渴望與安息的祈求。《聖經》中〈啟示錄〉對末日審判是這樣描述:
「……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
林伯格兄弟的著名畫作《地獄》,描繪〈啟示錄〉中地獄火燒的情景。
這段恐怖的文字極富戲劇性,啟發許多作曲家創作出戲劇張力十足的音樂作品。而極具震撼力的旋律更讓拉赫瑪尼諾夫(Sergey Rachmaninoff)為之著迷,成為他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
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
以下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皆採用了這首末日審判的聖歌旋律:
1892年《第一號d小調交響曲》(Symphony No. 1 in d minor)
1909年交響詩《死之島》(The Isle of the Dead)
1912年合唱曲《鐘》(The Bells)
1934年《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1936年《第三號a小調交響曲》(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1941年《交響舞詩》(Symphonic Dance)
Valeriy Platonov指揮
音樂永恆管絃樂團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
《第一號d小調交響曲》
加菲根指揮
荷蘭廣播合唱團演唱
荷蘭廣播愛樂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合唱曲《鐘》
歐拉莫指揮
史蒂芬.賀夫鋼琴獨奏
BBC交響樂團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
林克維斯亞斯 指揮
新西伯利亞愛樂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
《第三號a小調交響曲》
加德納指揮
荷蘭廣播愛樂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詩》
其中交響詩《死之島》受到畫家畢克林同名畫作的感動而作,與拉赫瑪尼諾夫性格中深藏的憂鬱相吻合。畢克林《死之島》描繪希臘神話中身穿白衣的渡神,護送亡靈,駛向地府。拉赫瑪尼諾夫的交響詩以〈末日經〉fa-mi-fa-re-mi-do-re-re的旋律貫穿全曲,交替著不同的節奏與旋律變化,樂曲在緩慢行進中漸行漸遠,直至消逝。
水藍指揮
新加坡交響樂團演奏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詩《死之島》
瑞士畫家畢克林於1880-1886年間共畫了五幅《死之島》,其中第四幅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毀。拉赫瑪尼諾夫曾於1907年在巴黎看過《死之島》的黑白複製本,1909年創作同名交響詩。
以下依序為:
《死之島》第一幅,繪於1880年。
《死之島》第二幅,繪於1880年。
《死之島》第三幅,繪於1883年。
《死之島》第五幅,繪於1886年。
Annapolis Youth Chorus
〈On A Starlit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