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西方音樂史 西洋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一詞有「再生」的意思,當時的人們感覺世界正從深沉的睡眠中甦醒,而促成這個再生的重要關鍵在於「人文主義」運動。此運動起源於十四世紀的義大利,隨後散播至全歐洲。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重鎮—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義大利市民因商業貿易而累積財富,使得人們的注意力從宗教生活移轉至世俗生活上。又因為大量翻譯書籍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古希臘羅馬的哲學與藝術發生極大的興趣,藉著閱讀而瞭解、吸收其精神,希望藉復古進而開創新的文化生命。
義大利畫家達文西的畫作《聖母子與聖安娜》。他與米開蘭基羅、拉斐爾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
此時期最重要的建築物為哥德式教堂,其高聳的尖頂、飛天的扶壁、炫爛的彩繪玻璃擄獲了世人的目光,也將人們的視野延伸至無垠的極限。這是天主教歷史上第一個專屬的建築物,在其形式與空間上都彰顯了仰望天主的精神。
法國沙特大教堂正面的雙塔與高聳的尖頂,為典型的哥德式教堂。
沙特大教堂內的彩繪玻璃,描繪《聖經》故事中天使向聖母瑪麗亞報喜。
美術發展出透視法則與明暗對照法,創造出更生動活潑的繪畫風格。藝術家們研究人體解剖學,表現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與肌肉線條。
哥德式建築的層次感,以及繪畫中人物的健美體態,呼應此時期音樂的豐富與多變。
西斯汀禮拜堂的天花板為米開蘭基羅繪製《舊約聖經》中〈亞當的創造〉的故事,其豐腴的線條及鮮艷的色彩,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與燦爛,表現無遺。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風格
早期教會禁止婦女擔任神職工作,故唱詩班的高聲部是由童聲來演唱。在吟唱聖歌時,因為教士與男童的音域相差八度,讓原本單曲調的格雷果聖歌出現一條平行旋律,稱為「平行複音」(organum),音樂家們因此得到靈感,開始嘗試創作複聲部的作品。
這樣的改變,讓原本質樸、平面的「單曲調音樂」(monophony)旋律產生了立體化的空間感,成為多層次「複曲調音樂」(polyphony)的雛形。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以複音合唱為主,包含四至六個聲部,聲部間常以模仿手法呈現,寬廣的音域使和聲更加立體、音色也更加絢麗。
此時期可說是「無伴奏」(a cappella)合唱音樂的黃金時期,其音響層次較中世紀的音樂更加豐富。樂器常與聲樂結合,或為加強聲樂而與其吹奏同一聲部,但少有為器樂而作的作品。
音樂小辭典
「無伴奏」一詞原意為「以教堂風格(演唱)」,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教堂合唱的形式,將人聲之美發揮地淋漓盡致。此演唱方式近代逐漸與流行、搖滾、爵士、嘻哈等樂風相融,賦予更自由的新風貌,此詞也廣泛定義為「不依賴樂器,僅運用人聲或身體來創造聲音」。
香堤克利合唱團
拉威爾《三首香頌》
〈Ronde〉
跟隨此時期藝術的發展腳步,音樂也充分展現出人文主義的精神。
除了宗教音樂的創作外,作曲家也致力於世俗音樂的發展,義大利文、法文、英文,取代宗教性的拉丁文歌詞,成為作曲家的新選擇,使得音樂的種類多元又豐富。
十六世紀西班牙壁毯畫《大衛和貝莎倍的故事》,描述典型的世俗音樂場景:一群年輕人使用魯特琴等樂器作為歌唱的伴奏。
2.將全班分為高、低兩個聲部,試著為上面的旋律加入平行五度聲部(如下例),聽聽看是不是很特別呢?
牛刀小試
體驗平行複曲調音樂的威力
1.請大家一起用Lu來吟唱下面的旋律。揣摩一種虔誠的心情,唱起來會更像。
4.請同學選出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短歌(或其中一句),試試看:
(1)吟唱:把它的音速記在下面(不用寫節奏),分別用上面兩種方式(五度與三度)來配上平行的聲部吟唱,聽聽看原來的短歌會變成什麼樣子?
(2)討論:這兩種唱法,聽起來有什麼不同的風味?
3.當大家將上面平行五度的音響效果印在腦海中後,再試著唱唱看下面這種三度的疊法(與今天我們常聽到的合音比較相似),是不是很不同呢?
音樂王子—德普瑞
德普瑞(Josquin des Préz)為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作曲家,他在音樂上的成就與米開蘭基羅在繪畫上的成就相當,有「音樂王子」的美稱。
他的曲風自然,旋律優美,擅長以模仿的手法創作,造成聲部間綿延不絕的效果。
德普瑞為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作曲家。
德普瑞的天賦在他生時已廣為人公認,他的作品遍及整個西歐,即使在他逝世後,出版商仍熱中出版他的作品。
德普瑞同時代的作曲家並不重視歌詞,因此歌詞常淪為音樂的附屬品。而他不僅注重音樂的整體效果,對於歌詞意境的表達亦獨具創意,這樣的創作手法可說是文藝復興風格的重要表現。
音樂導聆 德普瑞彌撒曲《La Sol Fa Re Mi》
「彌撒」(Missa)儀式是天主教最重要的祭禮儀式,是以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作為儀式的中心思想,結合了祈禱、讀經、歌唱等項目進行,此名詞的涵意則是來自祭禮完成之後的遣散詞句:「彌撒禮成」(Ite, Missa Est)。
彌撒儀式中的項目可依其常用性與不常用性分為「固定部分」(ordinary)與「變化部分」(proper)。
固定部分
常年不變的項目,並不會受到不同節日的需求所影響,這個部分也是歷代作曲家最著重,譜曲最多的部分,包括以下五個樂章,也是一般所統稱之「彌撒曲」:
〈垂憐曲〉(Kyrie)
〈光榮頌〉(Gloria)
〈信經〉(Credo)
〈歡呼歌〉(Sanctus)
〈羔羊讚〉(Agnus Dei)
變化部分
其項目不但會隨著不同的教會節日(如聖誕節、復活節)而變化,而且同季節的各主日也都不相同,這部分的歌曲經常一年只用到一次,遠不如常年不變的部分來得方便合用。
天主教重要的慶典儀式:聖誕彌撒。
德普瑞彌撒曲《La Sol Fa Re Mi》採用la-sol-fa-re-mi為全曲的主要旋律,其中〈垂憐經〉為誠懇認罪的呼求。
此樂曲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3/2拍,此唱名主題在女高音出現二次。
1502年印刷出版的德普瑞彌撒曲《La Sol Fa Re Mi》樂譜。
第二部分為2/2拍,唱名主題持續出現在每個聲部,形成立體的音響效果,但情緒顯得較為緩慢。
第三部分為6/4拍,相同的主題以較為活潑的情緒呈現,全曲在輕快活潑的氣氛當中結束。
Ensemble Nobiles
德普瑞《La Sol Fa Re Mi》
〈垂憐經〉
古樂新風貌
成立於1973年的英國泰利斯學者(The Tallis Scholars)合唱團首開先例,以女高音取代童聲,演唱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合唱作品,顛覆了文藝復興音樂以童聲演唱高聲部的傳統,成為現今混聲合唱團演唱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先驅。
泰利斯學者合唱團的唱片在世界各地屢獲大獎,1987年演唱德普瑞彌撒曲《La Sol Fa Re Mi》的專輯獲得《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的年度最佳唱片大獎,是此獎項歷年來首次由早期音樂唱片奪標呢!
德普瑞彌撒曲《La Sol Fa Re Mi》專輯。
泰利斯學者合唱團
德普瑞《La Sol Fa Re Mi》
音樂新視野
德普瑞的幽默—彌撒曲《La Sol Fa Re Mi》
德普瑞彌撒曲《La Sol Fa Re Mi》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彌撒曲。十六世紀音樂理論家格拉雷阿努斯(Henricus Glareanus)在其《十二調式論》(Dodecachordon)一書中提到這首彌撒曲的佚事:
“la sol fa re mi”為“lascia fare mi”一詞的諧音,為「讓我獨處」、「不要管我」、「滾蛋」之意。
德普瑞將這句近乎無理的話包裝譜曲,創作出音樂史上優美的彌撒曲,將作曲家的幽默感與機智展露無遺。
音樂理論家格拉雷阿努斯於1547年出版的《十二調式論》,圖為其手稿局部頁面。
認識樂理
桂多「手譜視唱法」
桂多.達賴左(Guido d'Arezzo)所發明的手譜視唱法,在十一世紀風行於歐洲各地的修道院,十三世紀歐洲的大學也陸續採用,可說是中世紀最廣為流傳的音樂教材之一。
桂多採用格雷果聖歌中的〈聖約翰讚美詩〉(Ut Queant Laxis),以每句歌詞的起首音節為唱名。
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桂多雕像。
桂多又結合手勢(以右手在左手手譜上指出曲調的音高位置),不但方便教唱,且有助於記憶,實為當時的一大創舉。
牛刀小試 自創手譜
桂多手譜是依當時的六音音階需求設計以方便教唱,但對我們而言似乎有些難懂。現在,請同學設計一個符合我們需求且易於習唱的手譜,並寫下4-8小節曲調(可自創或借用曲調),帶同學唱唱看,也許你會成為現代桂多,如此一來,也可以減少印譜而達到節能減碳的作用哦!
Denver's 6th grade Chorus
〈Winter Ma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