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音樂(二)/第9課
職業學校/音樂/第9課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9章
職業學校/音樂/第8課
職業學校/音樂/第3課
職業學校/音樂/第2課
普通高中/音樂(二)/第1課
職業學校/音樂/第1課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第9課
史上最賣座的動畫電影《獅子王》CD封面。
音樂百寶箱 音樂無國界
異國情調
擺脫傳統框架、尋求創新素材的想法,從十九世紀末民族主義興起以來,便是作曲家們創作的重點,此類富含「異國情調」的作品:
比才歌劇《卡門》
浦契尼歌劇《蝴蝶夫人》與《杜蘭朵公主》
威爾第歌劇《阿依達》
皆是作曲家們跨越國界的音樂嘗試。
建築
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音樂上,二十世紀的建築也使國界的藩籬越見模糊:
巴黎羅浮宮廣場的玻璃帷幕金字塔
日本主題遊樂園豪斯登堡的荷蘭主題村
臺灣近年來崇尚的和風建築
顯露出跨越國界的建築風格。
羅浮宮中央廣場的透明金字塔,由華裔美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建造,並於1989年開放使用。
羅浮宮前方花園地下層的玻璃倒立金字塔形的天窗,將自然光線引入此空間。
位於日本長崎縣的主題遊樂園豪斯登堡,呈現出十七世紀荷蘭城的魅力,複製了許多荷蘭地區的觀光名勝,於1992開始對外開放營業至今。
和人們生活娛樂息息相關的流行音樂、舞臺劇與電影,也可看到跨越國界的音樂特性。
流行音樂
美國的歌曲風格:
嘻哈曲
饒舌歌
節奏藍調
強烈地影響了臺灣的流行樂界。
舞臺劇
百老匯的音樂劇激發了本地藝術工作者創作音樂劇的想法:
果陀劇場的音樂劇《吻我吧!娜娜!》
果陀劇場的音樂劇《天使不夜城》
都是仿效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的成功典範。
音樂劇《吻我吧!娜娜!》演出劇照。
音樂劇《天使不夜城》宣傳海報。
電影
具有東方色彩的電影,在西方世界掀起一股中國風:
陳凱歌《霸王別姬》
李安《臥虎藏龍》
張藝謀《英雄》
特別是《臥虎藏龍》,其富含禪學的劇情、飛簷走壁的武術,以及極具東方色彩的電影配樂,不僅在歐美地區票房熱賣,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配樂」等榮譽的肯定,顯示出電影藝術展現世界地球村的特色。
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霸王別姬》,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等知名演員演出,獲得多項國際電影大獎。
2000年由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在世界各地引發了一股中國武俠的風潮。
2004年《英雄》是繼《臥虎藏龍》所掀起中國武俠熱的一部佳作,由張藝謀執導,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
迪士尼動畫
在迪士尼動畫影片的發展史中,更能看出題材無國界的特質:
90年代起,迪士尼公司走出以西方童話故事為主軸的路線,推出了一系列極具異國文化的動畫,不僅在故事題材上具國際觀,更在音樂中加入了大量非西方元素的曲調、節奏與和聲。
迪士尼公司將觀眾版圖擴展至世界的企圖心,也證明了藝術無國界趨勢的銳不可當!
音樂百寶箱 從迪士尼動畫看世界音樂的發展
美國迪士尼公司於1923年成立於洛杉磯,以製作動畫為主。
之後改名為迪士尼兄弟製片廠。
14年內,創造出許多家喻戶曉的動畫人物,如:米老鼠、布魯托與唐老鴨等。
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大型動畫《白雪公主》獲得空前的成功與極大的獲利,開始投資興建一個更現代化的動畫王國。
《白雪公主》
1940及50年代所製作的卡通動畫包括《幻想曲》、《木偶奇遇記》、《仙履奇緣》、《愛麗絲夢遊仙境》、《小飛俠》與《睡美人》等。
《木偶奇遇記》
《仙履奇緣》
《愛麗絲夢遊仙境》
《小飛俠》
《睡美人》
由於動畫受到高度的歡迎,迪士尼於是斥資成立音效部門來配合動畫的需求;1949年第二製片廠成立,1954年第三製片廠成立。
此時期的動畫仍延續之前的風格,以西方的童話故事為主軸,如《小姐與流氓》、《森林王子》、《羅賓漢》與《小美人魚》等。
《小姐與流氓》
《森林王子》
《羅賓漢》
《小美人魚》
1990年代,迪士尼積極尋找新的動畫題材。
一方面利用電腦科技發展出電腦動畫,如《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另一方面積極往西方以外的世界探索。
這是一個全新的動畫時代,不只在故事內容上更具世界觀,在音樂與視覺上更拉近人類之間的距離。
此時期的作品極具異國文化色彩:
阿拉伯的《阿拉丁》
非洲的《獅子王》
印第安的《風中奇緣》
希臘的《大力士》
中國的《花木蘭》
《玩具總動員》
《蟲蟲危機》
《阿拉丁》
《花木蘭》
迪士尼的動畫發展史猶如一部音樂發展史,音樂不再侷限於音樂廳內,也不再專注於西方的題材,儘管故事題材多為超現實的童話與傳說,但其音樂與教育意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促進人類之間的瞭解與認識。
牛刀小試 串連音樂與動畫
1.寫出正確的曲調並試著將整段曲調唱唱看。
2.將曲調相關的動畫貼紙貼在適當的位置。
音樂導聆 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
《獅子王》劇情背景為非洲大陸,所有角色皆由動物來飾演,其創作靈感來自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片中藉著小獅王辛巴的成長,探討親情、責任與生命定位等人生課題。
《哈姆雷特》第三版書籍的封面,於1605年印製發行。
《獅子王》DVD封面。
當太陽自水平線上升起時,非洲大草原在氣勢磅礴的開場音樂下甦醒了;所有動物聚集在榮耀石前,祝賀小獅王辛巴的誕生,他們唱著〈生生不息〉(Circle of Life),歌頌讚揚新生命的喜悅。
小辛巴無憂無慮,終日嬉戲遊玩,有一天,父親木法沙告訴辛巴他將成為未來的森林之王。辛巴興奮地唱出〈我等不及要當王〉(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
獅子王一家。
右方:小獅王辛巴與好友娜娜;
左方:小獅王的父親木法沙與母親、叔叔刀疤。
木法沙的弟弟刀疤覬覦王位多時,並暗中計畫謀殺,將木法沙推落於群獸雜踏的山崖。
父親的死去讓愧疚自責的辛巴逃離家園,孤獨無助的他幾乎不知如何生存。幸好,他結交了兩位好友:機靈的狐獴丁滿和遲鈍的疣豬彭彭,他們教辛巴如何用樂觀的態度面對問題,不要杞人憂天,並唱出富有哲理的〈哈庫那.馬塔塔〉(Hakuna Matata)。
小獅王辛巴與他的好朋友丁滿和彭彭。
一天,辛巴與青梅竹馬的好友娜娜重逢,丁滿和彭彭感受他們之間特殊情感,便合唱出〈今夜你感受到那份愛嗎?〉(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娜娜鼓勵辛巴回到榮耀王國,除去刀疤的惡行;狒狒長老拉飛奇帶領辛巴穿越濃密的叢林,來到清澈的池邊,辛巴從水中的倒影看到一張如同父親木法沙高貴的臉,他憶起了父親的教誨:「記住你是誰,和你該扮演的角色!」父親的話喚醒了辛巴的勇氣,在朋友的幫助下,辛巴重新登上森林之王的寶座。
時間再度飛逝,孕育萬物的雨水再度降下,非洲大地青翠又茂盛。
一天,動物們再度齊聚榮耀山岩下,拉飛奇舉起一隻剛出生的小獅子,那是辛巴與娜娜的女兒──琪拉雅,萬物歡呼歌頌,又是一次新生命的展開。
《獅子王》為艾爾頓.強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的殊榮。
牛刀小試 從《獅子王》看自己
看《獅子王》也許勾起大家兒時的回憶,現在重溫,是否帶給你不同的感受?就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
1.辛巴的好奇引來一場災難,你是否也曾因為好奇而嘗試一些可能潛藏危機的事物(如與網友見面、吸煙……)?說說你的經驗。
2.你常告訴自己「哈庫那.馬塔塔」嗎?結果呢?
3.你曾有不堪回首的過去嗎?辛巴選擇回去面對,展開新的生活,你呢?
4.看完《獅子王》,你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包含音樂與劇情)?為什麼?
5.還有一些想說的嗎?
音樂新視野 藝術無國界的音樂劇《獅子王》
從1997年11月13日首演至今,《獅子王》一直是百老匯前五大賣座音樂劇。全劇動用143位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在看似輕而易舉的輝煌舞臺,卻有著宛如戰場的複雜後臺。
全劇使用的戲偶超過兩百個,包括仗偶、影偶和真實尺寸的人偶,呈現了25種不同的動物、鳥類、魚類和昆蟲。令人驚嘆的是,有的舞者必須飾演16個角色之多,從母獅、土狼、羚羊、蝴蝶到活動的草人,每一個場景不僅要穿戴不同的服裝道具,因應角色的不同,還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化上不同的妝。
《獅子王》音樂劇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豐富的原創要素;劇中不但運用了107種非洲傳統的打擊樂器,營造出非洲大草原自然遼闊的氣勢,更融入不同文化的表演形式,包含非洲的音樂和面具、日本的人形淨琉璃(大型玩偶),以及中國和印尼的皮影戲概念等。
當小獅子辛巴展開找尋自我和真愛的冒險歷程時,多位燈光師就利用透過光反映在銀幕上的影子,講述他如何度過生命中重重考驗與難關,去面對長大成年及學習背負未來成為國王的重責大任。
以「愛與冒險的生命感動」為故事主題,透過創意無限的舞臺技術、震撼人心的音樂,及生動逼真的叢林效果,為觀眾帶來一場美妙與驚喜的饗宴!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