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青花瓷(英语:blue-and-white porcelain)是源於中國、遍行世界的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blue-and-white),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不僅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還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
- 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青花的關鍵
鈷藍
由鈷料生成的藍彩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均有悠久的歷史。新巴比倫王國已經可以施用在玻璃、土陶等多種基質上。
白瓷
白瓷是由中國獨立發明的:東漢墓葬曾出土釉色灰白的器物,北齊時燒製已俱備一定水準。
中國青花瓷的誕生
標準青花無疑誕生於元代,然而此說在中國產生較為晚近。《格古要論》[15]曾提及青花。因其成書於洪武年間,去元未遠,可以推測元代當有燒製。
明代青花
宋元罕有青花記載;明初人鄙薄其流俗,加之因憎恨外族入主而不提元人藝事,致使青花來源不明,其始製年代存疑,令後人誤以為明代首創青花。
左後:永樂青花龍紋扁壺,右前:永樂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大維德基金會藏品,大英博物館展出
正德青花胎體厚重,發色發灰,釉色閃青,常常以伊斯蘭地區文字裝飾。
嘉靖所用青料,低鐵低錳,發色藍中帶紫,較為濃豔,但是沒有黑斑。此時人工調配青料以取得理想效果的技術已經頗為成熟。道教題材增多。隆慶與嘉靖類似。
萬曆青花發色微微泛灰。
中國青花瓷的高峰
清代260餘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青花在工藝技術和產量上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
順治
傳世順治青花,以民窯器居多:國內保留的多為廟宇貢奉器物以及少量筆筒、碗、盤,發色比較灰暗;流出海外的則多為日用外銷瓷,沿用明代設計,製造精細,發色青翠。順治十四年以前,寫款往往用隸書。
康熙
康熙初年官窯復甦,青花並非其主要產品,但是在質量上達到了清代高峰。青料是浙江料,改進了提煉方法,發色十分鮮艷,被稱為「寶石藍」、「翠毛藍」。藍色可以細分為8至9個層次,可以完美地再現中國畫的水墨渲染效果。
民窯青花發展極大,其中精品質量甚至在官窯之上。
雍正
雍正青花已經成為常見用器,官窯與民窯均大量生產,工藝精湛,比較淡雅。官窯器物造型追求摹仿宣德青花,並且全面摹仿明代著名青花產品,惟妙惟肖。
青花釉裡紅達到歷來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