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文環境對表演藝術的影響
中西戲劇之民族美學觀差異
西方的戲劇透過演員在舞臺上逼真的摹仿,再現社會現實生活狀態,對人物的造形和外貌也要求與原形一致,使觀眾產生接近真實生活的幻覺感應。舉凡布景、道具、服裝、動作、語調等,都與真實的事物非常相近。
圖4-1
莫斯科藝術劇院《凡尼亞舅舅》劇中寫實的布景。
中國的傳統戲曲則完全相反;它不求逼真的生活動作,而是以誇張、裝飾或想像等「虛擬化」的方式來呈現,如以鞭代馬、以槳代船等,並配合鮮明的節奏模式和舞蹈動作。
從演員和觀眾的互動關係來看:西方戲劇透過舞臺呈現出真實的生活情態,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幻覺,感知所看到的不是做出來的戲,而是真實的人生反映;而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員則從來不向觀眾隱瞞他們是在「做戲」,並承認舞臺上的一切其實都不是真實的。
圖4-4
西方戲劇舞臺演出,情感完全投入劇中角色的擬真演出,讓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幻覺。
中西戲劇之舞臺表演特質差異
西方戲劇的表演雖然相當講究體態動作的表現力,但比較起來,仍是更為注重語言的表現特徵;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戲劇的基本形態又稱為「話劇」的原因。
圖4-6
臺南人劇團的演出作品《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
中國傳統戲曲的舞臺言語動作則主要由「唱、唸、作、打」組成;它們與實際生活情態的語言表達保有相當距離感,屬音樂化的藝術語言。
圖4-8
戲曲演員藉由甩動水袖的舞臺動作,表達悲淒之情與感傷。
中西戲劇之舞臺場域時空呈現差異
西方戲劇採用的是分幕和分場制,舞臺上的時空比較固定,每一幕(場)基本上都運用寫實的布景來表示一個固定的場所;如宮殿、花園、客廳等。舞臺的時間和地點一經確定便不再改變;而且在角色上場前,舞臺上的場域時空感便可獨立存在。角色上場之後,就在既定的戲劇舞臺環境中進行表演。只要不換布景,無論角色上下場多少次,舞臺場域時空呈現的依舊是同樣的演出場景。
中國傳統戲曲則是採用上下場體制。演出場景舞臺上沒有明確寫實的布景,也不依靠舞臺技術創造現實生活的形象。在角色尚未上場前,舞臺場域的空間安置是未定的,不代表任何特定的地點和時間;角色上場後,具體的地點和時間才隨之在舞臺上呈現,而且是通過角色的唱唸內容及虛擬的肢體動作表示。
例如:一個圓場可以代表行程萬里、一次上下場可是須臾之間,甚至是三年五載。角色下場後,這個具體的場域環境便隨之消失。此種對舞臺時空和空間處理的靈活性,為戲曲藝術虛擬性的主要特點。
上下場體制
中國戲曲的表演出場方式,演出人物由右邊「上場門」進場,演畢由左邊「下場門」出場(舞臺幕後對幕前的方向)。演員上場便進入劇情指定地點;演員下場後,原有的地點消失,舞臺呈現短暫的空置。演員再度登場時,又轉到一個新的故事發生地點。
圖4-9
中國戲曲舞臺上的場域安排是靈活多變的;二張桌子重疊,覆上代表城牆的布飾,即在舞臺上建構出三國故事中孔明借東風的歷史場景。
圖4-11
崑曲創新劇本《梁祝》,場上為祝英台聽聞梁山伯之死的惡耗,深感驚訝悲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