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自然環境對表演藝術的影響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又稱為採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從事耕種或閒暇時,隨興創作的一種歌曲形式,充分反映客家人精神文化的特質。早期客家人主要居住地以靠山為主,並從事務農的工作。山歌最初的形式只是一種簡單的問候或歡呼,隨後配合採茶、挑擔等勞動工作而唱出曲調自娛,或是與一同工作的夥伴相互鼓勵而吟唱出問候的旋律;有時也為了與對山的朋友高聲談話,或吸引異性而哼唱情歌。慢慢地,這種簡單的音樂旋律逐漸演變成完整的曲調,而形成現今所謂的山歌。
圖4-13
勤奮的客家人配合採茶等勞動工作產生的音樂旋律,逐漸演變成現今的客家山歌。
臺灣原住民之歌謠與舞蹈
欣賞原住民的歌謠與舞蹈,是認識原住民文化最好的起點。臺灣原住民的歌舞融入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在風格上各有特色,且涵蓋了各種形式。尤其著重於人與動物、土地及群族間關係的表達,藉此可以透過各族的文化與社會價值之間的互動,傳達臺灣原住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緊密關係。
圖4-14
蘭嶼島上的達悟族,為獨木舟舉行下水儀式。
早期的臺灣原住民主要在群山之中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純樸生活,在農耕狩獵之餘,很自然地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以樸實的歌聲宣洩出來。他們的歌謠極為豐富,曲調及歌詞中包含了生動豐富的感情。而原住民雖然沒有文字,但這些歌謠多靠口耳相傳、代代沿唱,因而傳承下來。
原住民的歌謠音樂大致可歸納為勞動歌、生活歌、祭典歌三大類:勞動類歌謠偏重於戰爭、狩獵、農耕、捕魚、勞動方面之情況;生活類歌謠範圍很廣,通常用於歡聚宴會中,或是對生命中的喜怒哀樂及人生的感慨期許,此類歌謠常以即興的方式來吟詠生活的點滴;祭典性歌謠具有特定的曲式和調式,通常運用於農事、狩獵及特殊祭儀或生命禮俗當中,主要為表現對神靈的崇拜與祈求,包括祖靈祭祀歌、人頭祭祀歌、農耕的祭栗歌等。有些祭典性歌謠具有特定的宗教功能和禁忌,因此較為莊嚴肅穆,且不能隨便演唱。
原住民舞蹈動作的素材主要以生活勞務為主,例如:行走、播種等。多取材自日常生活的活動,以重複簡單的動作強調毅力、耐力和群體合作性為主,並與歌謠、樂器伴奏合為一體。原住民的舞蹈也反映了社會階層的秩序;例如:在祭典與重要的社會儀禮舞蹈中,可以從排序隊形的安排上,清楚地觀察到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社會關係。而原住民各族精彩的文化,在歌舞裡表露無遺,並成為臺灣最遠古、豐美的文化寶藏,保存著流傳古遠的記憶和傳說。
基本上從跳舞的時機、動機與情境,可簡單地將原住民舞蹈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祭典舞蹈
為各部落強化儀式時所跳的集體舞蹈,常以部落或祭團為單位,參加人數由數十人到數百人,期望藉由歌舞的方式來祈求神靈的庇佑。祭典舞蹈通常具有完整的結構與豐富的形式,往往成為各族舞蹈的經典;例如:阿美族的豐年祭、鄒族的戰祭、賽夏族的矮靈祭、排灣族的五年祭、魯凱族的收穫祭等。原住民文化裡,歌舞祭典為祭祀禮儀的一部分,並非娛樂性質,因此祭歌不能隨便演唱,舞蹈也必須慎重,參與的人更有一定的資格規定,通常是由族裡具地位的頭目或領袖帶領。
社會儀禮舞蹈
原住民族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會舉行針對某些社會儀禮所跳的舞蹈,例如:魯凱族舉行結婚儀式男女群跳的歡樂舞、阿美族男性的成年祭舞、卑南族的猴祭舞、排灣族的四步舞;另外還有針對出生、新屋落成、生日、男子從軍和退伍、通過應試等對應產生各種社會儀禮的舞蹈。這一類的舞蹈沒有祭典舞蹈那麼嚴肅,但亦隨儀禮的性質與人群聚合的規模不同,而有表現上的差異。
一般生活舞蹈
主要為日常生活聚集時所跳的舞蹈,例如:泰雅族的口簧琴舞、邵族的杵音、達悟族女性的頭髮舞、竹竿舞等,主要以休閒娛樂性質為主。這類舞蹈通常較為自由,也最不具形式上的限制與約束,甚至具有強烈的即興精神。
圖4-22
達悟族最著名的頭髮舞,以頭髮模擬海浪的形狀,迎接捕漁返鄉的親人。